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和光伏如同一對難兄難弟,共同熬過2012年。不過,相對於(yu) 光伏,風電龍頭企業(ye) 盡管業(ye) 績持續下滑,但極少有虧(kui) 損的。
如果以2012年底國內(nei) 風電並網裝機達6000萬(wan) 千瓦的預期來計,2012年風電裝機較2011年仍將增長1500萬(wan) 千瓦,增長率超過30%。盡管2012年全年國內(nei) 風電項目招標大幅降溫,但新核準的新疆、甘肅和安徽等省區多個(ge) 項目有望在2013年進入全麵招標階段,將為(wei) 相關(guan) 設備製造企業(ye) 帶來一定量的新增訂單。
“棄風”短期成常態
風電行業(ye) 2012年進入全麵低迷期,特別是製造業(ye) 業(ye) 績可謂跌至穀底。數據顯示,包括龍頭企業(ye) 在內(nei) 的風電製造企業(ye) 前三季度淨利潤普遍大幅下滑,有公司甚至出現100%的降幅。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分析稱,由於(yu) 前兩(liang) 年高速“飛奔”的慣性太大,在政策“急刹車”踩下後,風電行業(ye) 需要較長時間調整節奏加以應對,2012年便是風電產(chan) 業(ye) 的“調整”年。
一方麵,國家對項目審批閘門的收緊,必將導致新增市場容量增速的驟然下滑。2010年以前,國內(nei) 新增風電裝機量均達2500萬(wan) 千瓦,而到2011年卻降為(wei) 1500萬(wan) 千瓦,增速下滑60%。受新增市場增速下滑影響最直接的無疑將是設備製造商的業(ye) 績。
據國家風電信息管理中心下屬中國風電工程信息網不完全統計,今年年初至11月底,全國風電及配套設施工程招標達1000多項,但其中絕大多數為(wei) 4.95萬(wan) 千瓦的小規模項目。而在諸如金風科技(002202)、華銳風電(601558)定期發布的公司公告中,今年也鮮見有涉及公司中標的信息。
另一方麵,“棄風”、“限電”的負麵作用已隨著電網輸送通道建設相對滯後而不斷顯現。並網問題一直是風電產(chan) 業(ye) 發展的最大瓶頸,這一問題在2012年表現得尤為(wei) 突出。權威風電專(zhuan) 家李俊峰表示,風電因並網難導致的消納難問題已成為(wei) 全行業(ye) 之痛,而這一問題需要2-3年的時間來解決(jue) 。這意味著短期內(nei) 風電“棄風”、“限電”問題將成為(wei) 行業(ye) 常態。
明年訂單或適度放量
盡管風電發展瓶頸問題短期內(nei) 難以消解,但全行業(ye) 仍將延續穩定的增長,按照預期,未來三年國內(nei) 年均新增風電裝機規模至少可達1300萬(wan) 千瓦,如果電網外送通道“十二五”期間加速建設,新增規模還有望更大幅度提升。
今年下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相繼核準了一批陸上風電項目。這其中包括新疆320萬(wan) 千瓦項目和甘肅酒泉300萬(wan) 千瓦項目,以及被國家能源局列入 “十二五”風電核準計劃的安徽等中東(dong) 部省份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這些項目明年有望進入陸續招標階段,屆時將部分緩解目前廣大設備製造商的訂單荒。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全國風電場開發商拿新項目的動力普遍不足,其中一個(ge) 重要原因便是政策補貼的不到位。有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稱,截至11月底,風電全行業(ye) 隻有2010年9月以前的風電項目拿到補貼資金;國電龍源電力目前被拖欠的可再生能源電價(jia) 附加補貼資金已達45億(yi) 元。#p#分頁標題#e#
能源局相關(guan) 人士稱,在穩定開發節奏的同時,政策層麵將積極助力全行業(ye) 企業(ye) 提升盈利能力,及時足額發放政府補貼資金將是一大表現。
財政部相關(guan) 人士近日也表示,在8厘/度的基礎上,財政部將適時進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價(jia) 附加標準。
分析人士認為(wei) ,電價(jia) 附加標準有望於(yu) 明年提高,屆時將進一步充實風電行業(ye) 轉暖的動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