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正在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革命。互聯網引發了傳(chuan) 統零售業(ye) 的大革命,推動了通信業(ye) 的轉型升級,並且正在改造傳(chuan) 統金融業(ye) ,互聯網對汽車行業(ye) 的革命也在逐步呈現。 4月21日,2014年北京國際車展開幕。除了香車美女是雷打不動的亮點,本屆車展中的互聯網元素也成了一大看點。百度(159.74, 0.40, 0.25%)聯手6大知名汽車品牌推出車聯網 API,中國移動展出內(nei) 置了4G網絡的車載係統,互聯網化的娛樂(le) 係統和服務也受到越來越多車企和用戶的青睞……可以看到,互聯網化正在成為(wei) 一種潮流,無論 是新型車載係統的打造、駕駛體(ti) 驗的改善、網絡銷售渠道的建立、海量App的應用還是汽車和大數據的結合,都預示著——用互聯網武裝汽車的時代已經來臨(lin) 。 ——編者
互聯網化的“大腦”
正在如火如荼舉(ju) 行的2014年北京國際車展,不僅(jin) 有香車美女,還有高科技。時代已經駛上信息高速路,汽車也需要與(yu) 之相匹配。在本屆車展上,我們(men) 看到不少著名汽車製造商已經與(yu) 百度開展合作,多種熱門車載平台接入百度LBS車聯網API,完成“人、車、手機”的移動互聯。用“互聯網思維”武裝汽車成為(wei) 越來越多汽車的標配。
據介紹,百度車聯網API能夠廣泛支持第三方接入使用,並支持ioses、androids等大部分智能手機操作係統。百度車聯網API為(wei) 車企提供了豐(feng) 富的標準化功能接入,滿足各種個(ge) 性化需求。以寶馬為(wei) 例,全新MINI搭載導航配置的車型會(hui) 搭載百度短信功能;全新BMW帶互聯網駕駛的車輛支持百度網頁、百度地圖應用等。G-BOOK服務則通過百度地圖App將POI發送至車載平台,極具實用性,如果要開車接人卻又無法描述準確地點,隻要對方裝有百度地圖,將顯示地理位置的POI發送到車載平台,不僅(jin) 可以準確了解到地點,甚至可以以此為(wei) 目標設置導航,精準規劃行車路線。
除此之外,百度包括百度音樂(le) 等多樣化的產(chan) 品矩陣、海量的生活服務信息,以及百度地圖在道路交通數據和基於(yu) 地理位置信息的智能推薦,都是對車企形成強烈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在百度之前,蘋果(567.77, 43.02, 8.20%)公司已於(yu) 2013年發布了自己的車載係統CarPlay,它能連接iphoness等設備,並使用汽車的內(nei) 置顯示屏和控製鍵,或Siri免視功能與(yu) 之互動。用戶可以輕鬆、安全地撥打電話、聽音樂(le) 、收發信息、使用導航,iphoness手機的絕大部分基礎功能都可以通過汽車的控製麵板來使用。駕車人可以觸摸車內(nei) 的駕駛控製麵板,就好像觸摸手機一樣,以此來降低對駕車的幹擾。
事實上,正是由於(yu) 看中了汽車與(yu) 互聯網思維結合的巨大市場,Google也成立了汽車聯盟,試圖將自己的係統全麵應用於(yu) 車載平台。
衣食住行是百姓生活的必需。在移動互聯大潮的洗禮下,我們(men) 的生活正變得更加智能化,而互聯網是控製一切的大腦,它到底還將在多大程度上方便我們(men) 的生活,我們(men) 靜觀其變。
銷售渠道日漸網絡化
