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chan) 業(ye) 的原罪中美這場關(guan) 於(yu) 光伏產(chan) 業(ye) 的製裁與(yu) 反製裁,不僅(jin) 僅(jin) 隻是中美貿易大戰中的一個(ge) 片段,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真的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絕境。光伏產(chan) 業(ye) 自誕生之日起就麵臨(lin) 畸形發展的狀況,嚴(yan) 重依賴政府補貼、9成以上依靠出口、產(chan) 能過剩企業(ye) 難以為(wei) 繼。這些“原罪”導致了今天的產(chan) 業(ye) 困局。
原罪一:嚴(yan) 重依賴政府補貼
很難說是否因為(wei) 政府的過度溺愛,才導致了光伏產(chan) 業(ye) 的天生畸形。
由於(yu) 目前光伏發電的成本高於(yu) 傳(chuan) 統能源發電,因此各國對光伏發電都進行了各種形式的貼補,以彌補企業(ye) 的虧(kui) 損。今年國家僅(jin) 金太陽項目一項需補貼94億(yi) 元人民幣;此外,國家還需對4GW光伏發電補貼近20億(yi) 元人民幣。
而2011年國家的財政收入是10萬(wan) 億(yi) 元 ,僅(jin) 以上兩(liang) 項補貼就相當於(yu) 國家財力的0.114%,且尚未將“光電建築一體(ti) 化”補貼、光伏發電輸送補貼和往年已建成光伏電站發電補貼等計算在內(nei) 。
補貼其實又是把“雙刃劍”,在推動光伏產(chan) 業(ye) 發展的同時,也是製約其按照市場規律“獨立”發展的重要因素。
原罪二:嚴(yan) 重依賴出口海外
隻靠出口一條腿走路,也難怪在美國製裁的時候,惹得全行業(ye) 哭天喊地了。
我國太陽能光伏產(chan) 業(ye) 的產(chan) 能、產(chan) 量均居世界第一,卻有90%以上產(chan) 品依靠出口。產(chan) 品生產(chan) 在國內(nei) 、光伏應用在國外,這樣的市場倒掛導致光伏產(chan) 業(ye) 嚴(yan) 重受製於(yu) 人。
現在國內(nei) 行光伏產(chan) 業(ye) 最擔心的是,世界第一大太陽能應用市場——歐盟會(hui) 不會(hui) 緊隨美國出台製裁措施。中國光伏產(chan) 品出口歐盟的份額達70%,屆時損失將無法承受。
原罪三:光伏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嚴(yan) 重
中國光伏企業(ye) “一窩蜂”式的發展方式也是導致寒冬期來臨(lin) 的重要原因。
以浙江為(wei) 例,浙江省共有光伏企業(ye) 205家,其中有110家成立於(yu) 2010年9月以後,規模均在100MW以下。越來越多的湧入者必然導致競爭(zheng) 加劇。截至目前,國內(nei) 行業(ye) 利潤率從(cong) 139%下滑到20%。不少小企業(ye) 出現倒閉或者停產(chan) ,一些早前規劃的項目也被迫放緩。保利協鑫一位高管表示:“目前供過於(yu) 求起碼有一倍多,全球市場需求在20GW左右,產(chan) 能卻達到40GW至50GW,多餘(yu) 的20GW隻能淘汰。”
宿命式懲罰:行業(ye) 龍頭的破產(chan) 陰影生存或死亡,在2011年,成為(wei) 了全球太陽能光伏行業(ye) 集體(ti) 麵臨(lin) 的艱難選擇。在各國政府扶持政策轉向、銀行銀根緊縮、產(chan) 品價(jia) 格暴跌、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的“不能承受之重”情況下,全球的光伏企業(ye) 開始相互廝殺,卻不可避免地麵臨(lin) 著同一個(ge) 問題:如何在這場全行業(ye) 寒冬中得以存活?
