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二次“雙反”談了又判,光伏企業不如提前“冬眠”?

星之球科技 來源:前瞻網2015-09-28 我要評論(0 )   

在平靜麵對加拿大雙反調查後,中國光伏業(ye) 將迎來美國的第二次雙反終裁。相較於(yu) 半年前初裁結果尚未公布時,行業(ye) 曾進行大規模抗議和聲討,目前大多數光伏企業(ye) 一反常態,顯...

 在平靜麵對加拿大雙反調查後,中國光伏業將迎來美國的第二次“雙反”終裁。
 
相較於半年前初裁結果尚未公布時,行業曾進行大規模抗議和聲討,目前大多數光伏企業一反常態,顯得十分消極。分析人士在分析這種現象時說,光伏製造業近期又進入了“蟄伏期”,“雙反”已不是主要問題。
 
“雙反”風波接二連三缺少談判籌碼
 
12月5日,同屬北美洲的加拿大宣布將啟動對來自中國的晶矽光伏組件和層壓件產品啟動“雙反”調查。反補貼調查期為2012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申請提起“雙反”調查的加拿大光伏生產商給出的理由是因為中國的補貼和傾銷,導致加拿大企業損失和失去市場份額,減少就業、破產或倒閉。
 
對於這個消息,產品出口加拿大的中國企業反應十分平靜。阿特斯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國出口到加拿大光伏產品數量實在不多,影響有限。
 
不過,12月11日美國商務部將公布的對華光伏產品“雙反”終裁結果,對國內企業的衝擊顯然要大得多。國內的光伏企業代表曾公開表示,一旦“雙反”出現不利裁決,將影響20-30億美元的出口金額,對於行業有不小的衝擊。
 
但部分產品出口美國的光伏製造企業在接受采訪時,卻一反常態的平靜。有的企業模糊地表示會受到一些影響,但已經做出了調整減少損失;有的索性表示等12月11日美國商務部宣布終裁結果後,再出相應的聲明。這與半年前抱團抗議,寄希望在終裁前與美方進行談判的態度有明顯不同。
 
“之前我國光伏企業有過和歐盟達成價格承諾談判的經驗,本以為這次美國對華光伏貿易爭端也可以用這種方式解決。”一位新能源分析師告訴記者,但是中國和美方的談判缺少籌碼。
 
今年8月14日,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了《關於暫停太陽能級多晶矽加工貿易進口業務申請受理的決定》,希望堵上國外多晶矽通過加工貿易方式進口的漏洞,鞏固我國此前對美韓多晶矽“雙反”製裁的效果。
 
中國矽業協會近期也宣布,多晶矽加工貿易進口將會在年底收緊。
 
但上述這些舉動,根本無法感動美企,無人從中充當說客遊說美商務部,影響對華產品的“雙反”結果,相反,三季度美國多晶矽巨頭還宣布未在中國對美多晶矽“雙反”中受損。
 
終裁結果變數不大行業再入蟄伏期
 
今年6月和7月,美國商務部分別宣布初步認定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出口到美國的晶體矽光伏產品存在補貼和傾銷行為,初步裁定對中國進口太陽能麵板征收26.89至35.21%的反補貼稅,以及中國大陸產品的傾銷幅度為26.33%至165.04%,中國台灣產品的傾銷幅度為27.59%至44.18%。
 
相比中國與歐盟價格承諾談判結果,在“雙反”終裁前就早早宣布,近期卻沒有傳出任何有關中美價格承諾談判的消息。
 
“終裁結果應該不會有很大變化。即使如此,對我國光伏市場的影響也不會太大。”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表示,眼下國內市場以及新興市場對於光伏產品的需求猛增,美國、歐盟等我國光伏產品傳統主要出口地的份額在明顯下降。一些繼續將產品出口到美國市場的企業,也已經想到了新的規避製裁的方式。
 
民生證券新能源行業分析師黃彤說,有的企業即使加上懲罰性關稅,出口到美國的光伏產品仍有一定利潤,價格競爭激烈程度低於國內市場。
 
黃彤在分析國內企業消極對待的原因時說,目前美國對華光伏“雙反”終裁結果已非業內關注的熱點,可能帶來的負麵影響早已被市場消化。今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量明顯不如預期,一些光伏發展支持政策的效果還未顯現,明年日本市場需求量將下滑,或許才是光伏製造業更加焦慮的問題。行業近期似乎又進入了“蟄伏期”,不過部分產品轉換率高、成本控製較好的企業仍將脫穎而出。
 
近年來多個國家對我國光伏產品啟動了“雙反”調查,孟憲淦認為,原因在於全球多個國家都意識到要大力發展包括光伏在內的新能源,而中國光伏產品製造成本相對較低並在全球占據了2/3的市場份額,由此引起了國外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但中國企業也應該從一係列的貿易爭端中吸取教訓,從打“價格牌”向提高核心競爭力轉變,以避免低價傾銷的指控。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