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亞(ya) 洲日報12月5日報道,最新數據顯示,中國首次超越韓國成為(wei) 全球最大半導體(ti) 設備市場。據國際半導體(ti) 設備與(yu) 材料協會(hui) (SEMI)5日消息,今年三季度韓國半導體(ti) 設備出貨規模為(wei) 34.5億(yi) (1美元約合6.87元人民幣)美元,環比減少29%,同比減少31%。這是韓國自2016年1季度(16.8億(yi) 美元)以後設備出貨規模首次出現下滑。半導體(ti) 設備市場是反映半導體(ti) 行業(ye) 的先導指標,有分析認為(wei) ,此番半導體(ti) 設備出貨規模減少意味著韓國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亮起紅燈。
韓國2016年三季度以後半導體(ti) 設備出貨規模激增。由於(yu) DRAM和閃存芯片市場前景良好,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一直在積極擴建生產(chan) 線。2017年一季度,韓國半導體(ti) 設備出貨金額達到35.3億(yi) 美元,首次超越中國台灣(34.8億(yi) 美元),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半導體(ti) 設備市場。2018年一季度,韓國半導體(ti) 設備市場規模創曆史新高,達到62.6億(yi) 美元,此後出現下滑,二季度僅(jin) 為(wei) 48.6億(yi) 美元,三季度韓國拱手讓出蟬聯6個(ge) 季度的首位,半導體(ti) 設備市場規模僅(jin) 為(wei) 34.5億(yi) 美元,屈居第二。
半導體(ti) 業(ye) 界有關(guan) 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芯片市場形勢良好,但是進入下半年需求減少,市場景氣下滑,加之三星電子、SK海力士調整投資計劃,整體(ti) 設備市場規模有所減小。
中國半導體(ti) 設備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三季度中國半導體(ti) 設備市場規模為(wei) 39.8億(yi) 美元,環比增長5%,同比增長106%,成為(wei) 全球最大半導體(ti) 設備市場。2017年三季度時,中國半導體(ti) 設備市場規模還僅(jin) 僅(jin) 隻有19.3億(yi) 美元,當時僅(jin) 為(wei) 韓國市場規模的五分之二,短短一年,中國便實現反超,市場規模擴大了兩(liang) 倍。
中國半導體(ti) 市場近幾年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司也表達了進入芯片領域的興(xing) 趣。以存儲(chu) 芯片為(wei) 例,以前中國國內(nei) 存儲(chu) 芯片完全靠進口,今年福建晉華集成電路的內(nei) 存生產(chan) 線有望投產(chan) ,另外長江存儲(chu) 科技公司也在建設內(nei) 存和閃存芯片生產(chan) 線。格力、康佳等傳(chuan) 統家電企業(ye) 也表示,將進入芯片領域。
據國際半導體(ti) 設備與(yu) 材料協會(hui) 報告顯示,中國目前正在北京、天津、西安、上海等16個(ge) 地區打造25個(ge) FAB建設項目,福建晉華集成電路、長江存儲(chu) 科技公司等企業(ye) 技術水平雖不及韓國,但均已投入芯片量產(chan) 。報告預測,今年中國半導體(ti) 設備市場規模有望達118億(yi) 美元,同比實現43.9%的增長,明年市場規模有望擴大至173億(yi) 美元,增長46.6%,成為(wei) 全球第一大市場。而同一時期內(nei) 韓國的半導體(ti) 設備市場規模從(cong) 179.6億(yi) 美元減少至163億(yi) 美元,減幅為(wei) 9.2%。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