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醫療激光新聞

中科院攜醫用3D打印設備亮相深圳高交會

星之球科技 來源:3D虎2016-11-22 我要評論(0 )   

“腫瘤君”殺手——蛇形放療機器人、腫瘤光學治療集成者——腫瘤納米光學診療設備、能用意念控製的手臂假肢以及康複用下肢外骨骼機器人,在第十八屆深圳高交會(hui) 上,中國...

       “腫瘤君”殺手——蛇形放療機器人、腫瘤光學治療集成者——腫瘤納米光學診療設備、能用意念控製的手臂假肢以及康複用下肢外骨骼機器人,在第十八屆深圳高交會上,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製的數款醫用設備集中亮相,多項技術取得重要突破,吸引各方關注。
 
  納米級“腫瘤君”殺手:影像引導蛇形放療機器人
 
  據統計,全球每年癌症發病例中消化道癌、宮頸癌、鼻咽癌是高發腫瘤,約占腫瘤發病率的1/3,現有主要治療手段包括放療、手術和化療,70%以上的腫瘤患者需要接受放療,雖一定程度上可抑製腫瘤細胞的擴散,但傳統放化療對患者損傷也很大。
 
  廣東省影像引導治療技術創新團隊聯合先進院研製的納米級“腫瘤君”殺手——蛇形放療機器人可以到達人體腔內的各個部位定點消滅腫瘤細胞,有效避免體外照射對正常細胞的殺傷。同時還將實現低劑量三維快速CT成像,不僅給相關癌症提供早期、無創治療手段,還能降低治療成本,挽救更多患者。
 
  腫瘤光學治療的集成者——腫瘤納米光學診療設備
 
  腫瘤光學治療是腫瘤治療研究的熱點方向,國內外有大量機構進行該方向的研究,但在操作過程中缺乏實用、簡便、精確的治療和成像設備。針對這一空白,先進院生物醫藥與技術研究所蔡林濤博士團隊研發了集納米光敏劑、光學檢測、成像和數據處理係統於一體的腫瘤納米光學診療設備,並研發了診療一體化的腫瘤診療納米技術及科研設備。
 
  蔡林濤介紹,該設備在科研和應用方麵均有較好前景:在基礎研究方麵,可降低研究難度,提高研究效率,快速推動腫瘤納米光學治療基礎研究發展,並服務於科學研究和裝備研發;在應用方麵,國內外科研機構對該類儀器需求較大,可推動相關產業發展。
 
  上臂假肢能用意念控製截癱病人康複有機器助陣
 
  人可以用大腦的意念控製物體嗎?先進院李光林博士團隊研製的仿生假肢,就可以“聽從”佩戴者的意念召喚,手掌開合自如,可以做三個自由度六個手部動作。而先進院吳新宇博士團隊研究的下肢外骨骼機器人,經過多年技術攻關和臨床實驗,研發出第三代可穿戴式下肢康複用外骨骼機器人,成功實現截癱病人穿戴機器人站立行走。

仿生假肢雖然是靠意念控製,但並非直接從大腦處獲得控製指令,而是利用患者肌肉表麵的電信號來控製假肢的運動。利用這種控製方法,假肢使用者可以自然而直接的選擇和完成他們想要做的各種不同肢體動作。
 
  仿生假肢與進口產品相比有兩個突出特點:重量更輕、成本更低。利用3D打印技術製作,重量僅有180克,大大減輕患者佩戴負擔,方便長期佩戴,預計產業化後其售價僅為同類產品的五分之一。
 
  我國脊髓損傷患者以及行走不便患者數量較大並呈逐年上升趨勢,吳新宇博士團隊研製的這款機器人主要針對因中樞神經損傷或其他原因導致下肢行走不便的患者,通過人機交互技術,實現穿戴者協調行走。
 
  “與國內外同類型機器人相比,我們研製的外骨骼機器人具有步態規劃、康複訓練、殘障人士助力行走等特色。”吳新宇說,該機器人集複雜智能係統於一身,極具挑戰性。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