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men) 可以看到,很多頭戴式耳機為(wei) 了達到最佳的聽音效果,往往會(hui) 把消費者的耳朵結結實實地捂住,這樣時間長了之後消費者就會(hui) 感到不舒服。如今,日本一家初創企業(ye) Vie Style就借助3D打印技術開發出了一個(ge) 新的耳機設計方案來解決(jue) 這種頭戴式耳機所造成的將應力和熱量聚集在耳部的問題。該Vie Shair采用了一種獨特的開放式框架來釋放耳部的壓力,並且避免了與(yu) 外部環境的聲音隔絕。
從(cong) 圖片上我們(men) 可以看到,這款Vie Shair耳機使用了一種立體(ti) 幾何形狀的3D結構來替代標準的耳墊,從(cong) 而使耳機與(yu) 用戶的耳朵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這種3D結構是用柔性尼龍製造的,它主要提供了一種緩衝(chong) 的作用,並且盡可能地減少了對皮膚的接觸麵。而且該耳機的夾持力主要是針對顱骨骨骼而非軟組織的,開發團隊稱這樣可以使用戶在長時間裏保持舒服的狀態。除此之外,開放的框架也有利於(yu) 減少熱量和汗水的聚集。而且,如果您在需要更多的聲音隔離和減少環境噪聲的時候也可以隨時將其取下來,換上標準的耳墊。
據了解,VIE Shair耳機使用了60毫米平麵磁驅動,相對於(yu) 動態揚聲器,這能夠將聲音泄露降至最低,從(cong) 而使聲音更清楚。除此之外,該耳機還配備了3.5毫米輸入、帶APTX支持的無線藍牙4.2、內(nei) 置LED燈、自帶控件和一個(ge) 內(nei) 部電池等。該電池每次充電每次充電後可以使用長達八小時。
最重要的是,VIE Shair還設計了一個(ge) 非常有趣的音樂(le) 分享功能,從(cong) 而與(yu) 其它數量不限的VIE shair耳機用戶分享動聽的音樂(le) 。具體(ti) 地說,每個(ge) VIE shair耳機上都安裝著一個(ge) 基於(yu) 專(zhuan) 有的2.4 Ghz廣播協議的發射器和接收器。通過內(nei) 置的發射/接收開關(guan) 或者附帶的app(可用於(yu) androids和ioses係統),用戶可以搜索和配對遠至30米之外的耳機。隻要這些耳機之間的距離在一定範圍內(nei) ,它們(men) 的使用者就可以共同欣賞低延遲的立體(ti) 聲音樂(le) 。
Vie Style公司已經借助Stratasys和MakerBot的3D打印機開發出了一係列的原型,其中最新一款原型還曾經在CES 2016上展示過。如今,該公司已經將VIE Shair耳機放到了眾(zhong) 籌平台Kickstarter上,希望能夠募集到足夠的資金將其推上市場。該公司的募資目標為(wei) 15萬(wan) 美元,每套VIE Shair耳機的眾(zhong) 籌價(jia) 為(wei) 199美元。如果順利的話,支持者最早可以在今年的11月份拿到這款耳機。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