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汽車燈光也被賦予了更多使命和作用。人們(men) 希望它明亮、安全同時還要節能、美觀和耐用...為(wei) 此,汽車廠商和相關(guan) 科研組一直在尋找更好的解決(jue) 方案,相應的,汽車大燈也經曆了鹵素、氙氣到LED,以及更具劃時代意義(yi) 的激光大燈技術。
激光大燈技術用於(yu) 汽車照明是否可行?
在正式探討汽車激光大燈技術前,簡單科普一下激光照明是有必要的。首先,把激光用於(yu) 燈光照射並不是新鮮事,它就在你我生活的周圍。實際上,作為(wei) 激光大燈的光源——激光二極管(Laser Diode)和我們(men) 更熟悉的發光二極管(LED)幾乎誕生在同一年代,並且使用頗為(wei) 廣泛,人們(men) 用它測量、通信、加工甚至是醫療手術和演出娛樂(le) 。
但是將激光二極管作為(wei) 汽車大燈光源確是近幾年才提出的想法,目前也隻有寶馬和奧迪品牌公布了他們(men) 的使用計劃。事實上,這個(ge) 實現過程比我們(men) 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複雜更多,甚至在研發之初,很多光學科研機構並不看好這一項目,質疑主要來自激光器的狹窄光斑和使用穩定性上的考慮。同時,激光照明的另一個(ge) 局限性在於(yu) 非常狹窄的光線輸出:紅、藍、綠和黃四色波長不能產(chan) 生很好的顯色性。通俗一點講,激光光源不容易形成片狀照射區域,並且可實現的顏色非常有限。
最早提出可行性及解決(jue) 方案的是寶馬汽車和美國桑迪亞(ya) 國家實驗室,他們(men) 利用藍色、紅色、綠色和黃色光源相結合,創造出了一個(ge) 媲美普通發光器產(chan) 生的白色光源,同時也較好的解決(jue) 了激光二極管激光器所發的白光顏色渲染質量差的問題,並且針對用戶偏好,實驗室也做過大量試驗,他們(men) 希望誌願者說出自己對物體(ti) 在不同光源照射下的喜好,結論是:激光照明的表現讓人滿意。並最終將激光大燈應用到了寶馬i8概念車上使用。
美國桑迪亞(ya) 國家實驗室是個(ge) 什麽(me) 機構?
結構組成上,桑迪亞(ya) 國家實驗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是美國能源部與(yu) 桑迪亞(ya) 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子公司之一)聯合管理的一個(ge) 多計劃高新實驗室,總部位於(yu) 美國加利福尼亞(ya) 州利弗莫爾(California Livermore)。實驗室研究項目覆蓋廣泛,主要涉及核武器材料開發、電氣係統、礦物能源以及相關(guan) 環境廢料處理等研究。
寶馬i8廣告詞:now with laser headlights
既然如此費力,寶馬、奧迪等品牌為(wei) 何還要如此推崇這一燈光技術呢?首先,激光大燈擁有LED大燈的主要優(you) 點,比如響應說速度快、亮度衰減低、體(ti) 積小、能耗低、壽命長等等。此外,比LED大燈更明顯的好處在於(yu) :激光大燈總成的體(ti) 積更小(單個(ge) 激光二極管元件的長度已可以做到10微米,僅(jin) 為(wei) 常規LED元件尺寸的1/100),這意味著,給汽車設計師留下了更多前臉造型設計的空間;更重要的,激光大燈的照明效率更高(LED照明的光輸出約為(wei) 100流明/瓦,激光照明則約為(wei) 170流明/瓦),同時,也較好的解決(jue) 了燈光發熱和重量問題,這些都可能為(wei) 將來的汽車設計帶來革命性的影響。正如寶馬i8的廣告詞:now with laser headlights(現在是激光大燈時代了)。
此外,LED大燈需要非常繁複的冷卻係統(LED大燈在每個(ge) LED光源發射光束後需要通過反光鏡、透鏡形成廣範圍的平行光,在這些鏡片上產(chan) 生了大量熱量,需要通過風扇進行冷卻。),但激光大燈由於(yu) 發光麵積以及能耗的減小,冷卻係統也會(hui) 相對簡單。
