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我國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提速光電子產業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科技網2018-02-27 我要評論(0 )   

隨著《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推進,製造業(ye)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再度升級。2017年11月,國家級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於(yu) 武漢正式落戶,一大

隨著《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推進,製造業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再度升級。2017年11月,國家級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於武漢正式落戶,一大批以光通信、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移動終端、地球空間信息為核心的世界級產業集群正在聚集,成為推動中國製造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一步。
 
光電子領域的創新是眾多創新中的一個縮影,在此之前,國家已陸續建成了多個光電子工程研究中心,對製造業的轉型發展和創新體係建設形成了初步支撐。由於中國光電子產業技術力量相對薄弱,光電器件的核心部件及芯片基本依賴進口,尤其是25G以上的中高端光芯片。再加上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產業的興起,對光器件產品的需求大幅增長。隨著國家級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的成立,一大批骨幹企業開始集中力量攻克光電子製造中的關鍵技術難題,以支撐中國企業對新一代網絡、數據中心光互聯、5G及接入、光傳感等光電子應用領域的產業開拓,實現對高端芯片工藝、先進封裝集成等核心關鍵技術的突破。
 
 
在柔性顯示技術領域,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消費者對電子產品顯示功能提出了更多要求,而基於OLED技術(有機發光二極管)實現創新突破的柔性屏以其輕薄、可彎曲、低能耗等特性在柔性顯示方麵展現出了獨特優勢。隨著柔性屏各項性能指標的提升,能夠更好地滿足高端產品的需求,倍受終端廠商的青睞,被廣泛應用於可折疊智能手機、可穿戴電子設備、智能醫療、車載以及VR/AR等顯示領域,成為柔性顯示市場未來重要的增長點。
 
為搶占柔性顯示屏製造商機,國內知名麵板企業都在積極進行柔性屏產業的布局。2017年10月,京東方(BOE)首條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開始量產,也是國內首條、全球第二大柔性屏生產線。在家電領域,TCL投資350億建設第6代LTPS-AMOLED柔性顯示麵板生產線,全麵布局柔性屏產業;創維家電首次展示了其投資研發的5.2英寸柔性AMOLED顯示屏,這是中國第一個全彩色、柔性AMOLED顯示屏,可在彎曲與折疊狀態下實現圖像和視頻顯示;智能手機領域,國內以華為、OPPO、VIVO為代表的手機廠商正逐步提高AMOLED在其高端智能手機的應用比例。除此之外,天馬、華星光電、國顯、和輝光電等企業都在積極布局AMOLED產業,強化對柔性屏產業鏈高端的占領。
 
隨著各種柔性顯示屏逐漸量產,作為柔性顯示重要部件之一的驅動芯片,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2017年的IFA電子展上,華為發布麒麟970智能芯片,這款芯片搭配了神經網絡處理單元,專門用於機器學習和一般的AI應用程序,開創了手機人工智能計算的先河。目前,搭載麒麟970芯片的華為Mate 10係列手機已成功發售,基於這一創新,麒麟970在AI慧眼拍照、AI語音助手、AI隨行翻譯方麵為消費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體驗。此外,在與國際巨頭的爭奪中,華為還一舉拿下5G短碼標準,為中國5G通信產業的發展掃除了標準障礙。
 
目前,信息通信技術正在加強與各行業的融合與應用,在深化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重點推進網絡變革,向軟件化、數字化轉型,以適應未來萬物互聯時代的發展需求。
 
e-works認為,現階段隨著智能製造戰略的持續深化,中國製造業亟需一批關鍵性的技術創新平台予以支撐。通過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可以彌補實驗室產品與產業化之間的缺失環節,解決行業共性技術供給不足的問題,從而不斷完善製造業創新生態係統,形成高水平有特色的製造業協同創新網絡和平台,重塑我國製造業國際競爭新優勢。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