衣服鞋帽和日用消費品可以在網上購買(mai) ,可你想過沒有,汽車也可以在互聯網上銷售?其實,這種大膽的念頭已經被付諸實踐了。去年7月25日,天貓商城聯手18家汽車廠家舉(ju) 辦了首屆“天貓汽車節”,啟動在線直銷汽車活動。其中一家二線汽車品牌在活動中共賣出了281輛車,銷量居冠。除了281輛的銷售業(ye) 績外,商家的店鋪還收到了上萬(wan) 條銷售線索和訪問量,這些數據將會(hui) 被進行整合、挖掘和二次利用。
這種購車體(ti) 驗是不是很新鮮?有評論認為(wei) ,汽車銷售有望形成“O2O”模式,消費者通過線上支付定金,由店鋪將購買(mai) 線索轉給消費者所在城市的門店經銷商,進行試駕體(ti) 驗再付尾款成交。這樣,不僅(jin) 汽車生產(chan) 商獲得了一條新增的銷售渠道,而且汽車經銷商也能夠獲得銷售利潤。此外,也大大提升了網民購車的積極性。
其實,將互聯網化的銷售模式引入汽車領域,已經得到了不少廠商的重視。電動汽車新銳品牌特斯拉(207.86, -0.13, -0.06%)甚至完全拋棄了傳(chuan) 統的購車渠道,將所有的成交全部放在線上。傳(chuan) 統汽車廠商寶馬在德國也開始使用網絡渠道,銷售其電動車產(chan) 品寶馬i3,用戶在網頁上點擊按鈕,寶馬的銷售代表就會(hui) 將車開到用戶家門口提供體(ti) 驗。
當然,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互聯網化的銷售模式仍然無法代替傳(chuan) 統的4S店,畢竟對於(yu) 大多數消費者來說,汽車是大件物品,在購買(mai) 的時候會(hui) 比較謹慎,因此更加信任4S店這樣的傳(chuan) 統實體(ti) 渠道。不過,由於(yu) 在價(jia) 格上有著明顯優(you) 勢,同時更方便用戶橫向比較,解決(jue) 了參數複雜、版本混亂(luan) 等問題,互聯網化銷售渠道的優(you) 勢會(hui) 逐漸顯現出來。“微車”App開發商布丁移動CEO徐磊就認為(wei) :未來汽車渠道的電商化是必然趨勢。當然,這種轉變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汽車製造廠商和經銷商需要通過一定的探索,增加消費者對這種銷售模式的認可。
海量App應有盡有
移動互聯網作為(wei) 最具創造力的一個(ge) 經濟領域,已經催生了大量的汽車類App應用。汽車廠商、技術廠商乃至廣大的個(ge) 人開發者都投入到了App的開發之中,使汽車類App類型齊全,數量眾(zhong) 多。
汽車廠商積極試水汽車類的App。很多汽車品牌麵向的是城市中中高端的消費群體(ti) ,他們(men) 對於(yu) 移動互聯網有很深的親(qin) 近感, 因此汽車廠商也開始借助App的形式來接近消費者。
最普遍的應用就是信息查詢類、道路導航類。這類應用實際上相當於(yu) 廠商在移動互聯網平台上為(wei) 客戶提供服務。例如福特為(wei) 車主提供的“福享連篇”軟件中,就有經銷商查詢、加油站查詢、救援查詢、保養(yang) 查詢等功能,同時還有天氣查詢、保養(yang) 常識介紹以及油耗記錄等功能。除了實用信息類的App,很多汽車廠商還為(wei) 用戶提供了與(yu) 產(chan) 品相關(guan) 的遊戲、社交和娛樂(le) 類應用。例如大眾(zhong) 汽車推出的“藍色驅動”應用。下載後,應用會(hui) 根據GPS係統定位到車主的位置,畫麵中會(hui) 出現一隻站在冰塊上的藍色小北極熊,隨著車主駕駛而左搖右晃。當完成駕駛後點擊“停止”,本次形成的時間、距離、速度、加速、減速等數據都會(hui) 被記錄下來,應用程序會(hui) 根據車主的駕駛表現進行打分,並對上傳(chuan) 的數據進行分析,給出相應的建議。
