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四川的眼科醫生第一次在內(nei) 窺鏡下的眼眶骨折手術中,使用3D打印的眼眶模型!”談及3D打印技術的成功應用,醫院眼科李蓓博士很是開心。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是省內(nei) 為(wei) 數不多的能完成複合性眼眶骨折手術的眼科,特別是內(nei) 窺鏡下的眼眶骨折手術,是省內(nei) 率先並且目前唯一開展的單位。
而這一次,在內(nei) 窺鏡下的眼眶骨折手術中使用3D打印的眼眶模型,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藍圖變成實物,成功做到了首次且唯一!
▲3D打印的眼眶模型
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藍圖變成實物
前段時間,陳先生因“右眼被拳頭擊傷(shang) 10天”來到醫院。入院時,右眼球凹陷,右眼外轉受限,視物成雙。經過頜麵部CT檢查,結果顯示為(wei) 右眼眶內(nei) 壁骨折。為(wei) 改善右眼球凹陷及運動受限,李蓓博士認為(wei) 需要盡快為(wei) 陳先生行右眼內(nei) 窺鏡下眶內(nei) 壁骨折整複術(內(nei) 窺鏡:放大、照明、微創),並在治療過程中應用3D打印的眼眶模型。本院眼科是省內(nei) 為(wei) 數不多的能完成複合性眼眶骨折手術的眼科,特別是內(nei) 窺鏡下的眼眶骨折手術,是省內(nei) 率先並且目前唯一開展的單位,但3D打印技術,我院眼科還未曾應用過。
“任何事物都有一個(ge) 從(cong) 無到有的過程,以前沒有的,不代表以後也沒有,我們(men) 要敢於(yu) 突破,敢於(yu) 吸收新的技術和知識,努力將‘無’變成‘有’,將藍圖變成實物,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患者的需求。”李蓓博士說,她於(yu) 2015年在上海九院學習(xi) 時,看到他們(men) 在骨折手術中使用3D的眼眶模型,當時就暗下決(jue) 心,一定要將此技術帶回四川、帶回一醫院。
現在,經過不斷地學習(xi) ,李蓓博士已經能在自己熟練的內(nei) 窺鏡技術中成功加入3D打印技術了。
▲李蓓博士在內(nei) 窺鏡下的眼眶骨折手術中應用3D打印的眼眶模型
此次,在眼科曾流芝主任以及放射科的大力支持下,李蓓博士利用3D打印的模型進行全方位的術前手術方案設計,術中輔助植入物的修剪、成型及定位,陳先生的手術順利且成功!
“根據眼眶CT掃描結果重建的VRT圖像,應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來患者1:1比例大小的眼眶模型。”李蓓博士說,打印初衷是緣於(yu) 眼眶骨折手術中需要熱塑型的可吸收內(nei) 固定材料,在術中輔助修剪鈦網,輔助骨折定位,減少需修剪的內(nei) 固定材料反複進入眼眶的操作次數,縮短手術時間。
▲3D打印的眼眶模型
傳(chuan) 統的骨折手術,大多情況下是醫生在肉眼直視下做的,眼眶內(nei) 空間狹小並且深邃,肉眼直視下,術野暴露很不清晰,給手術操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和風險。內(nei) 窺鏡下的骨折整複術則解決(jue) 了這一難題。
事實也證明了,內(nei) 窺鏡技術配合3D打印技術的應用,不僅(jin) 縮短了手術時間,還避免多次於(yu) 眶內(nei) 放入及取出植入物,避免了不必要的組織損傷(shang) 及手術刺激。陳先生術後第一日,右眼凹陷明顯改善,眼球運動無明顯受限,複視消失,手術後第二天可看手機。
而陳先生更是省內(nei) 眼科醫生應用3D打印技術的第一例患者。這次手術的成功也標誌著醫院眼科成為(wei) 省內(nei) 首次也是唯一的在內(nei) 窺鏡下的眼眶骨折手術中使用3D打印的眼眶模型的科室!
▲李蓓博士對打印出來的眼眶模型愛不釋手
把骨折手術做到更加完美,
才是它的魅力真正所在!
手術有大有小,但每一個(ge) 手術都很重要,都需要醫生盡可能地做到完美。41歲的謝孃孃,因“左眼被拳頭擊傷(shang) 11天”來到我院,入院時,左眼眶及同側(ce) 麵部嚴(yan) 重傾(qing) 斜、塌陷,我院頜麵部CT顯示謝孃孃左側(ce) 眼眶及上頜竇粉碎性骨折,累及左顴弓。
入院後,李蓓博士為(wei) 其行了左眼眶複合性骨折整複術,包括內(nei) 窺鏡下眶內(nei) 下壁骨折的整複、顴骨複合體(ti) 的骨折整複。
外傷(shang) 後,上頜骨支柱部分裂開,但沒有張口和咬合的問題,於(yu) 是李蓓博士利用固定下眶緣的預成型鈦網的力量,提舉(ju) 上頜,免去了口內(nei) 切口,而承力不大的眶外側(ce) 緣及顴弓,則選用了可吸收內(nei) 固定係統......每一個(ge) 材料的估計,每一寸骨頭的考量,每一項手術技巧的實施,都在李蓓博士的精準計劃下完美實行。
“把骨折手術做到更加完美,才是它的魅力真正所在。”李蓓博士說,不僅(jin) 要把患者治療好,還要治療得更加完美,不留遺憾。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