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傳感器

速騰聚創發布 P3 激光雷達感知方案: 一台32線+兩台16線,為L3自動駕駛而生

Nick 來源:搜狐科技2018-03-27 我要評論(0 )   

雷鋒網新智駕消息,由 GPU 大廠 NVIDIA 主辦的 GTC 2018 大會(hui) 日前在美國聖何塞舉(ju) 行,當地時間 3 月 26 日開幕當天,深圳國產(chan) 激光雷達廠商速騰聚創(Robosense)在會(hui) 上正...

雷鋒網新智駕消息,由 GPU 大廠 NVIDIA 主辦的 GTC 2018 大會(hui) 日前在美國聖何塞舉(ju) 行,當地時間 3 月 26 日開幕當天,深圳國產(chan) 激光雷達廠商速騰聚創(Robosense)在會(hui) 上正式發布了其全新一代 P3 激光雷達感知方案,相關(guan) 的路測視頻也隨之公布。

據速騰官方介紹,全新一代 P3 激光雷達感知方案是專(zhuan) 門為(wei) L3 以上的自動駕駛而研發的激光雷達感知係統方案。

該方案在車頂中央使用了一台 32 線激光雷達(RS-LiDAR-32)進行全方位的感知,左右兩(liang) 側(ce) 各安裝一台有一定傾(qing) 斜角的 16 線激光雷達(RS-LiDAR-16),負責掃除兩(liang) 側(ce) 的盲區。

算法運行上,該方案可運行在 NVIDIA Drive PX2 等平台上。三台激光雷達組合方案使得激光雷達點雲(yun) 密度更高,感知盲區更少,可適應 L3 以上的自動駕駛。據介紹,針對該方案,速騰聚創已經經曆過了長時間的開放道路測試驗證,可滿足大部分自動駕駛路況感知需求。

*全新一代P3激光雷達感知方案路測視頻

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全新一代 P3 激光雷達感知方案是速騰聚創在去年推出的“普羅米修斯計劃”中一個(ge) 方案線的延伸。P1 方案是指單個(ge) 16 線激光雷達係統解決(jue) 方案,瞄準低速自動駕駛市場,市場應用很成熟,產(chan) 品應用在像京東(dong) 、菜鳥等物流車和許多領域的自動駕駛低速車上;P2 方案則是指單個(ge) 32 線激光雷達係統解決(jue) 方案,主要應用於(yu) 較高速度或者安全性能要求較高的領域。而 P3 方案的發布,主要是針對高速自動駕駛領域。

相比於(yu) P1 與(yu) P2 激光雷達感知方案,P3 方案在硬件與(yu) 算法上均做了升級。在硬件上采用了多台激光雷達組合的方式,在規避了多雷達互相幹擾的前提下,前後向線束密度更大,識別精度高。同時,大幅提升了點雲(yun) 對於(yu) 盲區的覆蓋,有效地保證行車安全並加強對行人的保護。

在算法方麵,在原有的建圖、車道線檢測、路沿檢測、定位、障礙物檢測、動態物體(ti) 跟蹤、障礙物分類識別模塊基礎上,增加了多激光雷達數據在時間上同步和空間上的融合,提高感知識別的精度和魯棒性,確保自動駕駛車輛能適應更多複雜路況。

當然,之所以速騰聚創要不斷更新其激光雷達感知係統,包括硬件和算法的整體(ti) 方案,也是因為(wei) 現在的自動駕駛研發團隊不僅(jin) 要在融合數據、感知、決(jue) 策等核心領域投入精力,還被迫拉長戰線,對激光雷達傳(chuan) 感器的功能進行單獨的開發與(yu) 驗證測試——某種意義(yi) 上這就是在“重複造輪子”。

速騰聚創希望通過提供該套激光雷達硬件及感知算法整體(ti) 感知係統,讓自動駕駛研發團隊能夠更加專(zhuan) 注在多傳(chuan) 感器融合、決(jue) 策規劃和控製上,避免更多“重複造輪子”,以此來加速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這也是“普羅米修斯計劃”推出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速騰聚創在激光雷達感知技術以及傳(chuan) 感器融合技術方麵已經很多成果。

雷鋒網新智駕此前報道,在今年的 CES 大展了,這家公司展示了激光雷達和攝像頭兩(liang) 類傳(chuan) 感器的底層融合技術(LCDF, LiDAR-Camera-Deep-Fusion)。當時,這家公司,把 MEMS 固態激光雷達 M1 Pre 與(yu) 攝像頭進行硬件底層融合,從(cong) 而讓自動駕駛車輛能全方位感知真實世界的三維空間色彩信息。

此外,速騰聚創通過與高德地圖合作,研發“基於高精地圖的激光雷達整體感知係統”方案,讓自動駕駛研發團隊在融合方案的基礎上,減少開發難度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