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ei) 摩托車行業(ye) 第一條機器人全自動生產(chan) 線,日前已在重慶市投產(chan) 一年,據悉生產(chan) 效率提高了42.8%。該生產(chan) 線位於(yu) 重慶花溪工業(ye) 園區的新建設廠區,具備了年產(chan) 150萬(wan) 台(套)摩托車及發動機的能力。
機器人取代手工焊接
記者在新廠內(nei) 看到,焊接生產(chan) 線的9個(ge) 工作站上,對稱兩(liang) 排設置了11個(ge) FANUC焊接機器人,這些兩(liang) 米多高的黃色機器人手臂上下翻飛,焊接工序發出陣陣電弧光和火花,同時密集地發出點焊和氣焊中特有的短促有力的聲響。在這些機器人的周圍,自動運輸車沿著固定線路來回穿梭,為(wei) 焊接機器人運輸摩托車車架和各種生產(chan) 工料。
記者注意到,在這條焊接生產(chan) 線上,除了需要工人手工把車架放上自動運輸車以外,整條生產(chan) 線上已不再需要工人手工操作,實現了無人全自動生產(chan) 。
合格率提高近三成
在焊接生產(chan) 線的旁邊,該公司專(zhuan) 門放置了FANUC機器人和工人手工焊接的車架各一台,供人比較。可以清楚地看出,發那科機器人焊接的車架線路平直順滑,焊接後的焊點外形美觀、焊接質量高,而手工焊接點不夠平直,同時焊點粗糙。
建設工業(ye) 公司副總經理雷千紅介紹說,以FANUC機器人自動化為(wei) 主的這條國內(nei) 摩托車行業(ye) 的第一條機器人生產(chan) 線,自動化率達到了90%,生產(chan) 效率提高了42.8%,合格率則從(cong) 70%提高到了97%。據介紹,新廠區建成後,建設公司產(chan) 能增加了50%,用工人數從(cong) 11660減少到了7906人,足足減少了3000多人。而建築麵積從(cong) 原廠的31.1萬(wan) 平方米減少到了23萬(wan) 平方米,遷建用地比原址減少了147畝(mu) ,每平方公裏產(chan) 出達到了112億(yi) 元,資產(chan) 淨值達到22億(yi) 元,比拆建前增長了238%。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