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用原子航空係統公司(GA-ASI)最近發布消息表示,在今年2月成功完成了一架使用增材製造零部件的MQ-9B“天空守衛者”無人機試飛工作。目前該部件正在做最後的評審鑒定。
金屬增材製造,更通俗的名字是“3D打印”。在這架MQ-9B上3D打印的部件是進氣道的脊部板材,使用的是鈦合金Ti6Al4V(鈦六鋁四釩)材料,這是通用原子的增材製造團隊與(yu) GE增材製造工程谘詢團隊合作的產(chan) 品。該零部件的傳(chuan) 統製造工藝是3個(ge) 部分的鈦金屬薄板焊接成型,而采用3D打印整體(ti) 製造後,免去了工裝、焊接、焊接質量檢驗等環節,並可將該零部件的成本降低90%以上,重量減少30%以上,模具減少約85%,顯著降低了重量以及生產(chan) 環節的工時成本,也會(hui) 簡化無人機製造上的供應鏈與(yu) 庫存等方麵的要求。
通用原子公司對外發布稱:過去幾年裏一直在探索3D打印技術在無人機製造上的應用,組建了增材製造研發團隊、與(yu) 多家3D打印技術公司合作構建上下遊供應鏈。試驗中的脊部板材就是通用原子在2019年4月開始與(yu) GE增材製造工程谘詢團隊合作,不到8個(ge) 月的時間裏完成了激光粉末床熔合(LPBF)技術、工藝和材料的開發、鈦和其他金屬材料的驗證,以及最後的裝機試飛等工作。
在完成首個(ge) 3D打印零部件的成功應用後,通用原子公司表示後續將把3D打印的應用推廣到進氣道的其他零部件。而近期消息顯示通用原子還與(yu) 澳大利亞(ya) 的Conflux公司合作開發3D打印熱交換器部件。在通用原子公司公布的增材製造應用技術路線圖中,下一步將用3D打印製造更複雜的歧管和管道、多種類型的熱交換器、發動機和起落架相關(guan) 的零部件、集成結構、安裝架和燃料分配係統等,以及在工裝、維護保養(yang) 中所需的各種工具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