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汽車製造

汽車模具焊接夾具走俏中高端市場

fun88网页下载通訊員 來源:未知2011-03-25 我要評論(0 )   

隨著汽車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汽車模具和焊接夾具逐漸進行了有效的結合與(yu) 匹配,汽車車身模夾具一體(ti) 化趨勢增強,這樣能夠減少匹配周期,降低用戶成本。 中國經濟的不斷增長加...

  隨著汽車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汽車模具和焊接夾具逐漸進行了有效的結合與(yu) 匹配,汽車車身模夾具一體(ti) 化趨勢增強,這樣能夠減少匹配周期,降低用戶成本。
中國經濟的不斷增長加快了中國汽車製造業(ye) 的發展,據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公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汽車產(chan) 銷量雙雙超過880萬(wan) 輛,同比增長高達22.02%,中國成為(wei) 僅(jin) 次於(yu) 美國的第二大汽車消費國,預計2015年汽車銷量可達1500萬(wan) 輛。
汽車工業(ye) 的快速發展,給中國模具產(chan) 業(ye) 帶來了發展良機。我國製造的汽車覆蓋件模具、儀(yi) 表盤模具、保險杠模具以及汽車電子模具等各類汽車模具在汽車零部件生產(chan) 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同時,隨著汽車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汽車模具和焊接夾具逐漸進行了有效的結合與(yu) 匹配,汽車車身模夾一體(ti) 化趨勢增強,這樣能夠減少匹配周期,降低用戶成本。
 中國模具產(chan) 業(ye) 規模化進入國際市場  
十年前中國汽車模具主要是以一汽、二汽、天汽、南汽、成飛以及我國台灣的模具團隊為(wei) 行業(ye) 的標誌性企業(ye) ,今天汽車模具企業(ye) 已發展到數十家,一批快速崛起的民營企業(ye) 已經具備相當的規模。無論是技術上,還是產(chan) 能上這些企業(ye) 都大大超過了當年的標誌性企業(ye) 。  
從(cong) 汽車衝(chong) 壓模具在全國的分布狀況可以看出,中國的汽車模具已從(cong) 過去的星星之火發展到當今的遍布全國。近三年,在中國上市的幾十款自主品牌及合資品牌的汽車所需的模具、夾具裝備,一半以上是由中國模具企業(ye) 開發製造的,其中不少轎車OEM(原始設備製造商)廠家已經把B級轎車最複雜的整車模具交給了中國模具企業(ye) 來生產(chan) 。  
目前,具有一定規模的國內(nei) 汽車車身模具製造企業(ye) 有100多家,其中產(chan) 值超過1億(yi) 元的就有二十家。大型數控機床數量超過800台,已接近或超過德國、美國、日本。  
2002年前,國內(nei) 模具企業(ye) 主要生產(chan) 卡車和廂式車模具,轎車模具隻處在生產(chan) 結構件模具的水平;焊夾企業(ye) 的生產(chan) 能力也僅(jin) 限於(yu) 生產(chan) 內(nei) 部件的分焊夾具和部件總成夾具。2003~2007年,國內(nei) 模具企業(ye) 逐步開始生產(chan) 整車白車身模具,焊裝企業(ye) 也具備了從(cong) 底盤總成四門、側(ce) 圍總成到白車身主焊線的生產(chan) 能力,並且在主要技術上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國內(nei) 很多企業(ye) 實現了衝(chong) 模實型鑄造泡沫模型的三維實體(ti) 加工,模型工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微機室裏編製加工程序。這樣極大地提高了模型質量,提高了效率,縮短了製造周期。近年來,隨著高速多功能數控機床、高強度刀具等先進加工手段的不斷引進,在無人高速加工、模具型麵精細加工、五軸聯動加工、計算機虛擬加工等技術應用領域取得了快速發展。模擬仿真、虛擬現實等先進技術已開始在模夾開發的前期得到了應用。  
由於(yu) 產(chan) 業(ye) 的高速發展,中國模具行業(ye) 的技術及管理的提升也進入了快車道,並已具備向發達國家模具製造業(ye) 挑戰的能力。五年前中國進出口模具價(jia) 值數額為(wei) 5.8∶1,而2007年進出口的比值為(wei) 1.45∶1,模具出口額超過了14億(yi) 美元,它標誌著中國模具產(chan) 業(ye) 以規模化進入國際市場的時代已經到來。  
 國內(nei) 模夾具一體(ti) 化程度不高  
日本豐(feng) 田、德國大眾(zhong) 等國際領先的汽車生產(chan) 廠,都有專(zhuan) 門的衝(chong) 壓、焊裝、總裝、塗裝工藝人員。他們(men) 與(yu) 研發中心的車身設計人員共同進行產(chan) 品的工藝性分析。  
從(cong) 車體(ti) 設計到工裝製造都遵循著統一的原則,其一體(ti) 化程度非常高,十分有利於(yu) 對車身質量、成本、周期的全麵控製。中國的模具、焊夾行業(ye) 大多都是各自為(wei) 戰,模具製造廠、焊夾製造廠之間難以溝通,許多問題都滯留到汽車廠家的生產(chan) 準備階段,嚴(yan) 重製約了白車身的產(chan) 品質量與(yu) 產(chan) 出周期。  
由於(yu) 受模具材料及模具特殊結構的限製,目前國內(nei) 汽車車身模具的衝(chong) 壓工藝水平與(yu) 國外同行業(ye) 仍有一定的差距。這主要表現在工藝設計人員的經驗和經曆方麵,國內(nei) 工藝設計人員所接觸的車型種類和國外工藝設計人員相比相差太多,導致工藝設計思想受到一些約束。  

