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最大型3D打印機以及有史以來體(ti) 積最大的打印物—————打印船,在美國緬因大學公開亮相。並且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艘利用3D打印技術打印的船真的可以在水上航行。
所謂3D打印技術,也可以說是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它是以數字模型文件為(wei) 基礎,運用粉末狀家金屬或者塑料等可粘合的材料,最終通過逐層打印技術的方式來構造物體(ti) 。
而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數字技術材料打印機來實現的,起初被用於(yu) 工業(ye) 設計的模型製造,後來逐漸用於(yu) 一些產(chan) 品的直接製造,在建築、航空、醫療等領域中都發揮著不小的作用。
而說到3D打印技術,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其實就是利用光固化和紙層疊等技術的快速成型裝置。其實它與(yu) 普通打印機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3D打印機內(nei) 裝有液體(ti) 或者粉末狀的打印材料,通過電腦的控製可以將打印材料一層層的疊加起來,最終可以把電腦上的藍圖變為(wei) 實物,我們(men) 把這樣的技術稱之為(wei) 3D打印技術。
據悉,在緬因大學高級結構與(yu) 複合材料中心打印出來的這艘船,長達7.62米,重量為(wei) 5000磅,被命名為(wei) 3Dirigo。根據了解這艘船是在72小時不間斷印刷過程中一體(ti) 成形製成,生產(chan) 成本約40000美元。
複合材料中心創始總監哈比卜達格表示,這個(ge) 例子顯示,大型印列機可以創建出更大的物體(ti) ,可以有效協助企業(ye) 進行產(chan) 品開發。而這種新型打印機可以用更快的速度製作出原型,也讓我們(men) 可以更快發明和創新。
與(yu) 此同時,此次打印出這艘船的全球最大型打印機也在場展示。該打印機長約23米,未來將擴展為(wei) 約33米。緬因大學與(yu) 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正合作進行打印機計劃。據悉,該校與(yu) 橡樹嶺實驗室合作進行的一項2000萬(wan) 美元研究,將致力於(yu) 使用以纖維素材料增強的生物基礎熱塑性塑料,製造出更堅固耐用且可回收的3D打印材料。如果計劃順利,打印機將能快速生產(chan) 出船模或水泥桶之類的物品,並可回收再利用。
最後緬因大學指出,吉尼斯世界紀錄已證實,10日展出的是全球最大的原型聚合物3D打印機,當然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3D打印船和最大的3D打印物體(ti) 。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