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我國連續3年成為(wei) 世界第一汽車生產(chan) 大國和第一大汽車市場,但是大而不強。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表示,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對外技術依存度較高,自主品牌競爭(zheng) 力還不強。隨著我國汽車發展進入重要轉型期,亟待實現由量到質的轉變。
蘇波在天津舉(ju) 行的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說,過去10年我國汽車產(chan) 銷年均遞增超過20%。汽車產(chan) 品結構趨於(yu) 合理,基本滿足了國內(nei) 高速增長的消費需求。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在關(guan) 鍵技術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與(yu) 此同時,汽車產(chan) 業(ye) 集中度也有所提高。
蘇波指出,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不少問題。集中表現為(wei) 自主品牌市場競爭(zheng) 力不強,尤其是對外技術和品牌的長期依賴削弱了自主品牌創新能力。占轎車產(chan) 銷四分之三的合資企業(ye) 仍以引進國外技術作為(wei) 主要途徑,未能真正進入自主創新的主戰場。
蘇波認為(wei) ,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處於(yu) 穩定發展期,仍有上升空間,應擺脫過去以投資和規模擴張持續發展的階段,進入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提高我國產(chan) 業(ye) 國際競爭(zheng) 力為(wei) 核心的新階段。
蘇波建議,汽車消費市場還有向城市及農(nong) 村市場擴展的餘(yu) 地。下一階段關(guan) 鍵是技術的提高、產(chan) 品結構的調整和自主品牌的培育。推動汽車產(chan) 業(ye) 向節能與(yu) 新能源方向的轉型升級,實現總體(ti) 由大到強的發展。
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泰達)國際論壇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hui)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等多家單位共同主辦,自2005年起已連續舉(ju) 辦8屆,被譽為(wei) “中國汽車達沃斯”。本屆論壇的主題是“經濟轉型與(yu) 汽車產(chan) 業(ye) 變革”。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