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經濟體(ti) 製造業(ye) 指數下跌
近日,歐、亞(ya) 、非主要經濟體(ti) 陸續公布了2月份製造業(ye) 指數。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衝(chong) 擊以及其他多種因素疊加,數據普遍呈下滑態勢。
據瑞典有關(guan) 方麵公布的數據,2月份瑞典製造業(ye) 采購經理人指數 (PMI)上升至53.2,較1月份上升1.2個(ge) 百分點,創15個(ge) 月以來新高,好於(yu) 預期。分析人士指出,PMI指數高於(yu) 50說明市場需求旺盛,行業(ye) 景氣度好,但此次數據則是由於(yu)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中國製造業(ye) ,通過產(chan) 業(ye) 鏈傳(chuan) 導機製抑製了瑞典的供給能力,導致供不應求。
另據IHSMarkit數據顯示,法國2月份製造業(ye) PMI指數從(cong) 上月的51降至49.7,低於(yu) 預測的51.3,創7個(ge) 月以來最低。然而服務業(ye) PMI指數從(cong) 上月的51升至52.6,將綜合PMI指數從(cong) 上月的51.1推高至51.9。IHSMarkit經濟學家科爾表示,汽車行業(ye) 疲弱、波音737Max停產(chan) 時間延長以及疫情導致的供應鏈等問題是影響法國製造業(ye) 的主要原因。
德國經濟研究所 (DIW)則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德國一季度經濟接近停滯,較上季度僅(jin) 增長0.1%。DIW稱,若疫情持續擴散,德國工業(ye) 將遭受重創。該機構認為(wei) ,目前疫情最終影響尚不明確,也無法量化,但如果疫情繼續在全球擴散,並導致來自中國供應中斷,德國工業(ye) 受到的影響將尤為(wei) 嚴(yan) 重。德國工業(ye) 聯合會(hui) (BDI)日前表示,德國製造業(ye) 許多部門在未來幾周內(nei) 將麵臨(lin) 中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導致的供應短缺,受影響的產(chan) 業(ye) 包括機械、汽車、製藥和造紙,並稱德國在華5000餘(yu) 家企業(ye) 目前在采購、製造和銷售方麵都受到了嚴(yan) 重製約。
不過,歐元區2月份經濟活動增速出人意料地達到了六個(ge) 月最高點。IHSMark-it報告顯示,2月份歐元區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微升至51.6,季度增長約為(wei) 0.2%。製造業(ye) 繼續萎縮,但速度放緩。歐元區快速製造業(ye) 采購經理人指數從(cong) 上月的47.9升至2月的49.1,高於(yu) 分析師預期的47.5。雖仍低於(yu) 50大關(guan) ,表明大多數企業(ye) 報告活動減少,但已是2019年2月以來的最高值。同時,單一貨幣區占主導地位的服務業(ye) 仍保持韌性,將整體(ti) 商業(ye) 活動推至6個(ge) 月高位。2月服務業(ye) PMI指數從(cong) 前一個(ge) 月的52.5升至52.8,綜合指數微升至51.6。IHSMark-it首席商業(ye) 經濟學家克裏斯·威廉姆森表示,增長是由服務業(ye) 帶動的,但製造業(ye) 也顯示出了從(cong) 下滑趨勢中走出的跡象,疫情短期影響可能尚未全部顯現。令人擔憂的一個(ge) 趨勢是,服務業(ye) 的新業(ye) 務流入比前兩(liang) 個(ge) 月增長放緩,這可能與(yu) 疫情對交通和旅遊業(ye) 等的破壞有關(guan) 。此外,由於(yu) 中國工廠關(guan) 閉,許多製造企業(ye) 麵臨(lin) 供應鏈中斷。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菲利普·萊恩警告稱,經濟可能因疫情而遭受 “相當嚴(yan) 重的短期打擊”。
