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風水力發電

中國風電棄風限電分析報告(圖)

星之球科技 來源:《能源》雜誌2014-07-15 我要評論(0 )   

中國風電棄風限電分析報告是《能源》雜誌能源商學院研究人員曆時近2個(ge) 月的研究成果。與(yu) 以往不同的是,我們(men) 並不完全是將棄風限電,放置於(yu) 風電增量和銷量的產(chan) 業(ye) 鏈中去做分...

      中國風電棄風限電分析報告是《能源》雜誌能源商學院研究人員曆時近2個(ge) 月的研究成果。與(yu) 以往不同的是,我們(men) 並不完全是將“棄風限電”,放置於(yu) 風電增量和銷量的產(chan) 業(ye) 鏈中去做分析,更多的是將其放置在整個(ge) 電源結構、區域特征的背景下,對不同區域的變量進行對比分析,從(cong) 而找出各地所麵臨(lin) 的共性和個(ge) 性化問題。我們(men) 希望通過對內(nei) 蒙古、吉林、甘肅等10餘(yu) 個(ge) 省份,近5年的數據歸納和分析,梳理出一份中國風電棄風的榜單。能夠尋找其中由棄風所引申出來的新變化,同時這些變化當中所涉及到的主體(ti) 又有著怎樣的關(guan) 係。與(yu) 此同時,能夠對未來的風電產(chan) 業(ye) 發展做出相應的預判。

     我們(men) 通過研討會(hui) 、實地調研和大量的數據歸納整理、分析等方式,進行了各方麵資料的匯總。我們(men) 曾組織行業(ye) 專(zhuan) 家、企業(ye) 參與(yu) 能源商學院第一期沙龍活動,專(zhuan) 門就新形勢下的棄風限電進行了探討。與(yu) 此同時,我們(men) 也曾深入國內(nei) 風電最為(wei) 集中的區域——吉林白城進行走訪調研;對於(yu) 數據的使用,我們(men) 結合了國家能源局、中國循環經濟協會(hui) 可再生能源專(zhuan) 委會(hui) (英文簡寫(xie) :CREIA)、中國風能協會(hui) (英文簡寫(xie) :CWEA)等機構的資料,進行係統性梳理和分析。根據不同年份和省份的棄風比率,進行了排名。 

      通過對近5年以及10餘(yu) 省份的數據分析,不難發現近年來國內(nei) 風電領域的棄風限電,主要存在於(yu) 傳(chuan) 統的風資源豐(feng) 富、裝機量集中的“三北”地區。其中,吉林、內(nei) 蒙古、甘肅等地是棄風最為(wei) 集中的區域,最高時棄風率均在20%以上。從(cong) 數據分析來看,去年風電裝機量僅(jin) 次於(yu) 2011年,同時全國又新核準了413個(ge) 風電項目,新增容量達3095萬(wan) 千瓦,這部分裝機量將在今年集中釋放。為(wei) 此,我們(men) 有理由擔心:2014 年國內(nei) 棄風限電的壓力,會(hui) 比2013年要大。從(cong)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4年全國第一季度風電並網運行情況來看,全國棄風總量達48.47億(yi) 千瓦時,棄風率達到了 11.7%,比2013年的11%略有增加。就重點省份棄風率的排名而言,東(dong) 北四省區都有所上升。其中,吉林省棄風率依舊排在首位,該省這一時期35.24%的棄風率,同比高出十多個(ge) 百分點。

      早在2012年,國內(nei) 風電發電量1004億(yi) 千瓦時首次超過核電982億(yi) 千瓦時,風電成為(wei) 整個(ge) 電源結構中的第三大電源。這也意味著風電在整個(ge) 電源構成中,占據了舉(ju) 足輕重的位置。隨著海上風電、分散式風電的增長以及特高壓輸電線路的建設,風電占比仍將會(hui) 有上升空間。同時,由於(yu) 當前所麵臨(lin) 的棄風限電的現實問題,無論是風電開發企業(ye) 亦或是地方政府,都更加理性的看待風電問題。 

