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醫療激光新聞

醫療3D打印衝破重重阻礙靠什麽?

星之球科技 來源:雷鋒網2016-09-30 我要評論(0 )   

近日,根據 ResearchandMarkets發布的《全球3D打印材料市場分析與(yu) 預測(2016年--2022年)》報告中指出,在2022年,全球3D打印材料市場將達到15.2億(yi) 美元,牙科和醫療產(chan) 業(ye) ...

     近日,根據 ResearchandMarkets發布的《全球3D打印材料市場分析與預測(2016年--2022年)》報告中指出,在2022年,全球3D打印材料市場將達到15.2億美元,牙科和醫療產業成為了重要的助推動力。
 
  而就在最近,3D打印與醫療領域的結合又進了一步。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泌尿科上周霸占了醫學界頭條,它在全球首次成功應用了3D打印技術治療泌尿疾病。
 
  以本次全球首例的3D打印泌尿疾病來說,該手術原本是一種骶神經刺激器植入術,屬於一種新式微創治療手段,也就是在臀部植入一款小型的可程控設備,通過遠程外部設備另行控製,使大小便失禁患者的症狀得到治療。該設備包括了脈衝發生器,電極及連接兩者的導線,在臨床上已經被普遍應用。
 
  據了解,這類手術雖然是微創技術,已經比更傳統的技術有了很大進步,但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由於人的骶孔非常狹小,如果采用術中穿刺植入電極,不僅難度極高,需要花費數小時的時間,而且醫生和患者可能還會有輻射風險。”
 
  根據泌尿科副主任醫師呂堅偉的介紹,本次手術采用的3D打印技術可以精確模擬實物,並充分了解患者的骶神經和骶孔的解剖特點,便於為醫師研究設計植入方案。而這一科技隻需要將定製的3D模型和電極在預留的點進行穿刺植入即可完成,時長也縮短到了 5 分鍾內。
 
  這無疑是精準醫療的堅實一步,根據官網介紹,醫院目前正在為該技術申請國家專利。“隨著人們對精準醫學和快速康複醫學的要求,3D打印技術應用必將越來越廣泛,成為醫療領域發展的熱點之一。”泌尿科主任薛蔚如是說。
 
  醫療和3D打印的三種可能
 
  實際上,3D打印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誕生,而近幾年創客文化的風靡,更讓這一行業飽受關注。3D 打印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從工業級到消費級不一而足,環顧目前市場,它與醫療的結合則“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包含了以下三個方麵。
 
  首先是外部設備,這也是3D打印在醫療領域裏的最初應用領域,主要起到的是“輔助”(assistive)的作用。比如3D模型,康複輔助工具等。
 
  此類應用相對實施難度較小,普適性也強,如公益組織 e-NABLE 就為殘疾兒童以低廉的價格製作義肢,成本隻需100美元左右。又如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在去年成功利用3D技術輔助外科醫生進行手術,但這一過程隻是在術前進行3D可視化技術建模,並利用3D打印模型進行手術規劃,實際上依然屬於輔助手術的一種手段,處於3D打印的初級階段。
 
  其次是植入物,最常見的應用應該是牙科和骨科,但現在也開始應用到人體內部。
 
  據了解,仁濟南院其實在去年就使用3D打印成功實施左心耳封堵手術。這一手術同樣屬於微創手術,用於降低房顫患者由血栓栓塞引發長期殘疾或死亡的風險。而目前經過臨床驗證並成功引入國內醫院的治療方案為 WATCHMAN 封堵器,但左心耳的形狀因人而異,在植入時需要對患者的左心耳的形態非常了解。在該手術中,醫生通過患者左心耳CT的精細掃描圖像,利用3D打印機將左心耳製作出封堵器模型,製定出個性化的手術方案。
 
  3D打印在醫學應用的第三階段是生物打印,利用身體組織溶液,采用噴墨技術直接打印器官,比如血管、神經和皮膚等。這一生物工程應用處於研發階段,尚未真正運用於臨床領域。
 
  此外也有一些研究運用3D生物打印技術,輔助醫生評估新藥物的療效,打印出來的組織能夠實時監測不同器官的藥物交互反應,以加快迭代速度。
 
  推廣的三大難點
 
  雖然仁濟醫院成功地在去年實施了3D打印手術,但在一年多後也並沒有得到大規模的推廣。根據3D打印機廠商FormLab CEO陳亮宏的介紹,在醫院順利應用3D打印進行手術,麵臨的難點有三個。
 
  首先是設備技術尚未成熟,3D打印設備要獲得引進醫院的資質,一在產品精度上要有所保障,二是需要經曆繁瑣的審核流程。
 
  醫療領域容不得一絲差錯,而目前3D打印技術的成熟度還不夠完善,精細度能達到手術級別的3D打印廠商更是少之又少。而通過ISO申請的過程少則一年,多則數年,繁瑣的政策審核流程無疑讓技術的普及應用帶來了滯後。
 
  以FormLab旗下的牙科材料Dental SG樹脂為例,為了防止產品產生排異性,3D打印材料需要通過ISO的質量體係認證,確保產品的生物相容性後方可使用。齒科材料尚且如此,更不要論植入體內的3D打印材料了。
 
  其次是醫生的教育培訓係統有待完善。“目前對3D打印的手術培訓還比較少,要得到大規模的傳播和應用,離不開醫生的專業教學,現在醫院的3D打印技術還處於一種早期探討的狀態。”
 
  誠然,薑還是老的辣,但富有經驗的醫生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手術習慣,要讓他們接受相關的3D打印技術相對難度較大,而相對更有挑戰和創新精神的年輕人則尚不具備主刀的嚐試能力,這也給3D打印相關技術的推廣帶來困難。
 
  而究其背後的原因,主要在於目前3D打印廠商還沒有和醫院形成聯動,一同規範手術操作標準流程,研發培訓內容。對3D打印的手術方案研發僅停留於單個科室的“單打獨鬥”,未能形成良性循環。
 
  第三個問題在於要實現醫療領域的商業化,3D打印的閉環尚未形成。要引進醫用的3D打印機同樣會帶來一筆不菲的開支,醫院是否有開放的心態願意進行嚐試,同樣也要麵對資金的考驗和觀念的洗禮。再者對於患者而言,傳統的保守療法也已經比較成熟。新式手術由於定製化的特點,成本較高且收費昂貴,也給它的推廣帶來了阻礙。如何將醫生、患者和3D打印方案提供商以三方都能開放接納的方式串聯起來,也是未來醫院需要麵對的重要議題。
 
  SmarTech Markets發布的一份相關報告指出,醫療市場將占據3D打印近 37% 的產業比例,但目前在行業認識、原料成本、材料兼容性及行業支持上依然存在阻力,使得目前3D打印醫療應用還隻是見諸於報端的一些新鮮資訊。如果仁濟醫院的成功案例不再成為醫療界頭條,想必到那時,3D打印才會成為醫療領域的普遍治療手段。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