印度方麵,3月5日公布的日經新聞采購經理人指數從(cong) 上月55.3降至54.5。IHSMarkit谘詢公司首席經濟學家PolyannaDeLima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對印度製造業(ye) 供應鏈和出口造成負麵影響,進而降低製造業(ye) 企業(ye) 全年預期,提供的就業(ye) 崗位數量有所減少,為(wei) 3個(ge) 月以來最低水平。同時,2月份印度製造業(ye) 在國內(nei) 及國際市場仍然獲得了可觀的訂單數量,消費品和中間產(chan) 品生產(chan) 對PMI提供了支撐。該指數調查采樣範圍包括8大行業(ye) 400多家企業(ye) 采購經理,涉及新訂單數量 (占比30%)、產(chan) 出 (25%)、就業(ye) (20%)、供應商交貨時間 (15%)、采購庫存 (10%)等5項指標。
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南非采購經理人指數 (PMI)為(wei) 44.3,顯示製造業(ye) 連續第四個(ge) 月下滑,為(wei) 2009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數據出爐之際,南非正在與(yu) 資金緊張的Eskom公司持續斷電的威脅作鬥爭(zheng) ,正在蔓延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或加劇其前景的不確定性。根據數據,追蹤企業(ye) 活動和新銷售訂單的PMI分項指數急劇惡化,均跌至近11年低點。
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受疫情影響或低於(yu) 預期
與(yu) 此前估計不同,近日有第三方機構表示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受疫情影響或低於(yu) 預期。與(yu) 此前分析人士認為(wei) 新冠肺炎疫情嚴(yan) 重衝(chong) 擊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鏈,但實際上位於(yu) 中國腹地的芯片工廠克服了物流、封裝、測試等方麵的困難以高產(chan) 能正常運行。該產(chan) 業(ye) 2019年創造了4248億(yi) 美元營收,一旦中國芯片生產(chan) 中斷,可能對全球經濟增長產(chan) 生重大影響。
“Omdia半導體(ti) 競爭(zheng) 力觀察”負責零部件和設備產(chan) 業(ye) 研究的副總裁萊恩·耶利內(nei) 克(LenJelinek)表示: “2020年前兩(liang) 個(ge) 月的全球芯片供應似乎未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的影響,銷售渠道有大量芯片庫存,可彌補武漢地區和中國其他地區半導體(ti) 製造廠因疫情造成的產(chan) 量缺口。”此外,受疫情影響較輕地區的廠家則通過調整產(chan) 業(ye) 鏈從(cong) 其他芯片製造商處實現了替代,相關(guan) 部件均可很容易地從(cong) 其他芯片製造商采購。”他表示: “電子製造服務 (EMS)和原創設計製造 (ODM)公司複工人數不足,可能導致全球市場在第二季度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該產(chan) 業(ye) 如何應對疫情引發如富士康及類似的電子產(chan) 品製造商減產(chan) 或停產(chan) 的問題將至關(guan) 重要,後者采購額占全球的29%。目前,富士康位於(yu) 鄭州的iphoness生產(chan) 基地現已複工,但由於(yu) 勞動力問題,其產(chan) 能隻恢複到正常的10%到20%。該地區其他廠家包括捷普 (Jabil)和緯創(Wistron),其受影響程度不及富士康。
Omdia首席半導體(ti) 分析師何輝表示:“對於(yu) 無晶圓廠的海外半導體(ti) 公司,最大的挑戰是進出口物流。目前中國進出口流程尚未恢複到疫情前的水平,減慢了貿易的步伐。”不過,對全球電子業(ye) 務而言,第一季度是全年淡季,受物流放緩的影響,疫情的負麵影響尚未完全顯現。他指出,由於(yu) 晶圓工廠均為(wei) 高潔淨度、高自動化廠房,不利於(yu) 病毒傳(chuan) 播,因此包括中芯國際、台積電和聯電等企業(ye) 均維持正常生產(chan) ,產(chan) 能利用率很高。但他警告說,缺乏後端封裝和測試能力的芯片企業(ye) 將會(hui) 受分包公司勞動力短缺影響運營,中小芯片設計公司可能陷入困境,如目前的狀況持續一段時間,這些公司將可能麵臨(lin) 破產(chan) 或被收購的局麵。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