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開門紅未能延續,股指依舊呈現下跌態勢,上證創出的新低2100點亦岌岌可危。市場從(cong) 對政策的極度敏感轉向對經濟底的尋覓及確認。本周公布的7月官方PMI指數為(wei) 50.1,在淡季回落甚微,透露出些許經濟回暖信號。與(yu) 此同時,由於(yu) 外匯占款增長乏力,為(wei) 穩定這來之不易的回暖“火苗”,央行有望本月再度降準。
PMI淡季不淡透出企穩信號
本周公布的7月份中采PMI為(wei) 50.1%,同比跌幅收窄。而匯豐(feng) 7月份PMI則為(wei) 49.5%,相比6月份大幅回升,結合兩(liang) 個(ge) PMI數據來看,季調趨勢已經回升(見附圖)。結合工業(ye) 增加值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來看,目前經濟下行動能逐步減弱,中國經濟正在築底過程中。但是下行勢頭能否就此在3季度止住?仍存在較大爭(zheng) 議。從(cong) 最新公布的工業(ye) 增加值及工業(ye) 利潤來看,6月份工業(ye) 增加值已出現反彈,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實現利潤23117億(yi) 元,同比下降2.2%,降幅比1~5月份收窄0.2個(ge) 百分點。
4~7月製造業(ye) 一般呈現季節性回落,而今年5月份以來,PMI的同比跌幅分別為(wei) -2.9%、-0.2%、-0.1%,跌幅逐漸收窄,顯現出“淡季不淡”的現象。中國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對此表示,7月PMI指數降幅繼續縮小,表明經濟增長築底企穩跡象進一步明顯。從(cong) 分項指數來看,生產(chan) 和新訂單指數均出現了季節性回落,其中生產(chan) 指數跌0.2個(ge) 百分點,至51.8%,創下去年12月份以來新低,而新訂單指數仍處於(yu) 收縮區間,表明當前總需求增長仍然較為(wei) 羸弱。而庫存則有明顯改觀,產(chan) 成品庫存顯著下降,而原材料庫存則繼續反彈,這讓市場多了一份樂(le) 觀。
但訂單指數低下使得綜合數據的積極意義(yi) 打了折扣,需求動能依然不足讓經濟回升仍然存在隱患。“企業(ye) 惡化趨勢正由小微企業(ye) 向大型企業(ye) 演化,房地產(chan) 去庫存緩慢,購進價(jia) 格指數進一步回落,PPI仍將下滑。”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徐洪才對《紅周刊》表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仍然沒有完全被消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經表示,當前國內(nei) 經濟下行壓力仍然比較大,而7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提出,下半年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擴大內(nei) 需為(wei) 戰略基點,加大對發展實體(ti) 經濟的政策支持。在地方政府層麵上,隨著“鐵公基”大幕再啟,寧波、南京、長沙等地先後出台了一係列穩增長的政策。地方版“四萬(wan) 億(yi) ”計劃不斷在發酵。
熱錢逃離迫使央行降準
“穩增長”還需低利率來支持,年內(nei) 央行一係列降息、降準措施已經使得資金價(jia) 格開始下行。多家機構宏觀分析師認為(wei) ,7月份CPI跌破2%已成定局,再次降準是大勢所趨。央票和正回購到期量將維持在低位,而且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二季度外匯淨流出714億(yi) 美元,這些表明市場非常需要流動性的注入。央行於(yu) 本周共進行了580億(yi) 元逆回購操作。由於(yu) 本周內(nei) 有1450億(yi) 元逆回購到期,而可供對衝(chong) 的到期央票僅(jin) 10億(yi) 元,本周公開市場被動淨回籠資金860億(yi) 元。在本周大量逆回購到期的壓力下,央行需要采取更多手段來調節流動性。
從(cong) 最近6周情況看,央行連續在公開市場上進行了逆回購操作來保持流動性,遠超出前兩(liang) 輪逆回購時間。市場分析認為(wei) ,可能是在連續兩(liang) 次降息推動房地產(chan) 市場價(jia) 格回升帶動的騷動引發決(jue) 策層擔憂,隨著逆回購的規模逐漸減小,逆回購可能接近尾聲。依據前兩(liang) 輪逆回購結束後央行緊接著就宣布降準,結合下周將是7月經濟數據公布集中期,依據慣例,數據披露期降準的時間窗口最大。徐洪才表示,8月降準將是大概率事件。而此前接受本刊采訪的中信證券(12.21,0.03,0.25%)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商務部研究院白明也表述了相似預期。
分析人士認為(wei) ,僅(jin) 僅(jin) 靠逆回購不能以緩解基礎貨幣增長乏力局麵,因為(wei) 在貶值預期下熱錢不斷逃離中國,今年1季度外貿順差還保持在500億(yi) 美元,2季度就出現了逆差,而且5月份出現千億(yi) 元負增長現象。為(wei) 保證市場充裕流動性,這將逼迫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進行反向對衝(chong) 。降準預期帶來流動性釋放有助於(yu) 緩解股指中樞漸趨緩慢下移的態勢,相比當前交易費下調、退市製度,無疑降準對股市提振作用更加明顯直接。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