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mai) 寶石的人,常常為(wei) 難以辨別寶石的真假而煩惱,用飛秒激光探針打一打,很快就可以探明真偽(wei) ,這一過程不僅(jin) 快,而且對寶石的損傷(shang) 可以忽略。”5月29日,武漢理工大學理學院教授盧景琦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了神奇的飛秒激光探針。
最近,盧景琦帶領他的科研團隊剛剛完成了一項研究,用納秒、飛秒以及雙脈衝(chong) 激光誘導擊穿光譜技術(俗稱激光探針)分別對 18 組標準煤樣進行了成分和熱值分析。這一研究成果已於(yu) 近期在《激光與(yu) 光電子學進展》在線發表。盧景琦感歎,飛秒激光探針在未來的在線快速檢測領域大有可為(wei) 。盧景琦科研團隊正在實驗室進行試驗
“簡單的說,就是用激光打到樣品上,激發出等離子體(ti) 。然後,通過測等離子體(ti) 的光譜,來獲得樣品中的元素成分和含量,這項技術就是激光誘導擊穿光譜技術。”盧景琦說:大家形象的把它稱為(wei) “激光探針”。
激光探針是一種新興(xing) 的光譜分析技術,具有檢測方便、速度快、製樣簡單、可以多元素實時在線檢測等優(you) 勢。近十年來激光探針應用研究在石油化工、環境監測、生物醫學、食品安全、礦產(chan) 探測、文物考古等多個(ge) 領域不斷擴展。
2017年,盧景琦帶領團隊開始應用激光探針對煤炭質量進行快速檢測的研究。
火電廠用煤做燃料,然而煤炭的質量決(jue) 定了燃燒的效率和汙染排放的程度,所以火電廠需要根據煤的質量來調整鍋爐的參數,以提高燃燒效率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盧景琦介紹,為(wei) 了實現在線檢測,激光探針還沒有出來之前,電廠曾用過中子活化技術,利用中子放射源發射中子激發出γ射線來檢測煤炭中元素和含量。但由於(yu) 中子源屬於(yu) 放射性物質,需要專(zhuan) 門機構來管理,設備和維護成本都很高,企業(ye) 往往不願意使用。
他們(men) 研發出納秒激光探針,已用於(yu) 煤炭質量快速檢測,隻需幾分鍾時間便可以得到結果。盧景琦說,現在納秒激光探針已經是一項成熟技術,其中的核心設備納秒激光器也越來越便宜了,進口的也就20萬(wan) 元左右。
“最新的研究成果是納秒、飛秒以及雙脈衝(chong) 激光探針的比較研究,納秒、皮秒、飛秒脈衝(chong) 時間都很短,納秒是10-9量級的,到了飛秒速度特別快,10-15量級,還沒等各種熱效應起來的時候激發就結束了,這種超短的時間特性,使得飛秒激光探針能夠很好地避免基體(ti) 效應和分餾效應。”盧景琦說:從(cong) 原理上來看,飛秒激光探針應該定量更準、測量更快,對樣品損傷(shang) 更小。
但是由於(yu) 國外飛秒激光器價(jia) 格昂貴、體(ti) 積超大,盧景琦研製飛秒激光探針在線檢測的想法一直無法實現。2018年一個(ge) 偶然的機會(hui) 得知武漢虹拓新技術公司自主研發的小型飛秒激光器取得突破,盧景琦第一時間與(yu) 武漢虹拓飛秒激光器研發團隊進行合作,開發出可用於(yu) 煤炭在線檢測的飛秒激光探針。在對 18個(ge) 含有不同熱值的標準煤樣進行熱值定量分析後,證明飛秒激光探針比納秒激光探針具有更小的連續背景噪聲、單發脈衝(chong) 光譜強度相對標準偏差更小,說明穩定性更高,可重複性更好,也更加精準。
盧景琦一直致力於(yu) 激光技術及激光應用領域的研究開發,曾在跨國公司做了6年多的生物成像產(chan) 品研發,對於(yu) 激光技術的應用和精密光學儀(yi) 器設計積累了豐(feng) 富的經驗。盧景琦還將飛秒激光探針用於(yu) 土壤檢測試驗,用於(yu) 分析土壤中的重金屬汙染。他說,應用的領域非常多,比如油井礦物成分的分析,以及水資源、空氣汙染的檢測等等。國家現在對土壤監測需求量特別大,把土壤樣品都送到實驗室去檢測比較麻煩,盧景琦設想將來做一套車載係統可以實現移動檢測。
“這是一個(ge) 具有巨大潛力的產(chan) 業(ye) ,也是各國正在搶占的技術高地。”盧景琦非常看好飛秒激光探針技術,他對科技日報記者說,隨著以武漢虹拓為(wei) 代表的我國自主飛秒激光器的創新突破,價(jia) 格會(hui) 大幅降低,飛秒激光探針的普及指日可待。他希望國內(nei) 通過產(chan) 學研集群式創新,加快飛秒激光探針在各個(ge) 領域的應用,從(cong) 而打造中國自主領先的飛秒激光探針產(chan) 業(ye) 。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