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等新能源汽車已在北京公共交通運營中逐步推廣使用,未來4年,北京公交將大量使用新能源車替代燃油汽車。
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的推廣應用是優(you) 化機動車結構、減少汙染排放的有效途徑。到2017年,全市要力爭(zheng) 發展20萬(wan) 輛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其中30%為(wei) 公共領域用車,包括公務用車,70%為(wei) 個(ge) 人使用。
新能源汽車是指除汽油、柴油發動機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車,包括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氫能源動力汽車和太陽能汽車等,其廢氣排放量比較低。市科委新能源新材料處處長許心超介紹,目前,本市整體(ti) 投運的新能源汽車有11555輛,純電動車4500輛,涉及出租、物流、公交等方麵。
根據《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分解》中的要求,本市還將積極推廣使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到2017年底,全市要發展20萬(wan) 輛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其中,政府公務用車要率先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市科委今年將研究製定鼓勵個(ge) 人購買(mai) 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明年計劃實施。許心超透露,這20萬(wan) 輛新能源車中,30%是公共領域用車,包括公務用車,其餘(yu) 的70%為(wei) 個(ge) 人使用,“新能源汽車隻有開進千家萬(wan) 戶,藍天治理的效果才會(hui) 更好。”
許心超告訴記者,本市目前發展的是區域電動出租車,10個(ge) 遠郊區縣除門頭溝外,已經有9個(ge) 區縣在跑電動出租車,目前共有1600輛,是國內(nei) 數量最多的。他坦言,電動出租車現階段不掙錢,發展到一定規模能實現微利,但發展主要是為(wei) 了做持續的公益事業(ye) ,解決(jue) 百姓的出行問題。此外,在發展過程中,很多車廠不僅(jin) 能實現自己規模的快速擴張,還能讓消費者參與(yu) 體(ti) 驗,效果不錯。
說到電動車,就不能不說到其配套的基礎設施。許心超介紹,目前本市共有1500個(ge) 充電樁,5個(ge) 大型充換電站,暫時沒有對私人和租賃開放。在目前的建設中,采用的是“郊區包圍城區”的方式。許心超認為(wei) ,隨著電動出租車發展規模的擴張,各郊區縣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充電網絡,“不用擔心開到別處就開不回來,比如開到房山,就直接可以在房山充電。”
除此之外,本市也在探索商業(ye) 模式,建立了三個(ge) 保障平台。許心超透露,第一個(ge) 是運營保障平台,所有公共領域用車和部分私人用車都納入該平台,實時監控,保障安全使用。“車輛一旦出現異常會(hui) 自動報警,如果是電流過大,平台將限製電流,如果問題較小,則提醒駕駛員注意。”第二個(ge) 是目前正在試運營的智能充換電服務管理平台,市民可以通過手機下載客戶端使用。該平台可以根據車的電量和消耗量,幫忙找到最近的充換點,實現充換電站的智能管理以及導航、預約等功能,駕駛員完全不必擔心充電站在哪。最後一個(ge) 是檢驗檢測平台,車輛年檢時可以幫忙檢測車輛的高壓係統、絕緣等問題,保障車輛行駛安全。
到2017年,本市還將力爭(zheng) 實現“電動北京夥(huo) 伴計劃”雙百工程,即在全市100個(ge) 科技園區、100所學校(院所)實現電動汽車租賃全覆蓋,建成公共“園校”電動共享租賃網絡。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