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尼格瑪工作人員正在操作智能3D打印設備打印客戶定製產(chan) 品。
2021世界智能製造大會(hui) 將於(yu) 12月8日至12月10日在寧舉(ju) 辦,大會(hui) 前夕,記者跟隨大會(hui) 組委會(hui) 走訪江寧區、雨花台區多家製造業(ye) 企業(ye) ,每家都有獨到的“智能範兒(er) ”。
走進南京英尼格瑪工業(ye) 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的生產(chan) 車間,幾台高大的機器十分醒目,機器箱內(nei) 的機械手正對著“手下”的鋁銅不停操作。
“這是公司自主研發的3D打印設備,由機械手、焊接電源、控製軟件以及平台、除塵係統、監控等設備組成。”公司總經理助理遲科萌介紹,像這樣的3D打印機大多使用機床式或者機器人的結構,可對打印工件進行旋轉翻轉,同時多機器人協同,打印出尺寸大、結構複雜的工件。
遲科萌告訴記者,3D打印是一層一層疊加起來的,有的達上萬(wan) 層,一旦其中有一層出現問題就會(hui) 影響到整體(ti) 。因此,每次打印前,工人都會(hui) 在設備上模擬仿真,配置打印任務的參數後進行動態仿真,合格後才會(hui) 下發指令操作。
適用於(yu) 大型金屬構件的增材製造係統是英尼格瑪的主營業(ye) 務之一。該公司從(cong) 2013年開始研發相關(guan) 增材製造的控製軟件,大量打印出的工件在航空航天、模具製造、表麵製造等領域應用。
“目前主要嚐試的電弧增材製造技術是一種先進的數字化製造技術,采用焊機產(chan) 生的電弧為(wei) 熱源,通過絲(si) 材的添加,在軟件程序的控製下,根據三維數字模型,由線到麵到體(ti) ,逐漸成型打出金屬零件。”遲科萌說,這種技術成為(wei) 當前大尺寸、高效率、低成本3D打印技術發展最快的方向,也是未來在工業(ye) 領域最可能大規模應用的3D打印技術。
據悉,今年,一款針對教育科研行業(ye) 定製的小型電弧增材製造一體(ti) 化係統將在世界智能製造大會(hui) 上亮相。
“雖然體(ti) 積相對小,但是仍然能打印將近1米的範圍,同時具有熔池監控、路徑仿真等多種功能,適合教學環境,有助於(yu) 學生快速上手,建立對新技術的感知,促進培養(yang) 行業(ye) 相關(guan) 人才。”遲科萌說。
室外高壓帶電作業(ye) 任務的特殊性,給運檢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威脅。在億(yi) 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記者認識了一款名叫“蛟龍Z100”的室外帶電作業(ye) 機器人。
“它能替代人完成高空線路的維護檢修,通過模塊化的軟件切換,自動調整作業(ye) 策略,通過機械臂抓取、更換不同的工具,完成多種複雜作業(ye) 任務。”億(yi) 嘉和董事會(hui) 秘書(shu) 張晉博介紹。
今年億(yi) 嘉和重磅發布的羚羊D200智能操作機器人,則是複雜緊急環境下的“操盤手”。張晉博介紹,這款機器人本身具備智能操作和自主巡檢功能,有優(you) 越的環境適應性、創新的模塊化設計等優(you) 勢,可以執行標準化操作、應急操作及巡檢任務,廣泛適用於(yu) 軌道交通、電網、石油化工等各類行業(ye) 操作場景。
此外,鳳凰FG100高噴滅火機器人能代替消防救援人員,進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濃煙等場景,提供及時可靠的火場信息,為(wei) 一線消防人員提供一道安全屏障。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