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金屬鈑金新聞
工業機器人正進入全麵普及階段
星之球科技 來源:榮格2016-10-17
我要評論(0 )
![]()
據《2016-2022年中國機器人產(chan) 業(ye) 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統計,2014年中國工業(ye) 機器人銷量5.6萬(wan) 台,連續2年行業(ye) 增速在50%以上,但滲透率遠低於(yu) 發達國家,行業(ye) 仍有廣...
據《2016-2022年中國機器人產業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統計,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5.6萬台,連續2年行業增速在50%以上,但滲透率遠低於發達國家,行業仍有廣闊成長空間。
隨著我國工業轉型升級、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及機器人生產成本下降,國內機器人產業正麵臨加速增長拐點。與服務機器人在國內市場還處於探索期不同,工業機器人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目前正進入全麵普及的階段。
隨著近期美的收購庫卡、富士康昆山工廠裁員6萬和阿迪達斯開啟德國機器人工廠等重磅事件催化,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在中國機器人產業五年發展規劃中,指出到2020年,我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要達到10萬台。而去年,我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產量為22257台,增長空間還很大。
日前,各大企業的年中業績報告都已陸續發布,作為智能製造2025關鍵組成部分的機器人行業相關上市企業也紛紛交出了各自的成績單。總體來看,今年上半年機器人行業整體表現好於去年同期,大部分上市公司業績實現了穩定持續增長。而在自動化程度提升和存量市場改造的雙重驅動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增長空間遠沒有達到天花板,潛力巨大。
然而,與國外機器人巨頭占據中國大部分市場份額相對應的是,我們的機器人產業普遍散、小、弱。實際上,在補貼等扶持政策下,中國機器人產業鏈條也在逐漸形成,出現一批骨幹企業,在各領域的中低端市場已形成一定競爭力。
不過在核心技術上,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仍舊落後於人,而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壯大,需要效仿芯片產業發展路徑,對內整合,對外並購,以迅速擴大規模,提高技術。在此背景下,受市場廣闊前景的吸引,令本土企業爭相搶奪優質機器人企業。業內預計,如美的庫卡一般的收購案將在未來變得頻繁起來。但短期內,國產機器人要走向高端,離支撐中國製造2025的宏偉計劃距離尚有點遠。
目前,國產機器人企業真正麵臨的是國內外雙向擠壓的困境。一方麵,外資品牌切走了中國市場最大的一塊蛋糕,在技術、零部件成本方麵對國產機器人形成了壓倒性優勢;另一方麵,在政府補貼等多項扶持政策下,短時間內中國湧現出近千家機器人公司,重複建設、惡性競爭、騙取補貼等亂象叢生。
在這種大壞境下,業內人士對工業機器人市場的發展給出了中肯的建議。
首先,要加強大數據、雲計算、機器視覺、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機器人產業相結合的創新應用,依托信息技術手段不斷增強解決方案輸出能力。
其次,要積極圍繞技術、市場、服務等領域開展跨國合作,布局機器人產業綜合服務,促進工業機器人及其相關產品、服務的產業化,加快商業模式創新,推動機器人行業資源整合與產業生態聚合,從根本上解決機器人產業散、小、弱的困境。
最後,對本土企業來說,最好的優勢在於為本土化企業提供一些定製化服務,根據市場需求的更改升級,而國內工業機器人主要的問題在應用上,別人十幾年的經驗積累很多,國內企業積累欠缺。所以本土企業應揚長避短,積極開展定製化服務。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相關文章
網友點評
0 條相關評論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