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該增材製造實驗室剛剛獲得了一台大型金屬3D打印機,能夠以相對較快的速度打印較大尺寸的火箭部件,這就是Concept Laser公司製造的X Line 1000R,目前全世界隻有12台X Line 1000R在運行。
X1000R主要將金屬粉末鋪在打印表麵上,然後用激光將選定區域的粉末熔化在一起,通過這種模式逐層構建起3D對象。采用這種工藝,以前需要分解為(wei) 多個(ge) 單個(ge) 部件的複雜結構線材能夠一次3D打印完成。通常來說,一個(ge) 部件的連接點越少它的強度就越高。對於(yu) 工程師們(men) 來說,這也是3D打印技術最具吸引力的優(you) 點之一。
在馬歇爾的3D打印實驗室,火箭工程師們(men) 現在製造和測試部件的時間隻有過去的一半。如果他們(men) 發現需要做任何修正,隻需調整設計然後再3D打印出另外一個(ge) 部件。
美國宇航局目前正在全力推進他們(men) 的載人火星計劃,而3D打印帶來的快速製造能力將會(hui) 對該計劃的進展起到重要作用。他們(men) 正在盡力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資源力圖在用於(yu) 太空發射係統(SLS)的RS-25發動機退役之前掌握和開發3D打印技術,並將其用於(yu) 下一代SLS的開發。
馬歇爾SLS液體(ti) 發動機辦公室子係統經理Andy Hardin說,“任何新的技術在開始應用時都會(hui) 麵臨(lin) 一定的風險。如果我們(men) 進行工作來了解這些風險,並減輕這些風險的話,企業(ye) 可以采用該技術(指3D打印),並將其用於(yu) 製造,這意味著我們(men) 將來能夠買(mai) 到更便宜的部件。”
當前的SLS使用的硬件主要來自航天飛機時代的發動機,但是當它們(men) 退役之後,人們(men) 對新一代SLS的硬件要求得更多。NASA估計,到2020年,SLS中的很多硬件都將是3D打印的。
除了致力於(yu) 將3D打印的部件送入太空,NASA的工程師們(men) 進行的相關(guan) 研究也會(hui) 直接影響到3D打印在各個(ge) 民用領域的應用,從(cong) 飛機到消費品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