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市包河工業(ye) 園區一個(ge) 偌大的廠房內(nei) ,200多台焊裝機器人整齊排列,不需要工人操作,每個(ge) 機器人都由電腦控製,井然有序地工作。在這個(ge) 焊裝機器人生產(chan) 線上,每51秒就能組裝兩(liang) 三千個(ge) 零件,生產(chan) 一台車,這個(ge) 速度可媲美跨國公司。
“校辦工廠”造生產(chan) 線叫板跨國公司
去安徽巨一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參觀過的人都說,這裏是機器人製造廠。但如果你簡單地把它想成如人一般模樣的服務類機器人,難免會(hui) 失望。因為(wei) 巨一專(zhuan) 業(ye) 開發工業(ye) 機器人,其核心產(chan) 品是汽車“白車身”機器人自動化生產(chan) 線等成套裝備。
“白車身”是指完成焊接但未塗裝之前的車身,在“白車身”的基礎上加上內(nei) 外飾和底盤,就是一輛整車了。巨一公司副總工藝師王健強介紹,一個(ge) “白車身”有兩(liang) 三千個(ge) 零件,巨一研發的汽車“白車身”機器人自動化生產(chan) 線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將這些零件焊接在一起。從(cong) 上輥台開始隻有一個(ge) 衝(chong) 壓件,但是下生產(chan) 線時,它已經成為(wei) 一個(ge) 車的骨架,而這整個(ge) 過程隻需要51秒。 “這個(ge) 速度代表著國內(nei) 自主裝備企業(ye) 的最高水平,大眾(zhong) 、通用、奔馳、寶馬等品牌的生產(chan) 線也都是這個(ge) 速度。在國內(nei) ,我們(men) 是行業(ye) 第一,在國際市場,我們(men) 遇到的對手都是跨國公司,如意大利的柯馬,德國的愛達克、庫卡。 ”

成立於(yu) 2005年的安徽巨一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前身是合肥工業(ye) 大學的汽車裝備研究所,曾被戲稱為(wei) “校辦工廠”。它是如何有能力與(yu) 跨國公司叫板的?王健強告訴記者,首先是學會(hui)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巨一先後與(yu) 德國KUKA、ATW等公司建立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標準;另外公司堅持差異化經營,自主創新,不斷攻克汽車自動化裝備領域的技術難題。
工程師要讓機器人“工友”不閑著
為(wei) 了保證51秒的速度,每一個(ge) 環節都要高速有效,為(wei) 此,巨一自主研發了多項專(zhuan) 利技術。其中之一是高速輥床,工件從(cong) 一個(ge) 工位移到下一個(ge) 工位,輸送時間要求少於(yu) 10秒。 “這其中還包括上升和下降的各2秒,也就是平移6米隻要6秒。”
記者看到,焊裝機器人左右開弓,像人的手臂一樣靈活自如地用左右“手”抓取不同工件,互不幹擾;遇到不同工件,機器人也會(hui) 識別出來自動更換不同的焊槍工具。 “一個(ge) 焊裝機器人有多個(ge) “大腦”控製著。這些大腦再組成一個(ge) 中央控製單元。 ”機器人比想象的聰明靈活得多,遇到大的工件,機械手就像八爪魚一樣增加多個(ge) 吸盤和抓具;針對不同車型,機械手則會(hui) 使用不同的抓具。一個(ge) 焊裝機器人高約2米多,重約一噸,這樣的大塊頭移動起來其實非常敏捷,“一秒鍾機器人的機械手能移動2米。 ”
每台機器人與(yu) 相鄰的“工友”之間僅(jin) 有2米的距離,這麽(me) 近兩(liang) 台機器人不會(hui) “打架”嗎?王健強告訴記者,雖然離得近,每台機器人的活動範圍為(wei) 直徑2.5米的球麵,有交差空間,但每台機器人都有自己的程序,不會(hui) 影響到對方。每台機器人並不是簡單地隻做一項工作,給每台安排多少活,如何合理地使用機器人成了難題。“整個(ge) 流水線上有200台焊裝機器人,要讓每台機器人都滿負荷工作,不能閑著,工件又能順暢地在流水線上銜接”,王健強告訴記者,二三十人的研發團隊花了四五年時間才“想通”這其中的核心問題。
整個(ge) 機器人生產(chan) 線都是電腦控製
在車間內(nei) ,有一個(ge) 像配電房般的大鐵箱子,打開一看,密密麻麻連接著各類電線。“這裏就是中央控製單元,每台機器人的工作指令都通過這裏發出。 ”
51秒鍾一台車,生產(chan) 起來是很快速,但如果任何一個(ge) 程序出現問題,那麽(me) 損失也是巨大的。 “一個(ge) 小時60台車,整個(ge) 流水線錯誤運轉一個(ge) 小時少說也損失五六百萬(wan) 。在設計中絕對不能出現任何失誤。 ”
為(wei) 了做到萬(wan) 無一失,所有設計好的機器人都要在電腦裏按照1:1的比例進行係統仿真。 “在計算機裏機器人如何運轉,以後的現場就是怎樣。現場就是將計算機裏的動畫搬到了現實中。 ”
“我們(men) 做的就是交鑰匙的工作,就像賣房子,都裝修好了,家具也齊全,拎包即住。 ”王健強介紹,從(cong) 接到訂單,到設計、製造、裝備、測試、調試、安裝,然後生產(chan) 線從(cong) 低速度爬升到客戶要的生產(chan) 速度,直到交付驗收。 “我們(men) 會(hui) 把這一係列工作都做好,客戶將生產(chan) 線搬到自己的車間就能生產(chan) 。 ”整個(ge) 流程需要8至10個(ge) 月,“我們(men) 會(hui) 教客戶的技術工人操作,但實際上,整個(ge) 生產(chan) 線是電腦控製,不需要一名工人。 ”
國內(nei) 重卡車橋裝配線占有率85%
一條生產(chan) 線價(jia) 值幾千萬(wan) ,如果隻能生產(chan) 一種車型豈不是可惜?王健強介紹,為(wei) 了提高產(chan) 品的適應性,巨一研發的焊裝機器人生產(chan) 線像人一樣,是“高度柔性智能體(ti) ”,能適應4個(ge) 平台、6個(ge) 車型。 “也就是說這種機器人會(hui) 識別4種不同底盤、6種不同車型工件,當生產(chan) 不同車型時,它會(hui) 自動調整參數,選擇工具。 ”
機器人工作的最大優(you) 點是快速高效準確,但前提是設計、調試步步精確。比如,每個(ge) 車型需要的一套夾具是個(ge) 性化的,夾具相當於(yu) 工件的模板,它的誤差隻有0.01毫米,調試時每台夾具都要用極其精密的三坐標測量儀(yi) 校對。機器人焊接焊點也比工人操作更具一致性,不會(hui) 因為(wei) 心情的影響,將焊點焊大或者偏小,位置產(chan) 生偏移,誤差僅(jin) 為(wei) 0.1毫米。在測試階段,焊接結束還要將焊點切開進行破壞性實驗。
目前,巨一已經為(wei) 一汽、東(dong) 風、北汽福田、奇瑞、江淮、長城、比亞(ya) 迪、意大利卡拉羅、美國美馳等企業(ye) 提供了裝備服務,其中國內(nei) 重卡車橋裝配線市場占有率85%。也許,你哪天坐上一輛車,就是由巨一提供的生產(chan) 線生產(chan) 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