 國外衝(chong) 壓工藝設計是一個(ge) 專(zhuan) 業(ye) 性很強的崗位,分工明確,需要通過團隊合作來完成這個(ge) 複雜的設計過程,一般包括產(chan) 品前期工藝性分析、工藝方案預測、模型構建、工藝的可行性分析、模型的反複優(you) 化等設計過程。  
以轎車整體(ti) 側(ce) 圍為(wei) 例,普通的側(ce) 圍模具一般為(wei) 5~6道工序。四年前,日本豐(feng) 田把側(ce) 圍從(cong) 5道工序變成4道工序,並在模具開發和產(chan) 品開發方麵加大力度,在行業(ye) 中實現了大的跨越。目前的研究方向是通過3道工序完成整體(ti) 側(ce) 圍的衝(chong) 壓工藝,這不僅(jin) 僅(jin) 需要衝(chong) 壓工藝方麵提升,更需要同步工程的協同研發,在設計轎車整體(ti) 側(ce) 圍這一產(chan) 品時,要充分考慮到衝(chong) 壓工藝的可行性。  
國際上一些先進企業(ye) 具有較高水平的焊裝開發能力,並形成了以少數具有先進的整車焊裝工藝平台的企業(ye) 為(wei) 核心、眾(zhong) 多專(zhuan) 業(ye) 化程度較高的中小型焊裝企業(ye) 為(wei) 協作網的格局。國外如日本豐(feng) 田、德國大眾(zhong) 、法國標致、美國通用等各大汽車公司應用三維的數字化工藝規劃與(yu) 仿真軟件已有近十年的曆史。國內(nei) 對於(yu) 產(chan) 量大、自動化程度高的焊裝線工藝規劃缺乏統一的數字化信息管理手段,還沒有形成這類高自動化焊裝線的規劃能力。  
中國汽車白車身製造業(ye) 的裝備目前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先進性上都已接近世界領先水平。據不完全統計,僅(jin) 以汽車模具行業(ye) 為(wei) 例,國內(nei) 大型數控機床擁有量已突破800台,但由於(yu) 我們(men) 起步較晚、積累不足,製造技術水平與(yu) 國際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要使我國由模具大國,變成模具強國,行業(ye) 需要做出堅韌不拔的努力。  
我國汽車模具行業(ye) 配套落後,材料種類、材質性能不穩定。這些問題包括:標準件的品種、質量不高;製造工藝水平的差距導致加工成本高於(yu) 國外廠商;感應淬火 /激光淬火/氮化/鈦化等邊緣技術有待發展;調試後數據反饋與(yu) 衝(chong) 壓工藝經驗積累不足,缺乏有效的措施將鉗工的調試修整過程融入設計前期;缺少係統的管理程序和逐步升級的能力。  
兩(liang) 次石油危機促進了汽車第一次輕量化;保護地球環境,促進了汽車第二次輕量化。實現汽車輕量化、滿足汽車安全性法規的要求促進了高強度鋼的應用。日本、歐洲汽車廠家高強度鋼板應用時間久遠,範圍十分廣泛。材料顯示,日本某汽車公司在1980年高強度鋼應用比例為(wei) 15%,1990年超過30%,2000年已達到50%。國內(nei) 汽車零件高強度鋼板應用僅(jin) 限於(yu) 結構件與(yu) 梁類件,材料抗拉強度多在500MPa以下,新開發車型衝(chong) 壓件最高達到980MPa,如何迅速積累製造高強度鋼板衝(chong) 壓件技術,是我們(men) 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  
 國內(nei) 企業(ye) 須進軍(jun) 中高端市場  
做強模夾產(chan) 業(ye) 支撐自主品牌轎車的發展一直是模夾產(chan) 業(ye) 的奮鬥目標.因此我們(men) 首先要繼續挑戰模夾技術含量高的中高檔產(chan) 品。目前,國內(nei) 中高檔模夾產(chan) 品其滿足率還不到60%,相當一部分依賴進口。隨著中國自主品牌轎車的快速發展,未來我國對中高檔模夾市場的需求將更為(wei) 迫切。前幾年,國內(nei) 很多汽車模具廠主要承擔了 A級車的模具開發和少量B級車的模具開發,伴隨著更多的B級車、C級車車型的麵市,中高檔市場的汽車衝(chong) 壓模具的需求將會(hui) 大幅增長。 #p#分頁標題#e#
此外,隨著跨國集團對中國模具采購量的不斷增長,未來5到10年歐美汽車市場對中國模具的采購量將會(hui) 大幅增長,並逐步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這客觀上刺激了中國中高檔模具市場的發展。中國模夾產(chan) 業(ye) 必須肩負起中國汽車自主發展過程中所需的模具及焊接夾具的重任,中國模具產(chan) 業(ye) 進步的受益者其實並不隻是產(chan) 業(ye) 的本身,更主要的是為(wei) 自主轎車品牌作出了貢獻。由於(yu) 中國模具業(ye) 的進步,使得從(cong) 國際進口模具的價(jia) 格比2000年下降了30%,甚至更多,這是中國模具進步給國人帶來的好處。 
當中國從(cong) “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後,會(hui) 有更多的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為(wei) 世界所認知。模夾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支撐汽車發展的勁旅,生機盎然,懷揣民族工業(ye) 精神的這支產(chan) 業(ye) 必將走向世界,邁向輝煌!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