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1日,知名市場研究機構Lux Research發表文章預測了2016年在先進材料領域可能出現的三個(ge) 趨勢:
1、碳納米管(CNT)產(chan) 品終將綻放。
經過多年的炒作和隨之而來的供應過剩,CNT行業(ye) 在2013年開始分化,有部分廠家被淘汰。而能夠提供更強大技術的公司幸存了下來,開始成規模地向市場供應產(chan) 品。例如,CNT生產(chan) 商General Nano的產(chan) 量提升到了大約10萬(wan) 平方米/年。更為(wei) 重要的是,在2015年它的成本減少到了10—50美元/平方米之間,在這個(ge) 價(jia) 格點上,由於(yu) 重量更輕和處理能力的增強,它輕而易舉(ju) 地就能夠取代當前的金屬網格,作為(wei) 航空航天的電子幹擾屏蔽材料。而且General Nano現在正與(yu) 其主要競爭(zheng) 對手 Nanocomp Technologies聯手,大批量地提供納米管板材產(chan) 品。而且,不僅(jin) 是碳納米管板材產(chan) 品正在獲得成功。比如Molecular Rebar已經授權將納米管橡膠產(chan) 品用於(yu) 輪胎;而 Zyvex Technologies正在繼續尋求增加合作夥(huo) 伴。雖然市場預期在碳納米管領域競爭(zheng) 仍會(hui) 很激烈——這裏仍然充斥著乏善可陳的初創企業(ye) 和過早擴大的生產(chan) 能力——但是2016年將開始帶來成功。
2、3D打印初創企業(ye) 和主要廠商以軟件和傳(chuan) 感器為(wei) 中心尋求差異化
在2015年,我們(men) 能夠看到大量的新企業(ye) 出現在3D打印硬件領域。從(cong) 提供FDM技術的Cosine Additive、到基於(yu) SLA技術的歐特克、再到提供SLS技術的MatterFab,這些通過開放技術和材料將自己與(yu) 原有的主要廠商區別開來。與(yu) 此同時,原有3D打印領先廠商對於(yu) 材料和硬件的控製已明顯減弱。開放材料和硬件已經在行業(ye) 中取得共識,那麽(me) 新進入者和老牌廠商需要一個(ge) 新的標準將彼此區分開來。MIT的一項新發明為(wei) 這個(ge) 新標準提供了線索——它用一個(ge) 便宜的相機就實現了閉環反饋係統,無需添加高端昂貴的硬件,即可大幅提高3D打印質量。與(yu) 此同時,3D打印技術的發展使得低質量的STL文件格式越來越成問題——而微軟領導的.3MF 格式有望成為(wei) 3D打印的新標準和文件格式.
3、物聯網(IoT)的出現為(wei) 傳(chuan) 感材料創造了機會(hui) 。
在2015年,傳(chuan) 感材料——特別是那種可以探測腐蝕和損壞的傳(chuan) 感塗料——受到了學術界的關(guan) 注。但是這些材料麵臨(lin) 的核心挑戰之一就是如何與(yu) 電子技術接口,因為(wei) 它們(men) 的輸出信號往往是化學標記或顏色變化,而非容易理解的電氣信號。然而,2016年有可能會(hui) 有更多的物聯網設備出現在工作場所內(nei) ,包括智能眼鏡和智能手表等,所有這些都將攜帶傳(chuan) 感器,比如氣體(ti) 傳(chuan) 感器和攝像頭等。大量在工作場所湧現的傳(chuan) 感器,將大大改善傳(chuan) 感材料和物聯網設備的通信。市場預計2016年物聯網的興(xing) 起將會(hui) 促進傳(chuan) 感材料作為(wei) 一類專(zhuan) 門材料的快速發展,並導致越來越多的初創企業(ye) 進入。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