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具有可以實現複雜形狀,在製作樣件或小批量生產(chan) 時具有成本低,交貨周期短的優(you) 勢。但受限於(yu) 目前的工藝水平,3D打印件存在著表麵粗糙、光潔度不夠的短板。因此,3D打印件經常需要通過後處理來提升表麵質量。今天來介紹一下常用的金屬3D打印件的後處理方法。

手工打磨
這是適用於(yu) 各種3D打印件的方法了,不過手工打磨金屬件的話,比較費力和費時。
噴砂
常用的金屬打磨工藝之一,適用於(yu) 結構不是很複雜的金屬3D打印件。
自適應研磨
一種新型的研磨工藝,使用半彈性的研磨刀具,比如球形的柔性研磨頭,對金屬表麵進行研磨。該工藝可以對一些相對複雜的表麵進行打磨處理,且表麵粗糙度Ra可以達到10nm以下。
激光拋光
激光拋光是一種新的拋光方法,利用高能激光束再次熔化零件表麵材料,以降低表麵粗糙度。目前,激光拋光後的零件表麵粗糙度Ra約為(wei) 2~3μm。不過激光拋光設備價(jia) 格比較高,在金屬3D打印後處理中使用還是比較少(還是貴了點)。
化學拋光
使用化學溶劑,對金屬表麵進行平行溶劑。比較適合於(yu) 多孔結構、鏤空結構,其表麵粗糙度可以達到0.2~1μm。
磨料流加工
磨料流加工(AFM)是一種表麵處理工藝,使用摻雜了磨料的混合液體(ti) ,在壓力的作用下,流過金屬表麵,可以去除毛刺、拋光表麵。適用於(yu) 拋光或研磨一些複雜結構的金屬3D打印件,尤其是對槽、孔、空腔部位的打磨。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