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市場環境
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已突破1.3億(yi) 輛,位居世界前列。而汽車是能源消耗大戶,年消耗我國汽油消費總量約80%、柴油總量約30%,因汽車增長而增加的石油消費每年達到3000多萬(wan) 噸。“十二五”以來,我國新增煉油能力接近1.9億(yi) 噸,幾乎被新增的8000多萬(wan) 輛汽車消耗殆盡,給國內(nei) 燃油供應帶來較大壓力。
我國是世界石油需求增長最快的國家,國內(nei) 石油資源嚴(yan) 重不足,據國際能源署報道,我國人均石油資源量和人均產(chan) 油量僅(jin) 為(wei) 世界平均水平的18.3%和21.4%,人均油氣資源相對貧乏。2014年全國石油產(chan) 量2.1億(yi) 噸,淨增長138萬(wan) 噸,同比增長0.7%,連續五年保持在2億(yi) 噸以上,但仍需大量進口彌補需求缺口。據海關(guan) 總署統計,2014年我國進口原油3.1億(yi) 噸,同比增長9.5%,原油對外依存度已從(cong) 本世紀初的32%升至59.6%。而未來5-10年,我國汽車產(chan) 銷仍將保持平穩增長,每輛車年均耗油2.15噸,遠高於(yu) 日本車均1.1噸水平,到2020年全國汽車保有量預計超過1.75億(yi) 輛,將新增近2億(yi) 噸燃油需求,我國能源安全將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
長期以來作為(wei) 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費國的美國,石油進口依存度已於(yu) 2011年實現重大突破,降至50%以下。汽車保有量更高的美國,又是如何實現石油對外依存下降的?從(cong) 美國市場看,美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降低並不是短期需求下降的偶然因素所致,主要原因應歸結於(yu) 美國針對節能減排采取的一些卓有成效的具體(ti) 措施。
包括大力開發各種非常規資源如天然氣、煤層氣以及頁岩氣與(yu) 頁岩油的開采與(yu) 利用,開展推進節油技術並提高能效利用率,實行CAFE燃油經濟性標準,以及鼓勵消費者購買(mai) 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等。奧巴馬曾指出,美國的石油儲(chu) 量有限,提高國內(nei) 石油產(chan) 量可作為(wei) 短期過渡措施,要解決(jue) 美國的長期能源安全問題,還須立足於(yu) 發展清潔替代能源、提高能效和實行多元化的交通。因此,美國的經驗啟示我們(men) ,僅(jin) 依靠市場自身解決(jue) 能源對汽車發展的製約是難有出路的,必須依靠政策的引導與(yu) 扶持,通過產(chan) 業(ye) 政策的調整與(yu) 傾(qing) 斜,深度挖掘能源和汽車優(you) 勢進行組合,使負麵因素降到最低,如果處理得當,中國汽車與(yu) 社會(hui) 的協調發展亦並非沒有可能。
另外,近一兩(liang) 年來,北京乃至全國大部分城市持續遭遇嚴(yan) 重霧霾天氣,多個(ge) 城市PM2.5濃度創曆史新高,尤其京津冀地區汙染最為(wei) 嚴(yan) 重,部分監測站點PM2.5值爆表,達到950微克/立方米,一度導致全國七分之一國土麵積遭受霧霾籠罩,受影響人口達到6億(yi) 。霧霾天氣的不期而至導致多地高速公路關(guan) 閉、航班取消、水路停運、交通擁堵、環境惡化,其危害程度與(yu) 南方雨雪天氣不相上下,嚴(yan) 重影響到城市居民的健康與(yu) 日常出行。“霧失樓台,月迷津渡”竟成為(wei) 我國大中城市空氣狀況的真實寫(xie) 照。
我國CO2排放總量已位居全球第二,僅(jin) 次於(yu) 美國,超過第三位俄羅斯3倍。從(cong)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的觀測研究看,北京市增加的主要汙染物,是由汽車尾氣和燃煤排放等轉化而來的硝酸鹽和硫酸鹽等汙染物質。全國其它大中型城市,城市運行帶來的各類汙染物排放量非常大,汙染源排放汙染物難以擴散,導致區域汙染和本地汙染疊加,使空氣中CO2排放量快速上升,霧霾天氣較之前有了數倍增加。目前,雖對汽車尾氣排放是否是造成霧霾汙染的罪魁存有較大爭(zheng) 議,但交通擁堵不斷升級,汽車尾氣排放日益加大,對於(yu) 環境汙染空氣惡化也是難辭其咎脫不了幹係。
而新能源汽車的尾氣排放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煙塵顆粒等與(yu) 傳(chuan) 統動力汽油機產(chan) 品相比有著明顯的改進與(yu) 優(you) 勢,尤其是在行駛過程中幾乎零排放的純電動汽車對於(yu) 減輕大氣汙染作用更加突出,同時還可緩解對石油的需求壓力。因此,進一步加大加快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與(yu) 推廣已迫在眉捷。
二、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麵臨(lin) 的問題
2014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20692輛,銷售20477輛,產(chan) 銷量已超過2013年全年水平,2014年全國共銷售新能源汽車74763輛,同比增長3.2倍,但銷量尚不足全國乘用車總銷量的1%。與(yu) 《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規劃》要求,到2020年中/重度混合動力乘用車要占乘用車年產(chan) 銷量50%以上的規劃目標相距甚遠。
