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聯社報道截圖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日本政府修改了對韓國的出口管理運用政策,決定從7月4日開始實行限製向韓國出口電視、智能手機中OLED顯示器部件使用的“氟聚酰亞胺”、半導體製造過程中必須使用的“光刻膠”和“高純度氟化氫”等3個品種,如果該措施得以實施,可能會對韓國經濟產生負麵影響。
消息人士稱,日本此次措施實際上是針對去年日韓在勞工征用賠償訴訟的報複措施。據韓聯社報道,日韓政府高層在G20峰會上又針對“二戰”勞工賠償事件進行了談判,但是雙方沒有談攏,導致日本采取對韓國出口限製的措施。
據悉,日本政府將於7月1日正式公布這一消息。
據韓聯社報道,因為這不是全麵禁止出口,隻是加強程序,因此眼下韓國業界不會有太大損失,但也不能排除隨著韓日關係的發展,狀況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
一位韓國業內人士當天在接受韓聯社的電話采訪時表示,“日本政府指定的限製出口的三個品種是生產半導體和顯示器麵板所必需的材料。韓國對日依賴度較高,因此出口限製帶來的打擊將非常大。”
行業內人士表示,日本占全球氟聚酰亞胺總產量的90%產能,高純度氟化氫氣體占全球70%產能,而韓國三星電子、LG和SK等廠商所需的大多數氟聚酰亞胺和高純度氟化氫都是從日本進口。
韓國專家們擔心,韓國半導體、顯示器產業所占的韓國GDP比重原本就很大,因此此次事件對韓國的衝擊也會更大。
另外,從(cong) 製造業(ye) 的情況來看,因為(wei) 缺少材料整個(ge) 工程都將法進行。考慮到這一點,如果日本加大“壓力”,韓國半導體(ti) 、顯示器企業(ye) 可能會(hui) 遭受巨大打擊。
日本半導體(ti) 材料出口限製韓企將從(cong) 中長期受惠
不過,韓國國內(nei) 也有聲音認為(wei) 日本限製對於(yu) 韓國產(chan) 業(ye) 中長期來看是件好事兒(er) ,這次限製將是日本自找苦果。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KTB投資證券7月1日分析說,日本試圖對韓國半導體(ti) 及顯示器核心材料進行出口限製,反而會(hui) 對韓國企業(ye) 起到有利作用。
KTB研究員金陽(音)預測稱“如果日本試圖限製出口,韓國半導體(ti) 、顯示器製造企業(ye) 在短期內(nei) 可能會(hui) 出現生產(chan) 差池,但從(cong) 中長期角度看,可能會(hui) 從(cong) 中受惠。”
金陽解釋說:“由於(yu) 目前半導體(ti) 和顯示器處於(yu) 供應過剩局麵,因此製造企業(ye) 將以此次事件為(wei) 契機耗盡過剩庫存的同時,還將以限製規定導致生產(chan) 出現差池為(wei) 借口,今後可以加強對日本企業(ye) 的價(jia) 格談判力度。”
他還稱,半導體(ti) 、顯示器製造企業(ye) 今後可能會(hui) 增加韓國國內(nei) 生產(chan) 材料的比重,因此,韓國國內(nei) 生產(chan) 企業(ye) 也將獲得利益。相反,日本的原材料企業(ye) 必然會(hui) 遭受直接打擊。韓國是全球存儲(chu) 器生產(chan) 設備(CAPA)占有率高達53%的世界最大的原材料市場,但目前東(dong) 芝、夏普等日本企業(ye) 還沒有餘(yu) 力擴大占有率,因此,此次限製規定的嚐試被認為(wei) 是日本的自找苦果。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