     2010年是國內(nei) 風電產(chan) 業(ye) 重要的轉折點。主要是因為(wei) 風電產(chan) 業(ye) 的主要矛盾,已經從(cong) 原有爭(zheng) 取大規模和高速度的風電裝機量,轉向如何消納風電與(yu) 建設速度之間的矛盾。當年,中國風機裝機總量4473.3萬(wan) 千瓦超過美國,成為(wei) 世界裝機第一。同時,棄風限電成為(wei) 新問題愈加明顯。據統計,該年全國棄風量達到了39.43億(yi) 千瓦時。由此,國內(nei) 風電開始在痛心與(yu) 榮耀的糾葛中,艱難前行。具體(ti) 而言,近5年來,國內(nei) 棄風限電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無論是棄風量還是棄風率的變化,都呈現了類似一道“拋物線”趨勢。2010年,棄風量以及棄風率都逐漸上升;到2012年達到頂點,為(wei) 208.22 億(yi) 千瓦時,比上一年多出了85.22億(yi) 千瓦時,近兩(liang) 年則呈現逐漸下降的態勢;其中,2013年的棄風率在10%左右,與(yu) 2010年基本持平; 

二是,棄風量與(yu) 風機安裝量密切相關(guan) 。2012年國內(nei) 棄風量達到曆史峰值,其前一年,10億(yi) 多千瓦的風機安裝量,也是至今前所未有。眾(zhong) 所周知,盡管2013年的棄風量有所好轉,但不容忽視的是,這一年的風機安裝量卻達到了9億(yi) 千瓦。為(wei) 此,我們(men) 有必要擔心,類似2012年棄風的悲劇或許將會(hui) 在2014年重演。 

三是,棄風雖讓人揪心,卻絲(si) 毫掩飾不了它在整個(ge) 電源結構中比重的提升。目前,國內(nei) 風電發電量在整個(ge) 電源結構中,比例不到3%,但是2012年,風電發電量已經首次超過核電的982億(yi) 千瓦時,成為(wei) 繼火電和水電之後的第三大主力電源。

來自CREIA的數據顯示:2013年,風電占到全國各種能源發電量的2.5%,是繼火電、水電之後的第三大電源。火電仍高居78.5%。 

       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國內(nei) 風電棄風量超過100億(yi) 千瓦時,相當於(yu) 損耗330萬(wan) 噸標準煤。從(cong) 統計數據來看,單就甘肅、內(nei) 蒙古、吉林和黑龍江四省的棄風量,就達到了全國棄風總量的50%。而上述10省區的棄風量,占到了全國的6成以上。對於(yu) 傳(chuan) 統老牌的風電省區甘肅、內(nei) 蒙古而言,由於(yu) “風電三峽”、百萬(wan) 千瓦級風電基地的建設,讓這裏風電裝機總量迅速擴大。尤其是內(nei) 蒙古1624.44萬(wan) 千瓦的裝機量,讓其他區域望塵莫及。然而,2011年,也是繼2009年風機質量問題後,風電領域事故最為(wei) 頻繁的一年。據CREIA統計顯示,2011年1—8月,全國風電脫網事故就達193次。其中,最為(wei) 明顯的當屬甘肅地區曾出現多次脫網事故。如甘肅橋西第一風電場事故,造成598台風機組脫網,損失84.04萬(wan) 千瓦。可以說,這一時期風電棄風限電與(yu) 脫網事故,引發電網對風電安全性的擔憂,無疑是棄風限電很大因素。 

      實際上,2011年,裝機增速最快的是寧夏,累計增長率達144%,其次是山東(dong) 72.96,隨後是新疆、河北和黑龍江。這一年,四川省實現了風電裝機零的突破。2012年,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是國內(nei) 有史以來棄風限電最為(wei) 嚴(yan) 重的一年。根據中國風能協會(hui) 統計,截止2012年底,全國因棄風限電損失電力208億(yi) 千瓦時,比2011年增加了一倍,直接經濟損失在100億(yi) 元以上。盡管吉林裝機總量無法與(yu) 內(nei) 蒙古、甘肅相比,但是其棄風率卻躍居榜首。與(yu) 其前一年的20.49%和後一年的21.79%相比,32%的棄風率實屬罕見。這不僅(jin) 與(yu) 吉林迅猛增長的裝機量有關(guan) ,更與(yu) 自身消納能力有限,外送不暢有關(guan) 。 