無錫尚德遭遇生死迷局
成立於(yu) 2001年的無錫尚德,僅(jin) 用了10年時間就一躍而至全國第一、全球第四大龍頭企業(ye) ,同時也把尚德董事長施正榮推上了2006年的中國首富位置。
但受到產(chan) 業(ye) 發展的桎梏,2011年持續不斷地陷入了一係列的企業(ye) 醜(chou) 聞:公司高管相繼離職、大型跨國合約提前終止、巨額虧(kui) 損的尷尬財報以及8月份陷入“將中國慈善作為(wei) 洗錢工具”的捐詐門事件,隨後,便是破產(chan) 以及董事長施正榮正準備資產(chan) 轉移的爆炸性醜(chou) 聞……
賽維困境:20億(yi) 貸款難填虧(kui) 損黑洞
而另一家行業(ye) 巨頭江西賽維也在2011年遭遇滑鐵盧。全年公司大麵積裁員9078人,占公司比例將近3成。賽維4月底公布的2011年四季報顯示,公司總計虧(kui) 損5.887億(yi) 美元,債(zhai) 務總額高達60億(yi) 美元,負債(zhai) 率高達87.7%,為(wei) 2006年以來的最高值。最終還是江西省政府施以援手,提供了20億(yi) 貸款,方解了公司燃眉之急。
20億(yi) 元對賽維而言,無異於(yu) 雪中送炭,但又無法將賽維直接拉出現今的資金短缺困局。
美國發起新一輪製裁, 中國被迫應戰。
美國突然發難,國內(nei) 光伏廠商麵臨(lin) 關(guan) 閉潮。
對於(yu) 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而言,這個(ge) 冬天有點長。去年10月,美國宣布對華晶矽光伏電池產(chan) 品開始“雙反”調查,並於(yu) 今年3月公布初裁結果,認定我國相關(guan) 光伏企業(ye) 接受了政府的“不公平補貼”。與(yu) 此同時,作為(wei) 世界光伏主要市場的歐洲各國對太陽能光伏發電的補貼也在大幅下降、甚至取消。國內(nei) 光伏產(chan) 業(ye) 感覺到“寒風”陣陣,業(ye) 界一片哀歎:“寒冬”來了。
然而就在5月17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國光伏電池及組件的反傾(qing) 銷稅初裁結果,稅率達31.14%至249.96%。而該反傾(qing) 銷稅將會(hui) 疊加在之前因為(wei) 接受中國政府不公平補貼而征收的4.73%的關(guan) 稅之上。
對於(yu) 尚德這樣的大企業(ye) 可能還有表達憤怒的時間,但留給國內(nei) 其他光伏廠商的時間卻不多了。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全球光伏廠商都麵臨(lin) 著糟糕的局麵,海外多家廠商已經關(guan) 閉工廠,中國光伏廠商近來以略高於(yu) 生產(chan) 成本的價(jia) 格銷售光伏組件維持生存,但情形已經不樂(le) 觀。現在雙反稅率累積達35%以上,中國光伏製造商成本優(you) 勢喪(sang) 失。預計未來3至6個(ge) 月內(nei) 將有大量光伏廠商退出市場。
中國被迫應戰
是不戰而敗還是迎難而上?顯然中國政府和企業(ye) 都不會(hui) 輕易放棄美國這個(ge) 價(jia) 值30億(yi) 美元的市場。
業(ye) 內(nei) 預計,尚德、天合、英利等企業(ye) 將采用來自台灣、韓國和其他地方的部件,以求在快速增長的美國市場保持自己的地位。在美上市的昱輝陽光董事長李仙壽就建議:“中國企業(ye) 可在海外建立電池片廠,或向台灣轉單代工,成本或將增加6%-12%,但避開關(guan) 稅後仍有競爭(zheng) 力。”
對中國政府而言,該說不的時候就得說不。單靠行業(ye) 出麵,中國企業(ye) 一般是要吃虧(kui) 的。5月18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略帶“威脅”的語氣稱,“我們(men) 已經做好了反製準備,但是希望不要出台,因為(wei) 這對中美兩(liang) 國都沒有好處。”有專(zhuan) 家建議,中國政府大可學習(xi) 奧巴馬政府一樣成立“貿易執行小組”,也專(zhuan) 門用來處理國內(nei) 外的“雙方”調查,這樣也可有備無患。
產(chan) 業(ye) 前景:“寒冬”並不全是壞事光伏發電平價(jia) 上網解決(jue) 依賴補貼的桎梏
然而,對於(yu) 行情過火的光伏行業(ye) 來說,“寒冬”也不是完全的壞事。好消息是,光伏產(chan) 業(ye) 也並沒有坐以待斃。光伏發電平價(jia) 上網,將徹底解決(jue) 依賴補貼的發展桎梏。
我國前不久公布的《太陽能光伏產(chan) 業(ye) “十二五”發展規劃》專(zhuan) 門提出“光伏發電成本目標”,到2015年,每度電的成本降到0.8元,用戶側(ce) 能達到“平價(jia) 上網”;到2020年,每度電成本降到0.6元,在發電側(ce) 實現“平價(jia) 上網”,屆時發電站那一側(ce) 也不用國家補貼了。
政策扶持為(wei) 國內(nei) 市場帶來轉機
隨著國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規劃和工信部關(guan) 於(yu) 太陽能光伏產(chan) 業(ye) 十二五規劃的出台,國內(nei) 市場發展的趨勢也越發明顯。再加上年內(nei) 將推行的,為(wei) 解決(jue) 光伏產(chan) 業(ye) 國內(nei) 產(chan) 能消納問題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製,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在國際市場的大蕭條中,或能迎來國內(nei) 市場的崛起。
行業(ye) 整合在所難免
困難局麵的背後正透露出的行業(ye) 整合的契機,這一新興(xing) 行業(ye) 的深度整合真正來臨(lin) 。
在今年2月發布的《太陽能光伏產(chan) 業(ye) “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提出,“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支持光伏骨幹企業(ye) 做優(you) 做強,到2015年形成1家年銷售收入過千億(yi) 元的光伏企業(ye) ,3-5家年銷售收入過500億(yi) 元的光伏企業(ye) 。而目前國內(nei) 光伏行業(ye) 的一線企業(ye) 約有七八家,行業(ye) 整合會(hui) 掀起另一波產(chan) 業(ye) 風暴。#p#分頁標題#e#
此前,中國太陽能光伏企業(ye) 在全球領域中一度被譽為(wei)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當自己也無路可走的時候,中國企業(ye) 必須大膽創新商業(ye) 模式,在強化國際化運作同時大力開拓國內(nei) 市場和新興(xing) 市場。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