激光大燈的結構比想象中簡單(主要以寶馬i8為(wei) 例)
將這項新技術從(cong) 實驗室移植到實車上,寶馬給出的解決(jue) 方案是:應用了白光LED普遍采用的方法——藍色單色光+熒光濾鏡來製造白光。和LED一樣,激光二極管也隻能發射單色激光,因此白光需要通過多個(ge) 單色激光源合成,或者使激光通過石英等透明介質,導致光譜展寬形成白光輻射。寶馬選擇了更為(wei) 穩定可靠的後者解決(jue) 方法,同時,應用了更加堅固的化學硬化薄玻璃作為(wei) 燈罩材質,共分兩(liang) 層,每層厚度僅(jin) 為(wei) 0.7毫米,重量相比傳(chuan) 統材質降低了50%。
大燈照射方向如圖所示,通俗的講,寶馬i8使用的這套激光大燈的照射原理可以歸納為(wei) “一射一透兩(liang) 反射”。一射是指藍色激光由激光器射出;一透是指經過反射的激光通過黃磷濾鏡產(chan) 生白光;兩(liang) 反射則是指激光在框架上的激光反射鏡上反射一次,之後透過的光再於(yu) 反射碗上反射一次,最終射出照射光。
至於(yu) 結構則並非我們(men) 想象中的複雜,簡單的可分為(wei) 激光光源、激光反射鏡、黃磷濾鏡和反射碗四個(ge) 部分。
對於(yu) 射出光線的安全問題,據寶馬稱,激光大燈的亮度色溫都經過研究,激光大燈所使用的激光對於(yu) 人類、動物以及自然環境都是100%安全無害的,發射器發出的藍色激光也在射向路麵之前被轉換成自然純淨的白色,人眼看上去最為(wei) 親(qin) 切和自然,並完全符合日常使用的要求,燈光也不會(hui) 對人眼造成傷(shang) 害。而對於(yu) 應用激光大燈後的可用功能,目前透露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自適應燈光、動態光點等功能已經能夠實現。
寶馬率先應用了激光大燈,奧迪也沒等閑視之
如前文所言,目前隻有寶馬和奧迪品牌公布了激光大燈的使用計劃,我們(men) 可以在寶馬i8、奧迪Sport quattro Laserlight概念車等產(chan) 品上看到這項裝備,但對於(yu) 更多廠商而言,這項技術的廣泛推廣還處於(yu) 攻堅和觀望階段,而對於(yu) 汽車用戶,他們(men) 更關(guan) 心的並非技術本身,而是選擇了激光大燈,能帶來哪些實際的好處。而首先一點,新車的外觀無疑更炫了。
應用激光大燈後,由於(yu) 其更小的尺寸、更亮的照明以及更低的發熱等優(you) 點,便允許設計師重新設計車體(ti) ,可以將更大的空間留給空氣動力學的布局,以及適當的對前懸和發動機位置進行調整,以達到優(you) 化空間的用意等等。
另外,應用激光大燈後,夜間行車也會(hui) 更加安全,駕駛員的視野也會(hui) 因燈光的改變而變得更加開闊,有助於(yu) 更早做出危險判斷,同時,麵向對方向會(hui) 車,燈光的可控範圍也會(hui) 更大,避免炫目帶來的潛在風險。
無獨有偶,奧迪也在最新發布的概念車上應用了這項技術,以確保其在車燈應用上的領先優(you) 勢,正式使用的車型可能是奧迪R18 e-tron quattro,這也將是激光大燈技術第一應用到汽車比賽中。奧迪稱新款激光大燈可以照亮500米範圍內(nei) 的車道(一般量產(chan) 車的遠光燈照射範圍為(wei) 100米,部分配有適應性大燈的車型可達200-300米)。
相應的,奧迪車型還將激光光源應用到了尾燈,雨霧天行車,激光霧燈會(hui) 散開一個(ge) 向下的扇形區域,可視效果更佳,同時有效避免強光給後車駕駛員帶來的潛在危險。查閱寶馬和奧迪對其新車應用的激光大燈技術介紹,我們(men) 能夠感受到充滿自信的態度,並且也對之後的使用效果量產(chan) 充滿期待。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