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軌道交通新聞

劉亞東:除了那些核心技術,我們還缺什麽?

星之球科技 來源:科技日報2018-06-25 我要評論(0 )   

6月21日下午,是什麽(me) 卡了我們(men) 的脖子 亟待攻克的核心技術 科學傳(chuan) 播沙龍在中國科技會(hui) 堂召開。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ya) 東(dong) 做了主題演講,在詳細介紹《科技日報》“亟待攻克的核心...

6月21日下午, “是什麽(me) 卡了我們(men) 的脖子 • 亟待攻克的核心技術” 科學傳(chuan) 播沙龍在中國科技會(hui) 堂召開。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ya) 東(dong) 做了主題演講,在詳細介紹《科技日報》“亟待攻克的核心技術”係列報道的出台背景和意義(yi) 之外,還詳細說明了在那些核心技術之外,我們(men) 還缺的到底是什麽(me) ?全文如下。

《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ya) 東(dong)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各位同事,下午好!

2018年4月16日,中興(xing) 事件的新聞在網上爆棚。三天以後,4月19日,《科技日報》一版頭條強勢推出新專(zhuan) 欄“亟待攻克的核心技術”,開篇以“是什麽(me) 卡了我們(men) 的脖子”為(wei) 引題,報道了中國在高端芯片製造所需要的頂級光刻機方麵的落後狀況。

我在新媒體(ti) 上推介了這個(ge) 欄目和這篇報道,很多朋友和新聞同行都評論說,《科技日報》這組報道策劃得很及時。我很“謙虛”地回複人家:不是很及時,是很超前!

事實上,今年三月“兩(liang) 會(hui) ”一過,《科技日報》就開始策劃和組織這組報道,當時的輿論氛圍還是“厲害了我的國”。《科技日報》認為(wei) ,公眾(zhong) 有必要了解更多的東(dong) 西,尤其應該知道,“我的國”也有不“厲害”的地方,甚至還受製於(yu) 人!

由於(yu) 想把開欄篇打造成“樣板間”,我們(men) 斃了好幾篇稿子,有些稿子還在反複修改和打磨,以至於(yu) 這個(ge) 欄目遲遲沒有推出,直到中興(xing) 事件爆發。到今天為(wei) 止,這個(ge) 欄目已經推出29期。換句話說,我們(men) 已經對各個(ge) 行業(ye) 的29項卡脖子技術做了報道。社會(hui) 反響之強烈超出了我們(men) 的預期。

作為(wei) 《科技日報》總編輯,我感到很自豪。因為(wei) 《科技日報》沒有人雲(yun) 亦雲(yun) ,而是以個(ge) 性化聲音和黨(dang)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正確引導了社會(hui) 輿論,體(ti) 現了《科技日報》的使命和擔當。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科學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這些舉(ju) 世矚目的成績當然值得肯定,但是我們(men) 更應該看到差距和不足。我們(men) 今天一些喜大普奔的科技成就,比如大飛機,人家半個(ge) 多世紀前就有了。我們(men) 今天一些正在苦苦攻關(guan) 的重大項目,比如載人登月,美國1969年就已大功告成,明年整整50年。這些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差距。

中國的科學技術與(yu) 美國及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這本來是常識,不是問題。可是,國內(nei) 偏偏有一些人,一會(hui) 兒(er) 說“新四大發明”,一會(hui) 兒(er) 說“全麵趕超”、“主體(ti) 超越”,“中國現在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都分別超越美國,成為(wei) 世界第一”,還算得有整有零,說得有鼻子有眼兒(er) 。明明是在別人的地基上蓋了房子,非說自己有完全、永久產(chan) 權。如果隻是鼓舞士氣也就罷了,可麻煩的是,發出這些論調的人忽悠了領導,忽悠了公眾(zhong) ,甚至忽悠了自己,這就成了問題。

上周我訪問日本,和日本科技振興(xing) 機構(JST)簽了一個(ge) 合作協議。我在JST見到了一個(ge) 人,叫衝(chong) 村憲樹,他是前文部省次官,現任JST首席研究員。衝(chong) 村對中國非常友好。他說中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很快就可以和美國平起平坐,甚至超越美國,所以日本應該和中國搞好關(guan) 係。我說,你的結論正確,但前麵說得不符合實際。我告訴他,中國要建成現代化強國,還有很漫長的道路要走。衝(chong) 村不同意我這個(ge) 說法。由於(yu) 他不會(hui) 說英語,我們(men) 的交流是通過日語翻譯,效率比較低,所以到最後我也沒能說服他。

衝(chong) 村的觀點在日本很有代表性。無論左翼還是右翼,他們(men) 都是這樣看待中國的。我們(men) 的輿論無疑對此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不可否認,這些為(wei) 國際上的中國威脅論提供了口實。那些把中國建設成就誇大其詞的與(yu) 論,無論出於(yu) 什麽(me) 動機,都有百害而無一利,其結果是誤國害民。

隻有認識到差距,才有可能彌補差距,否則我們(men) 的中國夢將永遠是中國夢。就像《禮記·中庸》所說,聞過而終禮,知恥而後勇。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講,中興(xing) 事件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都是一件大好事,好就好在它讓更多的國人正視了中美科技實力的巨大差距,驚醒夢中人!

