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4月5日從(cong) 寧夏科技廳獲悉,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手足踝外科團隊聯手寧夏醫學3D打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應用3D打印技術為(wei) 一名腳掌被機器鋸斷並麵臨(lin) 截肢的年輕人重塑新足跟,成功為(wei) 他保住了右腳。
這名23歲的患者在一家工廠工作,2020年7月16日,他在維修設備時機器突然失靈,毫無防備中右腳被機器鋸斷,半隻腳完全離斷。當地醫院給出的治療方案是從(cong) 小腿處截肢。他來到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手足踝外科谘詢後得知,斷肢再植必須傷(shang) 後6—8個(ge) 小時內(nei) 完成,但他已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不過仔細詢問後他得知,雖然無法斷足再植,但可以通過3D打印技術進行手術,不但不用截肢,還可以恢複腳的外觀和正常行走功能。
該院手足踝外科主任陸誌東(dong) 帶領團隊決(jue) 定分兩(liang) 次手術保留患者肢體(ti) 。第一次手術的重點是重建皮膚,用骨水泥技術暫時重建足跟外形,形成一個(ge) 占位器;第二次手術則是把用於(yu) 占位的骨水泥取出來,換成患者自己的骨頭,即從(cong) 小腿處和胯部分別取一小部分帶血管的腓骨和髂骨移植到足部缺損的地方,重建足跟。
為(wei) 了保證手術的精準和高效,該院手足踝外科聯合寧夏醫學3D打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起設計攻關(guan) 。該中心獲取了患者的CT影像數據,在電腦上重建了患者的三維骨結構模型,還設計出3D打印導板,讓手術中的截骨和血管吻合等操作更加精準,縮短手術時間。目前,患者右腳外形已經恢複,預計半年到一年後就能下地走路。
據悉,寧夏醫學3D打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寧夏科技廳2020年5月正式批複成立的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托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建設,利用計算機數字技術輔助手術規劃,將3D打印技術應用到臨(lin) 床中,以實現更加精準的診斷和治療。目前,3D打印技術除了應用於(yu) 骨科,在肝膽外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口腔外科、幹細胞研究等多個(ge) 醫學領域都有廣泛應用。
而成立於(yu) 今年1月1日的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手足踝外科,自成立3個(ge) 月來已完成各類手術近400台,為(wei) 寧夏及周邊患者帶來福音。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