     據吉林省統計局數據顯示,當年吉林省全社會(hui) 累計用電隻有152.39億(yi) 千瓦時,同比增幅0.1%。而吉林所處的東(dong) 北四省區,棄風率都在10%以上。筆者曾在吉林風電最為(wei) 聚集的白城市走訪時發現,該區域聚集了華電、大唐、國電、中廣核等大批風電開發企業(ye) 。與(yu) 此同時,當地火電廠仍需要從(cong) 附近省份購買(mai) 煤炭,作為(wei) 發電燃料。這一年,雲(yun) 南也成為(wei) 因棄風而不得不關(guan) 注的省份。作為(wei) 水電大省,雲(yun) 南的水電裝機已達3427萬(wan) 千瓦,占電力總裝機4995萬(wan) 千瓦的69%。當年水電發電量達528.73億(yi) 千瓦時,據中電聯預測,2013年汛期雲(yun) 南棄水裝機達到700萬(wan) 千瓦。實際上,做為(wei) 水電大省原本都麵臨(lin) 棄水的壓力,是否有必要大規模發展風電,值得商榷。除雲(yun) 南外,山西、貴州等地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棄風。 

      2013年,國內(nei) 因棄風限電造成的棄風量為(wei) 162.31億(yi) 千瓦時,同比下降46億(yi) 千瓦時,棄風率為(wei) 10.7%,同比下降6個(ge) 百分點,總體(ti) 而言,棄風率與(yu) 上年相比有所好轉。據CREIA稱,2013年全國電力負荷有所增長,消納能力增強;同時,冬季氣溫同比偏高,供暖調峰壓力較少。更為(wei) 重要的是,電網部門提高了火電的調峰能力以及加快電網建設的速度。事實上,在去年整體(ti) 棄風形勢好轉的情況下,河北省棄風排名卻有所上升。這主要還在於(yu) 張家口地區電力外送通道達到了飽和。為(wei) 此,去年8月,國家正式批複了張家口3條500千伏風電外送通道項目。預計到2015年初,隨著項目的建成可增加風電運輸能力約180萬(wan) 千瓦,張北地區棄風限電也將得以解決(jue) 。 

        與(yu) 此同時,吉林省盡管2013年上半年火電利用小時數同比降低約85小時,部分改善了棄風限電。但這一年,遼寧省紅沿河核電站兩(liang) 台百萬(wan) 千瓦級的核電機組並網,未來仍將有兩(liang) 台百萬(wan) 千瓦級機組投入使用,作為(wei) 東(dong) 北地區第一個(ge) 核電站,它不僅(jin) 會(hui) 與(yu) 遼寧本地的風電機組搶電量,甚至對吉林風電外送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壓力。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有望成為(wei) 風電裝機高峰年。預計風電裝機將超過1800萬(wan) 千瓦,甚至有望超過2010 年1890萬(wan) 千瓦的水平,創出曆史新高。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遼寧、黑龍江、內(nei) 蒙古的排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黑龍江省的位置由第五變為(wei) 第二,棄風率由14.61%上漲到24.82%。此外,吉林省棄風率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35.24%。這是否預示著整個(ge) 東(dong) 北地區棄風率仍將居於(yu) 高位。 