海量個(ge) 人開發者開發的App更是汽車類App的主體(ti) 。最常見的是打車類軟件,經過“補貼大戰”已經被廣大消費者所熟悉。其次是路況直播、違章查詢、周邊搜索、限行提示、油耗計算等類型的App都非常受用戶的歡迎。海量的汽車類App讓人們(men) 的行車、用車變得更加輕鬆和愉快,幫助人們(men) 用手機實現優(you) 質高效的汽車生活。
當汽車遇上大數據
當汽車遇上大數據,二者之間會(hui) 發生怎樣的奇妙反應?事實上,《大數據時代》一書(shu) 的作者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早已給出了答案:過去的汽車行業(ye) 變革,可以歸納為(wei) 更大的引擎、更快的速度、更少的燃油;在大數據時代,這一輪變革的主題將會(hui) 是:和數據有關(guan) 的改善——改善生產(chan) 流程、商業(ye) 思維、汽車生活。
今天,汽車行業(ye) 正在積極地擁抱大數據。一方麵,大數據通過對於(yu) 汽車海量數據的收集和分析,有助於(yu) 改善汽車自身的性能;另一方麵,大數據也能夠幫助汽車企業(ye) 分析用戶的消費習(xi) 慣,進而提升汽車的銷量。#p#分頁標題#e#
在利用大數據提升汽車性能方麵,行業(ye) 內(nei) 已經湧現出了先鋒。例如,沃爾沃正在積極售賣基於(yu) 大數據分析而推出的“公路列車”,其獨特性能在於(yu) :當車流時速低於(yu) 每小時50公裏時,尤其是在堵車的情況下,汽車可以自動跟隨前方車輛行進,車輛之間保持適當車距,同時保持對方向的控製,使駕駛員的雙手得以解放。
精準的大數據分析,有助於(yu) 提升汽車的銷量,這已經得到了福特汽車(16.32, 0.09, 0.55%)的驗證。該企業(ye) 通過分析海量的加工數據及汽車內(nei) 部的詳細輸出數據,改進或幫助其改變既有的業(ye) 務模式,推出符合消費者喜好的產(chan) 品和營銷模式,而其2013年銷售業(ye) 績的快速增長正是對於(yu) 大數據價(jia) 值的最佳證明。
對於(yu) 汽車行業(ye) 而言,大數據正在引發新的變革,而值得注意的是數據安全不容忽視。大眾(zhong) 汽車CEO馬丁·文德恩明確表示,在支持汽車大數據的同時,應呼籲汽車製造商與(yu) 計算機專(zhuan) 家、法律專(zhuan) 家及政治家合作,確保用戶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避免高度自動化、IT化的汽車在遭遇黑客入侵後,發生交通事故。不過,美國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wei) ,由於(yu) 成本很高,並且需要大量專(zhuan) 業(ye) 知識,黑客很難破解汽車,但不排除造成威脅的可能性。
駕駛體(ti) 驗的革命
信息技術不僅(jin) 可以通過車載係統方便我們(men) 的車上生活,而且還能深刻影響我們(men) 的駕駛方式。
原本隻出現在超級跑車或者豪華轎車上的酷炫裝備——抬頭顯示係統(HUD)如今已經越來越多地在普通汽車上安家。傳(chuan) 統抬頭顯示係統能將主要的行駛信息投射到屏幕上,減少駕駛員注意力分散的可能。現在,新一代HUD則完全不滿足於(yu) 此,更豐(feng) 富的特性以及更便捷的信息傳(chuan) 遞將是主要的變化。借助最新的激光全息投射技術,抬頭顯示係統能夠在駕駛者眼前的擋風玻璃上,生動而明確地呈現出車速、道路警示以及各種導航信息。對於(yu) 一些重要的道路信息,諸如限速標識、視線盲區情況、有效刹車距離等用全息激光標注出來,給駕駛者最直觀的提示,極大地提高了駕駛的安全性。
