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醫療激光新聞
骨科3D打印助臨床醫療創新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青年網2016-02-02
我要評論(0 )
![]()
隨著3D打印技術的發展,以及在醫療領域的不斷拓展,這項創新技術在骨科領域的應用已嶄露頭角。日前,2015年3D打印骨科應用國際論壇在京舉(ju) 行,有來自中國、亞(ya) 太地區及歐...
隨著3D打印技術的發展,以及在醫療領域的不斷拓展,這項創新技術在骨科領域的應用已嶄露頭角。日前,2015年3D打印骨科應用國際論壇在京舉行,有來自中國、亞太地區及歐美等地業內應用研究者,相關專家學者、業界精英在會上展開研討和交流。目前,國內骨科領域對3D打印技術的關注度頗高,大量的成功案例不斷湧現。在本次論壇期間,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劉忠軍教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郭衛教授,以及北京愛康宜誠醫療器材公司總經理李誌疆,接受了媒體采訪,就目前國內3D打印骨科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前景發表了看法。
築夢骨科治療新技術
本次論壇,來自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劉忠軍教授,主要從事脊柱外科領域的手術治療與專業研究,並取得多項進展。在臨床工作和醫療科研中,劉忠軍教授始終專注骨科治療方法的創新,積極嚐試通過技術進步完善診療手段。
劉忠軍教授及其醫療團隊將脊柱腫瘤作為重點探究項目,並充分發揮3D打印技術的優勢,解決臨床問題和骨科治療領域裏的醫學難題,根據患者的特殊部位、特殊形狀製作特別形態的內植物,例如:髖臼的假體和用於頸椎的假體。劉忠軍教授認為:“我們進行3D打印技術在臨床的應用,並不是覺得這是一個時髦的概念,而是因為它能實實在在滿足病患的需求,借助它的優勢可以幫助我們改進治療。”
2014年7月,劉忠軍教授完成了世界首例應用3D打印的人工定製樞椎作為脊椎外科內植物,進行脊椎腫瘤治療以後的穩定性重建,將3D打印人工定製樞椎用於樞椎惡性腫瘤手術治療的方法,為腫瘤切除後頸椎結構重建技術開辟出一條嶄新途徑,用創新技術鑄就了病患的康複之夢。
骨科3D打印化解難題
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郭衛教授在2015年12月,曆經4個小時完成了“世界首例右骨盆巨大腫瘤切除3D髂骨假體重建術”,這是繼同年7月8日北大人民醫院完成3D全骶骨假體重建術後又一成功嚐試。在手術中,為了達到完美契合的效果,郭衛和他的團隊應用3D打印技術,精心設計,反複修改,讓量身訂製的局部髂骨更符合生物力學結構的功能重建。
郭衛教授表示:“骨腫瘤手術難度大,精準度要求高,術中稍有不慎即可造成致命性的大出血或其他嚴重的手術並發症。手術中技術是一個難題,但更多的是情感的難題。3D打印技術的應用幫助我們解決了這個難題。”
據郭衛教授介紹,骨科3D打印技術可以解決假體和骨頭長不到一起,或連接後鬆動的問題。3D構件能與患者的骨頭結構實現完美的契合,並更加穩定與堅固。現在3D打印技術作為骨科手術的新寵,可以通過數字化技術和軟件,利用3D打印機直接打印出骨關節模具,不僅解決了手術中的難題,也大大提高了骨科患者的恢複質量,還加快了愈合時間,另外經過骨科3D打印技術治療,患者僅需數天恢複便可下地活動。
的確,3D打印技術使醫療加快了診斷速度、同時也提高了對病患診斷的精準性。相信,3D打印有望在將來惠及各大城市的基層醫院,解決各類骨科疑難重症,更好地服務民眾、造福民生。
作為全國首個獲得CFDA批準的3D金屬醫療企業,愛康宜誠將與國內行業專家攜手努力,致力於提高3D骨科打印技術的靈活性和準確性,在不斷探索過程中,尋求解決方案,努力將愛康醫療的3D打印技術推向世界的前列。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相關文章
網友點評
0 條相關評論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