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數控機床

智能製造企業,就是要上科創板!

來源:控製工程網2019-06-21 我要評論(0 )   

智能製造裝備是智能製造發展的基石智能製造發展催生裝備產(chan) 業(ye) 萬(wan) 億(yi) 市場。智能製造是中國乃至全球製造業(ye) 發展的總趨勢,是培育經濟增

智能製造裝備是智能製造發展的基石
智能製造發展催生裝備產業萬億市場。
智能製造是中國乃至全球製造業發展的總趨勢,是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必由之路。發展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對於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能耗,實現製造過程的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智能製造裝備門類複雜,涵蓋了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服務機器人、智能物流裝備以及其他自動化裝備,是智能製造發展的基石。

智能製造裝備融合了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立足於裝備製造業的前沿,全球都在積極布局。智能製造裝備已然成為工業強國爭先搶分的“大蛋糕”。中國要完成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必須抓緊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發展機遇。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產業升級的需求下,我國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市場規模呈現快速增長。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智能裝備製造業市場前景調查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市場規模超過了1.5萬億元,預計2020年將突破3萬億元。

智能製造裝備產(chan) 業(ye) 包含多個(ge) 細分賽道,根據細分行業(ye) 市場潛力和科創板申請趨勢,本文將對工業(ye) 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激光器及激光裝備、3D打印四個(ge) 細分行業(ye) 進行分析。


工業機器人:中國是全球第一大應用市場

基於(yu) 人口紅利的消失及企業(ye) 轉型升級的客觀需求,工業(ye) 機器人在汽車、3C、金屬製品、食品、橡膠及塑料等行業(ye) 得到了廣泛應用。我國工業(ye) 機器人市場約占全球份額的三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工業(ye) 機器人應用市場。據IFR統計,2020年國內(nei) 工業(ye) 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突破93.5億(yi) 美元。行業(ye) 發展存在的問題是,國內(nei) 工業(ye) 機器人2/3的市場被外資企業(ye) 占據。2017年國產(chan) 機器人國內(nei) 市場占比僅(jin) 26.8%,盡管銷量不斷增加,但占比有下降趨勢。


工業(ye) 機器人行業(ye) 按產(chan) 業(ye) 鏈分為(wei) 上遊、中遊、下遊和行業(ye) 應用。上遊為(wei) 減速器、伺服係統、控製係統等核心零部件生產(chan) ;中遊為(wei) 工業(ye) 機器人本體(ti) 製造;下遊是係統集成環節,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和用途進行有針對性地係統集成和軟件二次開發。核心零部件占工業(ye) 機器人整機總成本的70%,是當前我國實力較弱的環節。減速器和伺服電機技術壁壘較高,很大部分依賴國外進口,世界70%精密減速器市場被日本的哈默納科和納博特斯克占據,壟斷特性明顯。


國內企業如蘇州綠的、匯川技術等在核心零部件上逐步具備市場競爭力。國內工業機器人企業主要集中在係統集成環節,借助中國本土市場和資金規模優勢,國內係統集成的整體水平已與國際領先企業看齊,涉及機器人係統集成的上市公司包括沈陽新鬆、博實股份、天奇股份、廣州數控、埃斯頓等。當前科創板獲受理的經營範圍涉及工業機器人的企業已有4家。

服務機器人:細分應用場景孕育巨大市場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人們(men) 迫切需要從(cong) 繁雜的生活工作中解脫出來。陪護、醫療、教育等需求持續旺盛,帶來我國服務機器人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2017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12.8億(yi) 美元,高於(yu) 全球同類市場增速,2020年有望增長至40億(yi) 美元。根據不用的應用場景,可以將服務機器人細分為(wei) 醫療機器人、農(nong) 業(ye) 機器人、巡檢機器人、家政機器人和文娛機器人等,多重場景醞釀巨大市場。