正如飛機的操作一樣,汽車駕駛也越來越多地依賴輔助係統,解放人的雙手雙腳並提高安全性。當人們(men) 已經熟悉了ABS、EBD、ESP、ASR、DSC的“束縛”之後,新一輪的“束縛”又將開始。作為(wei) 先進駕駛輔助係統的標杆之作,車道偏離預警係統、正碰預警係統、盲點偵(zhen) 測係統正日益成為(wei) 中高端汽車的標準配置。以沃爾沃為(wei) 例,其XC60車型不僅(jin) 包含了上述三個(ge) 係統,S60車型還加入了行人偵(zhen) 測,旨在提升安全性能。奔馳的做法則更加搶眼,車內(nei) 10餘(yu) 個(ge) 氣囊還嫌不夠,又在車外的底盤增加製動氣囊,能夠在碰撞不可避免時爆開以幫助車輛製動。
而借助智能語音係統,駕駛者可以通過車載電腦的RSS瀏覽器獲取訂閱更新,並通過真人語音朗讀出來,使駕駛者可以專(zhuan) 心駕駛。未來的電動車也能夠在電力耗盡之前就將最近的充電站設定在導航係統當中,駕駛者的顧慮進一步減少。
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應用在汽車上,目的就是為(wei) 了讓駕駛更舒適的同時提高安全性能。當然,我們(men) 也不能完全成為(wei) 技術的“奴隸”,擁有良好的主觀安全意識是一切的關(guan) 鍵。
用互聯網理念設計汽車
百年汽車工業(ye) 麵對移動互聯網浪潮的洶湧來襲,也懂得順應形勢作出相應的改變和調整。然而引入互聯網思維隻是“錦上添花”,真正以互聯網的方式來做汽車才是顛覆性的革命。現在,汽車行業(ye) 的內(nei) 部已經出現了顛覆者,那就是迅速崛起的特斯拉公司。
互聯網讓信息更加透明化後,產(chan) 業(ye) 鏈上的汽車製造商、零部件供應商、市場服務商甚至消費者都變成了一個(ge) 個(ge) 的信息點,相互之間的交流進入到一個(ge) 新的層次,任何兩(liang) 點之間都能更加順暢地交互。於(yu) 是,基於(yu) 舊產(chan) 業(ye) 鏈的利益鏈也將麵臨(lin) 被打破和重新分配的境地。
特斯拉自橫空出世就完全拋棄了原有的產(chan) 業(ye) 鏈運作模式。最突出的一點,特斯拉沒有汽車經銷代理商。特斯拉的門店完全模仿蘋果體(ti) 驗店的模式,其新上任的中國區負責人之前就曾在蘋果公司任職。這在本質上就是互聯網思維中的去中介化和體(ti) 驗策略。這種營銷方式讓用戶和企業(ye) 之間的溝通更加直接、便捷和低成本。這種變革對於(yu) 汽車行業(ye) 來說是全新的。
特斯拉在產(chan) 品設計上也完全互聯網化。汽車產(chan) 品注重強調技術、性能等實用性的指標。然而特斯拉汽車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用戶不需要知道產(chan) 品的技術特點、性能指標,特斯拉隻告訴消費者,產(chan) 品所有的操控設計盡可能符合人體(ti) 自然生理特征,能帶來不同於(yu) 以往的駕控體(ti) 驗和操控感。這與(yu) 蘋果產(chan) 品宣傳(chuan) 從(cong) 不強調配置參數而是強調用戶體(ti) 驗如出一轍。
麵對互聯網時代的消費者,特斯拉顯然也更有經驗。目前,該公司在國內(nei) 隻有一家體(ti) 驗店,明顯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於(yu) 是特斯拉通過App的形式為(wei) 消費者提供服務。這個(ge) App有產(chan) 品介紹、客服答疑,還能直接預約試駕。同時,App用戶在預約試駕後,能夠直接將體(ti) 驗分享到社交平台,不但滿足了用戶分享需求,還不費吹灰之力進行了網絡營銷。特斯拉以互聯網思維運作傳(chuan) 統汽車產(chan) 品,顯然已經駕輕就熟。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