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汽車製造

新能源汽車開啃“充電樁”這塊硬骨頭

星之球激光 來源:金羊網-新快報2014-04-09 我要評論(0 )   

近日,充電樁板塊在資本市場備受追捧,背後利好則來自於(yu) 國家電網發布的一條2014年第一批電動汽車充換電設備公開招標消息。據悉,今年國家電網將舉(ju) 辦5次這樣的采購招標會(hui) ...

   近日,充電樁板塊在資本市場備受追捧,背後利好則來自於(yu) 國家電網發布的一條2014年第一批電動汽車充換電設備公開招標消息。據悉,今年國家電網將舉(ju) 辦5次這樣的采購招標會(hui) ,而去年同等級別的招標會(hui) 一次都沒有。與(yu) 此同時,車企在新能源產(chan) 業(ye) 鏈其它環節也開始動作頻頻,包括電池和車型研發。

  曙光初現,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站在了黎明之前。沉寂多時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終於(yu) 要迎來破局,地方政府、國家電網和各大車企近來紛紛加快新能源布局,對於(yu) 充電樁配套這種硬骨頭也不再避重就輕。同時,又一個(ge) 一線城市杭州加入了限購行列。

  不再遲疑,態度由曖昧變清晰

  在去年底工信部官方公布的一則分析報告中,提到了2014年“在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推進實施和相關(guan) 公共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的作用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有望加快發展”。這是官方就今年加快公共配套設施發出的一次強烈信號。

  在過去數年,充電站和充電樁建設的腳步明顯落後,拖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後腿。按照原規劃,2011-2015年,國家電網的電動汽車充電站規模達到4000座;2016-2020年,國家電網建設充電站目標高達10000座,建成完整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但截至2013年底,國網已建成的充換電站為(wei) 400座,離2015年的目標隻完成了10%。

  新年伊始,國家電網也一改常態,積極投入到充電設備建設中來。國家電網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對外發出訊息表示,允許社會(hui) 資本與(yu) 國網競爭(zheng) ,共同投資建設充換電設施。最近,國家電網的2014年第一批電動汽車充換電設備公開招標消息也掛了在網上,讓民營資本為(wei) 之歡呼雀躍。

  一線城市也把目標進行了量化。北京上半年計劃完成100個(ge) 快充網點建設,年底前完成1000個(ge) 公用充電樁建設,還特別開辟了綠色通道,把用電報裝和驗收送電環節辦理時間由12個(ge) 工作日縮減為(wei) 7個(ge) 工作日。隨後,天津、上海也相繼發布了電動汽車充電網絡建設計劃,計劃截至2015年分別建設6700個(ge) 和6000個(ge) 以上的充電樁。

  不玩虛的,真金白銀往上砸

  新一輪新能源汽車發展開始從(cong) 雷聲大雨點小的階段轉向真金白銀的投入。一汽、上汽兩(liang) 大集團與(yu) 德國大眾(zhong) 日前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將共同在中國市場發力新能源車型。大眾(zhong) 汽車集團計劃在2018年之前再推出超過15款電動車新車型,並從(cong) 2016年開始國產(chan) 其中多款車型。此次簽署項目是大眾(zhong) 汽車集團與(yu) 合資企業(ye) 到2014—2018年在中國投資182億(yi) 歐元計劃的一部分,在中國汽車工業(ye) 中投資規模史無前例。

  同樣是在德國,華晨和寶馬也簽訂了一份高達18億(yi) 歐元的大單,合作項目包括合資企業(ye) 在新十年需要引進的新技術、新產(chan) 品及擴產(chan) 等方麵的投資,且還將集中在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展開全麵合作。在東(dong) 風和PSA簽署的《全球戰略聯盟合作協議》中,也明確提到在新能源核心領域在全球範圍內(nei) 加強合作,包括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新能源車型開發。

  此外,萬(wan) 向集團上個(ge) 月也以1800萬(wan) 美元投入收購了菲斯克美國工廠,正式進入新能源整車行業(ye) 。南京金龍客車也正在如火如荼推進在武漢投資20億(yi) 元的新能源車項目。

  相比上一輪新能源汽車發展,這一次投資熱潮金額更大,且更加注重國際合作,“老大難”的充電樁問題也明確了建設時間表。據悉,今明兩(liang) 年全國充電樁建設的投資額將超600億(yi) 元。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