我國服務機器人產(chan) 業(ye) 開始了新周期,實際應用功能弱的產(chan) 品將逐步被市場淘汰。服務機器人若要進一步發展,需解決(jue) 當前麵臨(lin) 的三個(ge) 核心瓶頸:一是人機交互,二是智能感知,三是運動控製。從(cong) 產(chan) 業(ye) 鏈的角度來看,我國服務機器人的智能芯片、激光雷達相關(guan) 技術與(yu) 國外領先企業(ye) 仍存在較大差距。目前已經獲受理的服務機器人企業(ye) 有三家,石頭科技主營掃地機器人,九號智能主營電動平衡車(目前申報流程處於(yu) 中止狀態),安翰科技主營膠囊機器人,這三家企業(ye) 滿足場景實際應用的核心訴求。所以,當前服務機器人市場競爭(zheng) 著力點在於(yu) 是否具備場景實用性。未來隨著場景多元化,應用需求複雜,未來競爭(zheng) 的焦點將是智能化。



激光器及設備:國內市場容量呈現爆發式增長

製造業(ye) 轉型升級過程中對激光器和激光設備的應用需求非常強烈,激光產(chan) 業(ye) 逐漸駛入高速發展期。激光器具有極為(wei) 廣泛的工業(ye) 應用,尤其在鈑金切割、工業(ye) 製造、設備通訊、測距掃描等領域體(ti) 現出重要價(jia) 值。統計數據顯示,2011-2018年fun88官网平台設備銷售規模持續增長,2018年銷售額達到605億(yi) 元,同比增長22.2%,預計2019年將突破756億(yi) 元。


我國激光器及設備產(chan) 業(ye) 起步較晚,雖然發展速度較快,但仍然存在核心技術和元器件缺失的短板。相比進口晶片,國內(nei) 自產(chan) 晶片的工藝不過關(guan) ,無法保證激光器的穩定性和耐用性。目前,我國核心元器件對進口依賴有增無減,2017年中國進口激光元器件總金額達20.9億(yi) 美元,再創新高。


光纖激光器因其高效率、多用途和低成本受到客戶的青睞,根據Strategies Unlimited統計數據,2018年光纖激光器在工業(ye) 應用領域的市場份額占到51.5%,主要集中在高功率加工、材料微加工和激光打標三個(ge) 市場。《2019年fun88官网平台產(chan) 業(ye) 發展報告》數據顯示,低功率光纖激光器國產(chan) 化率達到了98.2%,國產(chan) 激光器基本完成進口替代;中功率光纖激光器國產(chan) 化率為(wei) 52.1%,國內(nei) 外技術差異不大,國內(nei) 企業(ye) 具備低成本優(you) 勢;高功率激光器技術壁壘比較高,中國存在技術缺失,國產(chan) 化率隻有34.5%,未來幾年將是進口替代的關(guan) 鍵期。目前申請科創板的企業(ye) 中,有4家主營業(ye) 務與(yu) 激光器有關(guan) ,1家致力於(yu) 光學元組件的研發製造。



3D打印:正處於大規模產業化轉型期

大規模定製化生產(chan) 是智能製造的新型生產(chan) 模式,3D打印是實現該模式的主要途徑,2018年全球市場規模預計為(wei) 83.7億(yi) 美元左右。我國3D打印產(chan) 業(ye) 發展正從(cong) 概念導入期向規模應用期轉變,是產(chan) 業(ye) 化落地的關(guan) 鍵時期。3D打印應用主要集中在家電及電子消費品、航空航天、模具檢測、醫療及牙科正畸、汽車、文創教育等領域。我國3D打印市場規模已突破15億(yi) 美元,市場化大規模應用之後,預計2023年能達到110億(yi) 美元。


全球3D打印市場主要集中在北美、歐洲和亞(ya) 太地區。從(cong) 設備裝機量分布來看,美國占比35.9%,這與(yu) 其較早的將增材製造產(chan) 業(ye) 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有關(guan) ;中國緊隨其後,占比12.1%。美國在創新能力和產(chan) 業(ye) 應用上領先,中國已進入先進行列,並且擁有龐大的應用市場。



3D打印產業鏈上遊包含材料、核心硬件等,我國在材料開發上有明顯差距,尤其是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和生物材料等專用材料缺乏;中遊設備環節的部分技術水平已與國外先進水平相當,部分核心器件仍依賴進口;下遊應用是限製中國3D打印產業擴張的重要環節,這也有賴於成本和效率的改善。未來幾年的趨勢將會是從簡單模型向功能零部件直接製造發展,從“結構體”向“活性體”轉變。目前3D打印方向,科創板獲受理的企業有兩家——鉑力特和先臨三維,均是國內3D打印的龍頭企業。

