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汽車製造

中國電池製造或將助力蘋果繼續造車?

星之球科技 來源:虎嗅2017-07-20 我要評論(0 )   

第一財經的這份報道顯示,即將與(yu) 蘋果展開合作的這一中國生產(chan) 商,是來自福建的動力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雙方正在進行一項基於(yu) 保密協議的項目合作...

蘋果正在與中國的一家動力電池生產商秘密研發汽車動力電池,證實蘋果汽車項目不僅僅是軟件,還有硬件。這意味著,蘋果可能真的在造車。
 
 QQ截圖20170721112355
 
 
第一財經的這份報道顯示,即將與蘋果展開合作的這一中國生產商,是來自福建的動力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雙方正在進行一項基於保密協議的項目合作,恰恰是在動力電池領域。而之所以會由此合作進一步推測蘋果造車之實,正是因為動力電池是自動駕駛電動車的核心零部件之一。
 
所以寧德時代是?
 
雖然在業內聲名不俗,但對於一般的用戶而言,寧德時代可能還是個頂陌生的名字。
 
這家公司成立於2011年,至今不過六年時間。今年3月份,鴻海集團旗下子公司曾以10億元投資,僅獲1.19%的股份,公司市場估值已然高達840億。這個數字,超過了絕大多數的整車上市企業,在它的前麵,隻剩下了上汽集團、廣汽集團、比亞迪和長城汽車。目前,這家公司是我國唯一一家向國外乘用車企提供動力電池係統的企業,在德國、法國分設研發、銷售中心,能為整個歐洲市場提供快捷的本地化服務。
 
黃世霖是寧德時代的創始人之一。他曾在2004年時參與一項粵港招標項目“汽車用動力型鋰離子電池係統的研發和產業化”並大獲成功,2008年,他帶領團隊成功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動力電池管理係統 (BMS),並應用於公司的所有電動車及儲能項目。
 
2011年,黃世霖發現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空間,才決心做動力電池的研發、設計和生產。
 
讓寧德時代在業界大放異彩的伯樂是寶馬。
 
關於與寶馬的合作,黃世霖曾介紹稱:“寶馬當時也在全國大範圍篩選合作夥伴。CATL的團隊是來自於ATL(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從事鋰電池行業,尤其是做高端電池行業已經有16年的曆史,積累了豐厚的經驗。在做消費電子的鋰電池時,我們一直都是和世界最頂級的消費電子品牌合作,他們的要求也是最高的。從技術以及和高端客戶合作的經驗上,我們比國內的同行領先一點,所以當時他們就選中了我們。”
 
據悉,通過這次合作,寧德成為寶馬集團在大中華地區唯一一家電池供應商,也是國內首家成功進入國際車企供應商體係的動力電池企業,還進一步提升了其技術水平。華晨寶馬首款高端純電動車“之諾1E”的動力電池係統就是由寧德時代和寶馬共同開發,由寧德時代製造的。
 
據鋰電網報道,2016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領域的營業額達到35億元,其國內的競爭對手比亞迪營業額為45億元。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鬆下憑借與特斯拉的戰略合作,牢牢保持NO.1的地位,比亞迪次之,寧德時代已超越LG化學位居全球第三。
 
2017年上半年,寧德時代電動汽車電池裝機量為1312.4MWh,在國內動力電池市場占有率達到20.98%,反超比亞迪成為第一名。同期,比亞迪電動汽車電池裝機量為1084.9 MWh,市場占有率為17.35%。
 
不同於亞迪電的自給自足,自身並不涉足新能源汽車製造的寧德時代廣結善緣,為上汽、北汽、長安、吉利、長城、宇通、金龍、廣汽等國內多家主流車企供應動力電池。於此同時,政府設立的電池企業準入目錄,將外資電池企業被排除在外,也進一步助力了寧德時代的快速發展。
 
蘋果造車,半掩半遮?
 
庫克在不久前的開發者大會上對媒體透露,蘋果公司“正專注於自動(駕駛)係統”,因為“我們認為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核心技術,差不多是所有人工智能項目之母。” 但是對於硬件部分卻是隻字未提。
 
幾年來,蘋果造車的諸多蛛絲馬跡甚至無需你太過仔細地搜尋:庫克曾屢次表態;公司大肆挖角,尤其是那些在汽車硬件和電池方麵經驗豐富的;甚至還有汽車測試場地....然而卻在大家盼著新品誕生的時候,蘋果卻宣布放棄自己造車,轉向與傳統汽車公司合作,自己則專注於無人駕駛技術係統的研發。
 
蘋果與寧德時代此番的牽手合作,無疑會引發業內對蘋果將繼續造車的猜想。然而會不會一如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 (Elon Musk) 在2016年6月時就問過的那樣,蘋果在2020年之前不會有量產車產品,“那樣的話會不會太晚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