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九三學社吉林省委、九三學社長春市委和吉林藝術學院主辦的3D打印愛心幫扶殘疾兒童公益活動在學校舉行,10隻義肢將快遞至我省各地,實現10個孩子安裝義肢的夢想。
在活動現場可以看到,義(yi) 肢由藍白兩(liang) 色,手指關(guan) 節由線連接手臂,手指可以活動,“這次活動將有10名兒(er) 童獲贈義(yi) 肢,我們(men) 還將根據兒(er) 童的生長情況,為(wei) 他們(men) 及時更換。”張老師說。
這些義(yi) 肢是怎麽(me) 生產(chan) 出來的呢?
“和普通打印機工作原理基本相同,3D打印機在快速成型裝置內(nei) 裝有打印材料,利用三維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數據模型控製把‘打印材料’一層層疊加起來,最終把計算機上的藍圖變成實物。”吉林藝術學院張老師說,3D打印義(yi) 肢,要先給殘疾人量尺寸、做模,一隻義(yi) 肢差不多一天時間就能打印出來,完全是私人定製。
根據介紹,無論國內(nei) 還是國外,3D打印在醫療領域都有許多成功的案例。而這一技術應用於(yu) 義(yi) 肢製造後,將幫助更多的肢殘兒(er) 童實現安裝義(yi) 肢的夢想。“中國注冊(ce) 假肢製作師僅(jin) 600人,成人購買(mai) 義(yi) 肢費用在2萬(wan) 至6萬(wan) 元之間,還要等一年左右。兒(er) 童若想安假肢就更難了,因為(wei) 兒(er) 童每天都在成長,更換和佩帶條件不具備,費用也驚人。”
而使用3D打印技術生產(chan) 的義(yi) 肢,成本將降到千元左右。“這種假肢可以實現簡單的抓握功能,看上去更像機械手,受到孩子們(men) 的喜歡。”
高新區一家從(cong) 事3D打印技術的科技公司負責人高先生表示,“假肢應用在國外已經比較成熟,美國已經有了生產(chan) 3D打印假肢的公司。”目前,盡管這項技術在中國還沒有得到大規模推廣,但其憑借低成本、個(ge) 性化的優(you) 勢,應用前景非常廣闊。新文化記者 趙春剛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