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軍工航天新聞

NASA 3D打印機製造火箭部件的創新曆史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關(guan) 村在線2019-05-14 我要評論(0 )   

美國航空航天局(簡稱NASA)不僅(jin) 是美國聯邦政府的一個(ge) 行政性科研機構,而且還是第一個(ge) 將人送上月球,並且在航空航天領域運用3D打

美國航空航天局(簡稱NASA)不僅是美國聯邦政府的一個行政性科研機構,而且還是第一個將人送上月球,並且在航空航天領域運用3D打印製造最為成熟的航天先驅者。3D打印使他們突破了新的邊界,改進了火箭。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NASA有關3D打印機在航天航空領域使用的曆史以及未來的前景。


為什麽NASA要選擇3D打印技術製造航天航空部件?

航空局必須跟上最新的創新,並不斷尋求火箭設計的改進。過去幾年3D打印製造這項技術為美國宇航局提供了許多好處。

火箭設計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如何減低部件的重量,而3D打印正是這一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也是製造火箭的一個重要方麵。3D打印還可以實現快速生產。利用3D打印進行原型設計,可以讓研究人員相應地調整設計,這既節省成本,又節省時間。完美的原型可以很容易地成為最終產品,所有需要做的就是將3D模型發送到最終技術中進行3D打印。



左圖顯示的是直接從3D打印機輸出的引擎部件,右圖顯示的是後處理完成後的部件。

美國航天局是3D打印的高質量機械零件,耐高達3300°C(6000°F),甚至與火箭一樣複雜。火箭零件必須是完美的。即使是最小的錯誤也會危及整個任務,造成絕對的災難。NASA相信3D打印技術能夠達到最高標準。

NASA 3D打印的相關曆史

關於美國宇航局3D打印的第一條新聞要追溯到2013年,當時他們提出了一係列問題:“什麽東西能在幾乎6000華氏度的高溫下不熔化?什麽東西在極端的壓力下沒有破裂?從生產到測試如何做到在三周的時間內完成?什麽能使昂貴的火箭零件的成本降低60%或更多?



答案是3D打印製造。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證實,對3D打印部件的測試結果表明,它們與傳統製造的部件沒有區別。負責監督測試的推進工程師桑德拉·埃拉姆·格林研究了測試結果,他說:“在所有的熱火測試中,兩個獨立的3D打印噴射器工作得很穩定。”

3D打印使美國宇航局擁有耐用、耐熱和複雜的零件。除此之外,它還將成本降低了50%以上,從每部分10000美元降低到不足5000美元。生產效率也更高,生產大約需要40個小時。

如何使用3D打印製造引擎?

美國航天局並沒有停止使用3D打印機打印引擎部件。到2015年,他們已經開發出多個發動機部件,並一起進行了測試。他們產生了20000磅的推力!3D打印引擎經理伊麗莎白·羅伯遜(Elizabeth Robertson)評論說:“我們製造並測試了製造3D打印火箭引擎所需的大約75%的零件。通過對渦輪泵、噴射器和閥門進行測試,我們已經證明,可以為多種用途(如登陸器、空間推進或火箭發動機的上層)建造3D打印發動機。”

我們能把3D打印機送到火星上嗎?

這絕對是美國宇航局3D打印曆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發起了一場3D打印地挑戰,以期獲得殖民火星的最佳想法。

最好的辦法是發送3D打印機,為人們的到來做好一切準備。這個解決方案意味著在另一個星球上實現全自動化和獨立製造!3D打印製造使用根據環境調整的新材料和開發解決方案。這意味著可以進行最高程度的定製。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最新消息是一種用於3D打印火箭推進部件的銅基合金。新開發的銅合金對美國宇航局特別有吸引力,因為它是一種強導電材料。他們已經用3D打印了燃燒室襯裏和噴油器麵板。

這種合金符合最高的航空航天等級標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試驗證明,這種材料在50%厚的層(0.045毫米)下表現更好,這使得冷卻速度更快,並加快了生產時間。然後通過熱等靜壓機對零件進行拉伸,以降低金屬的孔隙率,最後將其送至後處理和室溫拉伸試驗。

采用銅合金製作的三維打印件具有良好的導熱性、抗變形性和高溫強度。這可以真正改變太空旅行的未來,因為我們將能夠更快、更便宜地打印火箭發動機零件,而且它們將更輕,從而減少燃料的使用。

如你所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使用3D打印技術的時間隻有6年多,並且取得了一些巨大的突破。他們的3D打印金屬發動機部件可以承受超過3000°C的溫度和發射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應力。我們甚至開始在太空中進行3D打印!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