智能製造裝備發展的根本邏輯

降本提效、進口替代和智能升級。


從(cong) 上述智能製造裝備的四個(ge) 細分行業(ye) 分析,可以看到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智能裝備製造業(ye) 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仍麵臨(lin) 著核心技術儲(chu) 備不足、產(chan) 品集中在中低端領域、智能化程度較低等問題。掌握核心技術、實現自主可控仍然是當前智能裝備發展的重要任務。總結智能製造裝備產(chan) 業(ye) 發展的根本邏輯,第一,麵向智能製造的降本提效;第二,麵向國家戰略的進口替代;第三,麵向未來競爭(zheng) 的智能升級。


科創板將助力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崛起

科創板能夠為(wei) 智能製造裝備產(chan) 業(ye) 帶來什麽(me) ?首先要看智能製造裝備企業(ye) 麵臨(lin) 什麽(me) 困難。第一,技術壁壘高;第二,研發投入大;第三,融資效率低;第四,轉型升級需求強烈。科創板能夠從(cong) 四個(ge) 方麵緩解以上問題,幫助企業(ye) 轉型升級:一是提高裝備企業(ye) 的融資效率,二是幫助企業(ye) 攻克關(guan) 鍵技術壁壘,三是促進企業(ye) 核心技術產(chan) 業(ye) 化落地,四是科創板扶持的包括5G、人工智能等新興(xing) 技術的應用,必將促進智能製造裝備的智能升級。


截止到5月26日,科創板已經有111家企業(ye) 申請獲受理,其中高端裝備企業(ye) 占24家,占比達到了21.6%,數量僅(jin) 次於(yu) 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醫藥。高端裝備企業(ye) 中79%的獲受理企業(ye) 屬於(yu) 智能製造裝備行業(ye) ,涉及工業(ye) 機器人、激光裝備、服務機器人、3D打印等多個(ge) 領域。



什麽(me) 樣的智能製造裝備企業(ye) 能夠登陸科創板?我們(men) 提出了六大要素:一是企業(ye) 估值,二是營收能力,三是融資能力,四是研發能力,五是核心技術及榮譽,六是專(zhuan) 利價(jia) 值。顯而易見,符合科創板上市的企業(ye) 需要在多個(ge) 方麵具備一定的競爭(zheng) 力。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核心技術和研發能力,這是企業(ye) 競爭(zheng) 力的關(guan) 鍵所在。企業(ye) 是否擁有“科創+成長”的屬性,關(guan) 鍵是要看企業(ye) 是否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zheng) 力,有沒有核心的技術和專(zhuan) 業(ye) 的研究團隊作為(wei) 支撐。


從(cong) 專(zhuan) 利價(jia) 值和企業(ye) 估值兩(liang) 個(ge) 重要維度,我們(men) 來描繪智能製造裝備企業(ye) 價(jia) 值畫像。專(zhuan) 利價(jia) 值評估借助專(zhuan) 業(ye) 的專(zhuan) 利數據庫incoPat,根據專(zhuan) 利技術穩定性(審中發明專(zhuan) 利、有無訴訟行為(wei) 等)、技術先進性(全球被引次數、研發人員投入、涉及IPC小組等)、保護範圍(一國或者多國)等多重維度進行。結合企業(ye) 估值(數據來自公開信息),下圖描繪智能製造裝備企業(ye) 的價(jia) 值分布。



結合大數據分析,我們(men) 對有可能登陸科創板的潛力企業(ye) 進行了深入挖掘。挖掘範圍包括獨角獸(shou) 、IPO排隊企業(ye) 、新三板退市企業(ye) 、智能製造裝備行業(ye) 隱形冠軍(jun) 企業(ye) 等多個(ge) 方麵。在機器人、3D打印設備、數控機床以及智能物流裝備四個(ge) 細分方向,提煉出245家1-3年內(nei) 有希望登陸科創板的企業(ye) ,為(wei) 科創板潛在企業(ye) 培育提供有價(jia) 值信息,下圖表示企業(ye) 空間分布情況。



科創板春風已至,智能製造裝備花開有時。科技創新成為新時代的發展主題,資本力量將助推智能製造裝備產業攻克核心技術、核心元器件缺失的難題,本土龍頭企業加速進口替代,科創板無疑將成為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發展的新動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