工業(ye) “領銜”,向“新”出發。
在全省推進工業(ye) 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現場會(hui) 召開兩(liang) 天後,4月12日,容桂街道舉(ju) 行2024年“智造蝶變·向新而行”支持企業(ye) 設備更新對接會(hui) ,通過搭建容桂轄區供需“內(nei) 循環”平台,借力“金融+本土服務商”的措施,支持企業(ye) 技術改造向高端化、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提升,以更新換代有力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解讀《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
用好萬(wan) 億(yi) 元規模市場機遇
會(hui) 上,佛山市中小企業(ye) 專(zhuan) 家庫專(zhuan) 家、中盈盛達董事長吳列進為(wei) 與(yu) 會(hui) 企業(ye) 代表解讀國家日前推出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簡稱《方案》)。
在設備更新方麵,《方案》明確,到2027年,工業(ye) 、農(nong) 業(ye) 、建築、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這意味著大規模設備更新能夠催生年規模5萬(wan) 億(yi) 元以上的市場。
如何搶灘萬(wan) 億(yi) 市場?容桂有優(you) 勢,也有空間。在需求端,近年來容桂把技術改造作為(wei) 保持製造業(ye) 旺盛生命力的關(guan) 鍵密碼,企業(ye) 技改熱情高漲。一組數據是,一季度容桂工業(ye) 投資額9.94億(yi) 元,同比增長129.9%,其中技術改造投資額7.24億(yi) 元,同比增長168%,兩(liang) 項數據均位居全區第一。
看供給端,容桂裝備製造業(ye) 發展迅猛,孕育了以伊之密為(wei) 龍頭、廣意永雄機械、亞(ya) 數智科等為(wei) 骨幹的產(chan) 業(ye) 集群,產(chan) 值近200億(yi) 元,成為(wei) 容桂家電產(chan) 業(ye) 之外的第二大支柱產(chan) 業(ye) 。
“我們(men) 清晰認識到推動設備‘更新換新’、實現‘以新提質’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容桂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練翠霞表示。也正因如此,容桂以本次活動為(wei) 契機,通過政企銀攜手,搭建設備更新供需對接平台,推動裝備製造企業(ye) 與(yu) 設備更新需求企業(ye) 直接溝通,並從(cong) 需求側(ce) 激發裝備製造業(ye) 技術創新,以更新換代有力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容桂街道裝備製造業(ye) 重點培育企業(ye) 庫發布。
發揮政策支持乘數效應
當日,會(hui) 議宣貫了《佛山市推進新一輪工業(ye) 企業(ye) 技術改造若幹措施》,從(cong) 強化財政支持技術改造、深化數智賦能技術改造等8項具體(ti) 舉(ju) 措,講解如何助力企業(ye) 開展新一輪技術改造。一係列支持工業(ye) 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大禮包”,為(wei) 推動加快工業(ye) 領域更新形成規模效應提供保障。
在政策“鋪路”下,容桂還加大金融要素保障,發揮盡可能大的政策支持乘數效應。
借力“金融+本土服務商”,容桂支持地方金融上市公司中盈盛達與(yu) 山夏智能裝備、金工鋁門窗機械實業(ye) 、鑫全利激光智能裝備等企業(ye) 達成戰略合作,助力裝備製造業(ye) 開拓市場。
中盈盛達自2003年成立起專(zhuan) 注為(wei) 中小微企業(ye) 解決(jue)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根據企業(ye) 不同階段的訴求,創新“擔保+”,形成小貸、保理、供應鏈、股權投資等一體(ti) 化金融服務體(ti) 係,自成立至今已累計為(wei) 22000多家企業(ye) 提供超2000億(yi) 元金融服務。本次攜手容桂,中盈盛達將探索完善“一鎮一產(chan) 一策”產(chan) 業(ye) 基金體(ti) 係,推動“政金產(chan) 企”四方聯動擔保基金模式早日落地。

中盈盛達與(yu) 企業(ye) 代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不僅(jin) 如此,當日,容桂根據企業(ye) 的營收狀況、拳頭產(chan) 品、行業(ye) 領域等進行規範遴選,率先發布本土裝備製造業(ye) 供給資源池,伊之密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廣意永雄機械有限公司、廣東(dong) 亞(ya) 數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業(ye) 入選,還配套五大措施扶持企業(ye) 發展,確保政策“紅利”充分惠及企業(ye) ,搭建起“內(nei) 循環”平台,為(wei) 本土企業(ye) 設備更新提供指引。
容桂“五舉(ju) 措”賦能裝備製造業(ye) 發展,包括加大裝備製造業(ye) 服務力度,加大裝備製造業(ye) 融資支持力度,培育企業(ye) 向“專(zhuan) 、精、特、新”發展,鼓勵轄區企業(ye) 開展技術改造,拓寬企業(ye) 供需對接渠道等多維度培育和支持企業(ye) ,形成“政府+設備生產(chan) 商+技改企業(ye) +協會(hui) +金融機構”生態圈,推動裝備製造業(ye) 集群向新向上發展。
練翠霞表示,希望以本次活動為(wei) 契機,從(cong) 需求側(ce) 激發裝備製造業(ye) 技術創新,暢通設備更新供需雙方的融資渠道,助力製造業(ye) 實現技術創新、節能環保、產(chan) 業(ye) 結構、金融服務等四方麵升級,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並實現傳(chuan) 統製造業(ye) 與(yu) 高技術產(chan) 業(ye) 加速融合。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