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汽車製造

裕隆:把握大陸汽車市場重大商機

星之球激光 來源:經濟日報2014-04-26 我要評論(0 )   

1953年,台灣裕隆機器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從(cong) 此,台灣的汽車工業(ye) 開始起步。 創業(ye) 之初,裕隆汽車與(yu) 美國、日本汽車企業(ye) 合作,先是生產(chan) 汽車零部件,再逐漸開始製造小汽車...

   1953年,台灣裕隆機器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從(cong) 此,台灣的汽車工業(ye) 開始起步。

  創業(ye) 之初,裕隆汽車與(yu) 美國、日本汽車企業(ye) 合作,先是生產(chan) 汽車零部件,再逐漸開始製造小汽車整車。1969年裕隆成立了中華汽車公司,生產(chan) 商用麵包車。到1986年,裕隆生產(chan) 的台灣首台自主研發小轎車飛羚101正式上市。裕隆汽車“為(wei) 中國人裝上自己的輪子”的夢想開始變為(wei) 現實。

  裕隆的發展也遇到過低穀,國際金融危機曾讓裕隆遭受重創。之後,裕隆下決(jue) 心推出具有競爭(zheng) 力的新品牌——納智捷。近年來,隨著兩(liang) 岸經濟交流與(yu) 合作的不斷深化,裕隆也把目光投向了大陸市場。

  2010年8月12日,東(dong) 風汽車公司與(yu) 裕隆在杭州組建合資公司——東(dong) 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雙方以各自出資50%的比例,總投資34億(yi) 元人民幣,設計產(chan) 能整車12萬(wan) 台,發動機20萬(wan) 台,這是海峽兩(liang) 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簽署後兩(liang) 岸合作的首個(ge) 大型經濟項目。東(dong) 風裕隆承載了把納智捷品牌發揚光大的重任,台灣裕隆集團派出吳新發任東(dong) 風裕隆總經理。

  當時,大陸汽車業(ye) 經過多年高速發展,早已群雄並起,八成以上市場已被中外合資品牌所占據,要“殺出重圍”,後來居上,確實困難重重。吳新發認為(wei) :“新的品牌有新的定位,我們(men) 把這個(ge) 品牌定位在屬於(yu) 智慧、智能、節能的車型,提供豐(feng) 富豪華的配備,要提供舒適的駕駛感覺。因為(wei) 這是兩(liang) 岸的合作,又是會(hui) 聚了全球各地汽車產(chan) 業(ye) 資源。所以我們(men) 叫做納華人智慧,捷贏天下心。”

  2011年9月,東(dong) 風裕隆第一款車納智捷大7 SUV下線並上市。由於(yu) 其“豪華和智慧”的賣點,瞬間在市場形成很強的競爭(zheng) 力,銷售累計超過3萬(wan) 輛。第二年,東(dong) 風裕隆又推出了第二款車——納智捷MASTER CEO。吳新發說,納智捷品牌將會(hui) 沿著智能汽車路線,竭力打造一個(ge) 屬於(yu) 兩(liang) 岸華人的汽車品牌,最終讓華係車走向世界。

  吳新發希望未來兩(liang) 岸汽車業(ye) 合作能做到優(you) 勢互補,“在零部件甚至整車的市場流動中,希望有更大的開放力度。兩(liang) 岸一家親(qin) ,我們(men) 要攜手共同打造更加優(you) 質的華係車”。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