去年上半年沒有一個(ge) 中國電動汽車品牌銷量超過1萬(wan) 輛,而美國上半年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25844輛,其中日產(chan) 聆風電動車在美國銷量就超過1.27萬(wan) 輛。國家對購買(mai) 新能源汽車高達6萬(wan) 元的財政補貼以及出台的一係列利好刺激政策,扶持力度不可謂不高,但仍收效甚微,發展相對滯後,造成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遇阻市場容量較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內(nei) 部因素分析
新能源汽車作為(wei) 傳(chuan) 統汽油機的替代產(chan) 品,雖已受到政府部門與(yu) 生產(chan) 企業(ye) 的認可與(yu) 重視。但由於(yu) 處在市場發展初期,產(chan) 品技術尚不成熟,很大程度上製約了其市場化進程。
1、產(chan) 品售價(jia) 較高,難以帶動需求釋放。由於(yu) 市場規模較小,生產(chan) 企業(ye) 短期難以獲得規模效益,生產(chan) 成本尤其是核心技術電池成本居高不下,導致汽車售價(jia) 普遍偏高。以比亞(ya) 迪E6為(wei) 例,其官方售價(jia) 為(wei) 36.98萬(wan) 元,除去政府補貼的10.8萬(wan) 元,實際售價(jia) 仍約為(wei) 26萬(wan) 元。北汽E150EV價(jia) 格為(wei) 24.98萬(wan) 元,除去政府補貼價(jia) 格也接近15萬(wan) 元。即使享受中央及地方政府高達10萬(wan) 元的財政補貼,一款普通的新能源汽車售價(jia) 仍相當於(yu) 傳(chuan) 統汽車中高檔產(chan) 品價(jia) 格水平,過高的售價(jia) 使多數消費者望而卻步,更多的選擇觀望。
2、電池續航裏程不高,給遠途出行帶來較多不便。目前國內(nei) 多數新能源汽車產(chan) 品續航裏程在200公裏上下,僅(jin) 能滿足日常上下班這類基本用途的需要,由於(yu) 充電設施的稀少與(yu) 不便,給路途稍遠的跨省、跨市出行帶來較多不便,使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的優(you) 勢難以體(ti) 現。
3、產(chan) 品安全性能有待提高,還存在碰撞易導致電池燃燒的隱患。由於(yu) 新能源汽車市場準入門檻嚴(yan) 格,短期生產(chan) 投入成本較高,企業(ye) 麵臨(lin) 很大經營壓力,在提高安全性方麵的研發投入不足,致使產(chan) 品性能、安全質量提升緩慢。
(二)外部市場環境因素分析
1、應用環節配套體(ti) 係不健全,充電難成為(wei) 製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核心問題。從(cong) 全國一線城市看,充電樁、站設施普遍嚴(yan) 重不足,成為(wei) 困擾消費者觀望的主要原因。以新能源推廣城市深圳、北京為(wei) 例,已建成充電設施遠不能滿足私家車主的充電需求。深圳市原計劃2012年底建成3萬(wan) 個(ge) 充電樁,但截止目前僅(jin) 建成近1萬(wan) 個(ge) 投入使用。北京市現有5000個(ge) 充電樁,即使全部投入使用,也僅(jin) 能滿足出租車運營,若要保障私家車主與(yu) 社會(hui) 需求,缺口至少在2000個(ge) 以上。而北京市有關(guan) 新能源汽車搖號政策規定,購買(mai) 新能源汽車的個(ge) 人消費者必須具有充電條件資質,否則不可購買(mai) 。目前看,個(ge) 人消費者短期內(nei) 想實現擁有自用充電設備難度較大,消費者正麵臨(lin) 著購買(mai) 了新能源汽車卻無處尋覓充電站的窘迫局麵。#p#分頁標題#e#
2、消費者與(yu) 社會(hui) 群體(ti) 對新能源汽車認知度不高,推廣普及工作有待提高。由於(yu) 新能源汽車作為(wei)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推廣普及工作沒有及時到位,使部分城鎮居民擔心因此影響生活用電,對在居民社區建設充電樁還存有抵觸情緒。而多數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產(chan) 品相關(guan) 信息獲取不足,導致認知度不高不願或不敢購買(mai) ;廠家因市場容量太小怕入不敷出不願投入;電網集團不願建設充電樁、站擔心投入大量資金無法使用造成設備閑置,在很大程度上也掣肘了新能源汽車進入普通百姓家庭。
三、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幾點建議
盡管新能源汽車發展在這幾年遇到諸多困難與(yu) 問題,但仍然表現出強大生命力與(yu) 導向性。我國汽車行業(ye) 正處在產(chan) 業(ye) 結構轉型的關(guan) 鍵時期,但由於(yu) 消費缺乏有效引導,仍呈現出排量大、使用密度高等特征。因此,在注重提高傳(chuan) 統能源汽車燃油經濟性能基礎上,應以節能減排作為(wei) 推動汽車工業(ye) 產(chan) 業(ye) 結構轉型升級,實現新常態下平穩有序發展的切入點,充分發揮新能源汽車低碳環保的行業(ye) 優(you) 勢,進一步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及消費的政策引導與(yu) 監管。