       事實上,“十二五”以來東(dong) 北地區全社會(hui) 用電量年均增長5.6%,但並網風電年均增長25.3%,風電並網的增速遠遠高於(yu) 當地電力需求的增長。據中電聯電力供需預測顯示:預計2014年送受電力參與(yu) 平衡後,東(dong) 北地區電力供應富餘(yu) 仍達到2000萬(wan) 千瓦,加之外送能力不足,棄風形勢仍將很嚴(yan) 峻。另外,甘肅的棄風率有明顯好轉。由2011年的排名第一、去年的排名第二,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第七位。在我們(men) 看來,隨著多條輸電通道的建成(包括新疆哈密—甘肅酒泉的750千伏輸電通道以及新疆與(yu) 西北主網聯網的750千伏線路)等,為(wei) 甘肅風電外送打開了通道。同時,在去年全國各省新增風電裝機中,甘肅新增裝機量位居第九,僅(jin) 有61.7萬(wan) 千瓦,或許這才是甘肅今年一季度棄風率下降的根本原因,這並不意味著今年甘肅棄風率就一定比較低。

       2014年,隨著“十二五”第四批擬核準風電項目計劃下發,國內(nei) 風電累計核準量將達到約1.65億(yi) 千瓦,其中約有9000萬(wan) 千瓦的風電項目在建。從(cong) 目前的情況來看,風電開發正在向消納條件好的中東(dong) 部地區轉移。其中,山西、新疆、江蘇、湖南、廣東(dong) 新增核準量增速較快;內(nei) 蒙古、吉林、黑龍江、雲(yun) 南新增核準量下降,而吉林、內(nei) 蒙古則是國內(nei) 風電項目棄風限電的重災區。針對棄風限電,主要有兩(liang) 種解決(jue) 方式:一是,增加當地電力負荷,建立風電供熱的示範項目;二是,建設跨區輸電的通道,將風電輸送到中國東(dong) 部電力負荷中心。

        對於(yu) 東(dong) 北四省區,為(wei) 了應對棄風限電同時能夠結合當地實地情況,國家在積極推進風電供暖項目。2012年冬,大唐吉林洮南、華電科布爾鎮、龍源沈陽法庫等項目先後運營。2013年初,國家能源局再次下發《關(guan) 於(yu) 做好風電清潔供暖工作的通知》,鼓勵新建建築優(you) 先使用風電清潔供暖技術,支持利用風電清潔供暖技術替代已有的燃煤鍋爐供熱,力爭(zheng) 用2-3年的時間使棄風限電問題得以好轉。事實上,對於(yu) 風電供暖也有頗多爭(zheng) 議。首先,風電供暖是否是最經濟的辦法。有人算過一筆帳,風電供熱的電價(jia) 需0.1元/每千瓦時左右,才能與(yu) 現有燃煤鍋爐的供熱成本持平,然而即使利用電網的低穀電供熱,供電成本也在0.4元左右,經濟性值得商榷;其次,很多人質疑,用清潔的風電去供暖,有把高品質的能源變成低品質能源的嫌疑。但無論如何,在沒有足夠外送和消納的現實中,風電供暖是有效利用風電,值得探討的一種方式。未來隨著“三北”輸電網建設的強化,特別是特高壓的建成將成為(wei) 風電送出的主要通道,西北地區風電棄風限電的狀況將有所好轉。其中,2013年已建成的哈密—鄭州,以及計劃建設的酒泉—株洲、寧東(dong) —浙江、錫盟—山東(dong) 、錫盟—泰州等特高壓線路,將會(hui) 緩解風電送出的壓力。 

        盡管棄風不斷,每年浪費大量風力資源,但是推動風電產(chan) 業(ye) 發展卻沒有改變。國家在推動大規模集中式開發,向集中式與(yu) 分散式發電相結合轉化;並向陸上風場開發與(yu) 海上風電開發相結合轉化,不過仍將堅持規模化和陸地開發為(wei) 主,海上風電進行示範為(wei) 原則。2011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發布了《中國風電發展路線圖2050》,提出風電已經開始並將繼續成為(wei) 實現低碳能源戰略的主力能源技術之一。路線圖設定的目標是: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風電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2億(yi) 千瓦、4億(yi) 千瓦和10億(yi) 千瓦,到2050年滿足17%的電力需求。未來隨著海上風電、分散式風電的增長以及特高壓輸電線路的建設,棄風限電將得以解決(jue) ,那時風電將成為(wei) 國內(nei) 的主要電源之一。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