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D打印技術的發展,從(cong) 可穿戴智能設備到自動駕駛汽車,越來越多的定製部件以更低的成本出現在各種應用中。據外媒報道,日本東(dong) 北大學(Tohoku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首次3D打印出質子交換膜,這是電池、電化學電容器和燃料電池中的關(guan) 鍵部件。研究人員表示,這項成果將有助於(yu) 實現可定製化固態能源設備。
(圖片來源:TOHOKU)
可定製形狀儲(chu) 能設備,為(wei) 相關(guan) 應用提供了全新可能性,如無人機。該校研究人員Kazuyuki Iwase表示:“通過3D打印,可以根據需求構建結構。”
目前的3D打印製造,側(ce) 重於(yu) 對最終產(chan) 品功能有益的結構部件,而不是賦予部件本身以功能。
研究人員表示:“3D打印儲(chu) 能設備需要有專(zhuan) 門的功能性墨水。我們(men) 開發了一種製造工藝,並合成出功能化納米墨水,從(cong) 而能夠3D打印準固態儲(chu) 能設備。”
研究小組將無機二氧化矽納米顆粒,與(yu) 光固化樹脂和質子傳(chuan) 導液體(ti) 混合在一起,並密切關(guan) 注所產(chan) 生的墨水粘度。研究人員表示,之前研究出來的墨水無法進行3D打印。通過按一定比例混合這些成分,研究人員開發出了可用於(yu) 點膠3D打印機的墨水,即使經過紫外線照射固化,這些墨水仍能保持性能。為(wei) 測試其性能,研究人員在兩(liang) 個(ge) 碳電子電極之間加入一層打印膜,以製造可以操作的準固態電化學電容器。這是促使電子設備中發生能量儲(chu) 存和放電過程的關(guan) 鍵部件。
研究人員表示:“由於(yu) 能夠自由選擇用於(yu) 固化的無機材料或樹脂,因此我們(men) 推斷這項技術可應用於(yu) 各類準固態能量轉換設備。與(yu) 常規製造技術相比,對此類設備進行3D打印的能力,為(wei) 質子導電設備開辟了新的可能性,比如可以調整形狀以適應其供電的設備。”
該團隊計劃改進墨水配方,以實現具有更複雜形狀的純3D打印儲(chu) 能設備,並尋找合作夥(huo) 伴將其投入商用。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