《科技日報》“亟待攻克的核心技術”欄目要長期辦下去,因為(wei) 有太多的卡脖子技術讓我們(men) 在發展的道路上不能揚眉吐氣。那麽(me) 問題來了,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有那麽(me) 多的核心技術亟待攻克?是否有一些共性原因阻礙了我們(men) 攻克這些核心技術?我想是的。今天我講三個(ge) 問題。

第一,缺乏科學武裝。

科學和技術是兩(liang) 個(ge) 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它們(men) 之間有聯係。正是由於(yu) 缺乏科學的指引,才阻礙了我們(men) 的技術發展和進步。

中國自古以來隻有技術傳(chuan) 統,而沒有科學傳(chuan) 統。技術發明靠的是經驗的積累,或許還有靈機一動;而科學發現則是建立在係統研究和專(zhuan) 業(ye) 訓練的基礎上。有人說我們(men) 有四大發明。我告訴你,四大發明屬於(yu) 技術範疇,它不是在科學理論指導下的技術創新和突破,跟科學沒有半毛錢關(guan) 係。

比如指南針,我們(men) 的先人隻知道它很有用,迷不了路,找得著家。沒有去研究磁場、磁力線,也不懂得導體(ti) 切割磁力線時會(hui) 產(chan) 生電流,更推導不出麥克斯韋方程。比如火藥,我們(men) 的先人隻滿足於(yu) 它能爆炸的事實,隻知道一硝二磺三木炭,而沒有深入探討它的化學和物理機理,所以才止步於(yu) 黑色火藥,沒能研發出黃色炸藥。有人說,我們(men) 祖先發明了火藥,所以才有了後來工業(ye) 和軍(jun) 事上用的炸藥。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黃色炸藥和黑色火藥沒什麽(me) 關(guan) 係。

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求甚解,這些傾(qing) 向今天也在嚴(yan) 重影響我們(men) 的技術發展和進步。離開科學的指引,技術的發展注定不會(hui) 走得久遠。

第二,缺乏工匠精神。

去年中央電視台播了一檔節目《大國工匠》,我幾乎每集都看了。拍得很好,下了功夫。問題是相對於(yu) 我們(men) 13億(yi) 人口,這些大國工匠實在太少了,太稀缺了。

中國的傳(chuan) 統文化裏是瞧不起匠人的。從(cong) 我們(men) 對很多職業(ye) 的稱謂上就能看出這一點,什麽(me) 剃頭匠,泥瓦匠,小爐匠,很多教師自嘲,管自己叫教書(shu) 匠……

輕視操作,輕視實踐。孟子就說過,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yu) 人。6月20日,科技日報頭版頭條報道了“海洋調查一線難覓學科帶頭人身影”,講的是海洋調查的某個(ge) 航次上,16名科研人員中有副高以上職稱的隻有一人。學科帶頭人都說,學生去了,我就不去了。這種現象在中國很普遍。

不久前我訪問德國,在薩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頓參觀了中德軌道交通聯合研發中心的創新工廠。我在工廠裏看到,很多人穿著工裝在一絲(si) 不苟、非常專(zhuan) 注地工作。我本來以為(wei) 他們(men) 都是工人,後來一打聽,原來都是工程師!我想,正是憑藉這種務實嚴(yan) 謹、精益求精的精神,德國人生產(chan) 出了萊卡相機、奔馳汽車、克虜伯大炮等,創造了“德國製造”的品牌價(jia) 值。

第三,缺乏持之以恒的情懷。

浮躁和浮誇是中國科技界流行的瘟疫,而且至少已經持續了20年。我們(men) 很多科技工作者耐不住寂寞,坐不了冷板凳,總想走捷徑,彎道超車。

我不喜歡“彎道超車”這個(ge) 詞兒(er) 。除非你車裏有毒品,警察追你,要不幹嘛彎道超車呢?總結別人的經驗,吸取別人的教訓,少走彎路,這是對的,也是應該做的。但在更多情形下,“彎道超車”是個(ge) 偽(wei) 命題,往往成了投機取巧的代名詞。彎道超車走直線,就意味著別人走曲線,別人都比你傻,這可能嗎?很多實踐已經證明,彎道超車行不通。

比如說研發航空發動機,要通過大量實驗數據的積累,不斷總結、完善、調整、提高,最終才能生產(chan) 出一款好的產(chan) 品。要彎道超車的話,我們(men) 可以搞到一台別人的不那麽(me) 先進的航空發動機,照葫蘆畫瓢,山寨出“八九不離十”的產(chan) 品。可今後要改進提高,增強性能,你還能做得到嗎?

“三跑並存”的提法是對的,但它不是現在的事情。1965年,我們(men) 的科學家就實現了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這在當時絕對是世界領先。1964年中國爆炸了原子彈,1966年我們(men) 有了核導彈,1967年爆炸了氫彈,1970年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半個(ge) 世紀前,我們(men) 就“三跑並存”。所以,不談比例和構成,“三跑並存”的說法就失去了意義(yi) 。最近在“三跑並存”後麵又加了一句“跟跑為(wei) 主”,這就實事求是了。

此外,目前在某些關(guan) 鍵技術領域,我們(men) 與(yu) 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呈現出擴大的趨勢。上個(ge) 月我看到美國媒體(ti) 的一篇報道,美國的F135型航空發動機經過改進,其推力竟然達到22噸。稍微有一點航空發動機知識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ge) 匪夷所思的數字。聽了這個(ge) 消息,大家都很著急,但著急也沒有用。我們(men) 寄望於(yu) 從(cong) 事航空發動機研發的科技工作者能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百折不撓,盡快把高性能國產(chan) 航空發動機搞出來。

謝謝大家!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