從(cong) 市場發展角度看,不具有一定規模的市場,再多的政策利好,企業(ye) 再大的投入也很難換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新能源汽車發展也就無從(cong) 談起。所以,新能源汽車發展不可急功近利,要先夯實基礎環節,創造有利於(yu)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市場條件。
(一)要從(cong) 基礎設施建設入手,合理規劃充電樁、站的建設與(yu) 布局。加大充電設施的建設與(yu) 投入並力爭(zheng) 做到設施適度超前,真正為(wei) 消費者解決(jue) 後顧之憂。因此,應以政策扶持為(wei) 契機,加大加快大中城市充電樁、站的建設,逐步推廣北京市“路燈+充電樁”的改造設計方案,力爭(zheng) 扭轉新能源汽車市場使用環節配套體(ti) 係薄弱的局麵,才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敦促汽車生產(chan) 企業(ye) 科技創新,倡導企業(ye) 研發生產(chan) 低能耗、低汙染、低排放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政策的扶持對於(yu) 新興(xing) 行業(ye) 的發展與(yu) 推廣至關(guan) 重要。在市場起步階段,為(wei) 減輕企業(ye) 經營風險,可先從(cong) 資金與(yu) 政策上向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企業(ye) 傾(qing) 斜,鼓勵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重點研究和推廣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汽車技術,努力提升產(chan) 品市場競爭(zheng) 力,開發適銷對路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品並形成產(chan) 業(ye) 化發展。當市場初具規模,即使逐步取消財政補貼,車企也會(hui) 因廣闊的市場需求,而爭(zheng) 相湧入。
(三)對新能源汽車使用者給予更多政策優(you) 惠,引導消費者選購新能源汽車產(chan) 品。汽車作為(wei) 大宗消費品,使用環節相關(guan) 成本才是消費者最為(wei) 關(guan) 注與(yu) 看重的。對於(yu) 個(ge) 人購買(mai) 新能源汽車產(chan) 品者應盡量簡化其購買(mai) 手續,並可考慮適當優(you) 惠減免新能源汽車高速路橋通行費用,以及城市街道停車費用等。同時,對執行限行限購城市對新能源汽車產(chan) 品綠燈放行,免於(yu) 搖號與(yu) 尾號限行,采取疏堵結合的政策舉(ju) 措,引導消費者轉變消費觀念。“信心比黃金更為(wei) 珍貴”,隻有消費者認可並願意購買(mai) 新能源汽車產(chan) 品,才有可能吸引更多車企進入到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領域,市場才有可能發展壯大。但因新能源汽車與(yu) 傳(chuan) 統動力汽油機產(chan) 品僅(jin) 從(cong) 外觀上還難以分辨,為(wei) 避免人為(wei) 因素造成的故意模仿混淆,可以推廣效仿上海市做法,發放新能源汽車專(zhuan) 屬號牌,確保對新能源汽車優(you) 惠政策落到實處。
另外,加快石油戰略儲(chu) 備,完善石油市場體(ti) 製建設,為(wei) 汽車市場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提供基礎保障。近期國際油價(jia) 從(cong) 每桶接近110美元跌至5年來最低的50美元以下。雖然油價(jia) 下降對新能源汽車略顯不利,但對於(yu) 整體(ti) 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構成長期利好。據《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預計,2020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達到60%,能源緊缺的矛盾將會(hui) 長期存在。而汽車作為(wei) 能源消耗大戶,約消耗了我國汽油消費總量的80%、柴油總量的30%,每年因汽車增長而增加的石油消費達到3000多萬(wan) 噸, “十二五”以來,我國新增煉油能力接近1.9億(yi) 噸,幾乎被新增的8000多萬(wan) 輛汽車消耗殆盡。
當前國家石油儲(chu) 備一期工程4個(ge) 儲(chu) 備基地儲(chu) 備原油1243萬(wan) 噸,相當於(yu) 大約9100萬(wan) 桶,儲(chu) 備總量約為(wei) 9天消費量,加上商業(ye) 石油庫存,全國石油儲(chu) 備總量不足30天,遠低於(yu) 國際能源署建議的最低90天儲(chu) 備量。因此,應抓住千載難逢的有利時機,擴大石油戰略儲(chu) 備規模,進一步完善石油儲(chu) 備的管理體(ti) 製與(yu) 應急運行機製,加大我國石油進口地區分布,促進石油進口渠道多樣化。並應加快出台鼓勵非公有資本進入石油行業(ye) 的政策措施,逐步完善現代石油市場體(ti) 製建設。緩解能源消耗需求,為(wei) 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汽車和諧社會(hui) 造成條件。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