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3D打印商情》了解,11月21日,在德國不來梅舉(ju) 行的歐洲空間技術博覽會(hui) 上,一眾(zhong) 太空硬件製造商一起探討了3D打印技術。
太空硬件製造商表示,他們(men) 越來越多地使用3D打印來製造零件,但是這種技術並非像通常所想象的那樣簡單。他們(men) 完全希望3D打印能夠徹底改變製造業(ye) ,但要注意的是,我們(men) 不能在不充分了解其優(you) 缺點的情況下推廣該技術。
GE Additive的創新負責人Josh Mook表示:“人們(men) 誤以為(wei) 是買(mai) 了3D打印機,插上電源,投入了成本,做到這些零件就開始冒出來。實際上不是那樣的。您必須尊重這項技術,並且還需要一定的成熟度。”
據Josh Mook說,GE Additive現在可為(wei) 衛星和其他工程項目提供直徑最大10米的3D打印零件。
全新運載火箭公司“阿麗(li) 亞(ya) 娜集團”(Ariane 5和Ariane 6的火箭製造商)液體(ti) 推進工程負責人Gerald Hagemann表示,阿麗(li) 亞(ya) 娜集團的許多工程師最初都將3D打印的想法當作是任何事情的最佳方法,但事實證明,這並非總能節約成本。
Gerald Hagemann說:“對於(yu) 原型來說,它是完美的。但對於(yu) 批量生產(chan) ,確實還未能證明3D打印可以降低成本。”
Gerald Hagemann表示,阿麗(li) 亞(ya) 娜集團在Ariane 5上裝有3D打印零件,而在2020年首次亮相的Ariane 6上將有更多3D打印零件,但公司在決(jue) 定如何利用這種製造方法方麵具有選擇性。
西門子增材製造工程服務負責人Ole Geisen表示,對於(yu) 原型製作來說,3D打印可以提高速度,使其具有優(you) 勢,但他也同意用於(yu) 批量生產(chan) 的3D打印會(hui) 麵臨(lin) 更多困難。
Ole Geisen說:“我們(men) 的設計師非常有能力進行性能設計和可製造性設計,但是在增材製造中進行設計和工程設計以降低成本,人們(men) 還沒有付出很多努力——這是我們(men) 現在必須努力推動的事情。”
Ole Geisen表示,西門子有一個(ge) 大約150人的團隊,專(zhuan) 門從(cong) 事3D打印。目前,公司3D打印部門可以為(wei) 自己的產(chan) 品和客戶(包括一些航天工業(ye) )打印零件。
Gerald Hagemann說,阿麗(li) 亞(ya) 娜集團的Ariane 6的部分零件是3D打印的。因為(wei) 增材製造將零件數量從(cong) 數千減少到了一個(ge) 。他說,但這帶來了新的挑戰,比如,發動機部件不再容易檢查,即使X射線也起不了作用,因為(wei) 零件是重金屬製成的。
Josh Mook說,使用3D打印,GE Additive將噴氣發動機內(nei) 部的零件數量從(cong) 850左右減少到12個(ge) 。他說,通用電氣僅(jin) 在3D打印方麵就花費了超過20億(yi) 美元用於(yu) 標準化和認證。他說:“我一直告訴人們(men) ,這是一個(ge) 了不起的工具。它極大地降低了進入門檻,改變了我們(men) 解決(jue) 問題的方式,但它不能替代工程。”
衛星和火箭製造商OHB的機製和產(chan) 品副主管Samuel Senese則表示,由於(yu) 光學組件無法使用與(yu) 其他航天器零件相同的塗層,因此3D打印在遙感衛星上的應用受到限製。他說3D打印需要更多的投資,但方向是正確的。這句話獲得了其他人的讚同。Ole Geisen說:“已經沒有什麽(me) 能阻擋3D打印的腳步,甚至是在太空中,覆蓋的範圍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