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半導體/PCB

全國最大製造中心 東莞半導體發展狀況及趨勢解讀

星之球科技 來源:旭日手機產(chan) 業(ye) 研究2016-12-04 我要評論(0 )   

眾(zhong) 所周知,世界製造看中國製造,中國製造看東(dong) 莞製造,東(dong) 莞作為(wei) 全國最大的製造中心,受益於(yu) 中國矽穀深圳電子產(chan) 業(ye) 的發展,東(dong) 莞製造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眾所周知,世界製造看中國製造,中國製造看東莞製造,東莞作為全國最大的製造中心,受益於中國矽穀深圳電子產業的發展,東莞製造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據數據顯示,2015年東莞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240.08億元,同比增長了10.6%,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2.8%,僅從珠三角來看的話,東莞電子信息製造業規模僅次於深圳位居第二,其中智能手機、智能製造等為代表的先進製造快速增長!

  日前,“2016 DITis東莞市IT峰會暨集成電路高峰論壇”在鬆山湖召開,據筆者從此次論壇中了解到,2015年東莞手機生產出貨量達到了2.74億部,而智能手機的出貨量為2.42億部,占據全國的44.9%,占據全球總量的18.7%,這意味著差不多全球每5部手機就有一部來自東莞製造,而總產值更是超過了2100億元!
 
  據東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東莞市規模以上手機整機生產企業就已經達到了12家,其中業務營收超過50家的有6家,包括華為(東莞)、OPPO、vivo、宇龍通信、華貝電子、金銘電子等手機整機生產廠商!到了2016年,僅前三個季度(1-9月),東莞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已經達到了2.49億部,與去年全年相比就實現了近3%的增長;如果再算上白牌市場的話,恐怕該數據還將大幅上揚!
 
  智能手機接棒PC成為半導體主要驅動 中國市場倍受國際大廠青睞
  在過去的十年中,主導半導體集成電路發展的主要是PC市場,但是近些年來,PC市場的一路下滑引人堪憂,與此同時,從七八年前開始,智能手機開始接棒PC成為半導體集成電路的主要驅動力,事實也證明,近六年來,在智能手機市場的促進之下,半導體集成電路市場的確得到了快速發展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點從以台積電為代表的芯片製造商的營收以及芯片製造工藝製程就可以看出!
 
  台灣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產業顧問兼資深總監陳子昂也表示:“通訊IC隨著智能手機市場快速成長與采用IC數量增加影響,比重已經超越計算機相關應用,成為全球最主要應用市場!中國大陸半導體市場規模近些年來正逐年增加,從2009年開始,中國大陸半導體市場規模就占全球20%以上,2016年該數據更是有望達到31%!正因為此,國際半導體大廠紛紛布局中國大陸市場,提前卡位以獲得當地市場商機!”
 
  對於明年半導體發展趨勢,陳子昂認為,受益於智能手機維持小幅度增長、PC產業衰退幅度放緩以及車用電子等新興市場的發展,預計2017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較2016年增長近2%,市場規模達到3375億美元!
 
  據工業與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周萌副所長表示,201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到了3352億美元,受到PC市場持續下滑、智能手機市場需求放緩、美元走強以及庫存積壓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全球半導體市場在連續增長了兩年之後,2015年同比下降了0.2%。而在201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為3358.4億美元,與2013年相比同比增長了9.90%。盡管如此,但是隨著行業去庫存加速,以及汽車電子、工業終端等新興市場的崛起,2016年全球半導體營收預計較比去年將增長0.3%,而到了2017年,更是有望增長3.1%!
 
  全國最大製造中心 東莞半導體發展狀況及趨勢解讀
 
       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之下,其中國內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2015年銷售額達到了3609.8億元,與前一年相比同比增長了19.7%,IC設計業銷售額為1325.0億元,占總銷售額36.7%,同比增長26.6%,芯片製造業銷售額為900.8億元,占總銷售額26.5%,同比增長26.5%,封測業銷售額為1384.0億元,占總銷售額的38.3%,同比增長10%,從這份數據也可以看出,芯片製造業為在三大產業中所占份額最低,主要原因在於國內芯片製造廠商主要以中芯國際為主並不多,同時受到國際企業的技術及設備壟斷與隔離,封裝企業近些年的增長較快,主要受益於國內芯片設計企業以及海外訂單雙重驅動,但是截至目前增長速度已經放緩,全球封裝市場基本上已經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