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已成為(wei) 我國經濟的“主角”,但融資難依然是民營企業(ye) 最頭疼的問題。昨日舉(ju) 行的“金融助力民營經濟發展論壇”上,武漢民營企業(ye) 家現身說法,與(yu) 經濟學者共同探討融資難破解之道。
去年,民營經濟占我國GDP比重超過三分之二。今年上半年,我省民營企業(ye) 達244.7萬(wan) 戶,規模以上民企創造的工業(ye) 總產(chan) 值超過1.25萬(wan) 億(yi) 元,占全省的73.4%,貢獻了54.7%的GDP。民營經濟蓬勃興(xing) 起,但金融貸款和服務卻沒有相應跟上。
楚天激光是我省激光領域龍頭企業(ye) 之一。公司董事長孫文說起一件往事,2001年,公司2000萬(wan) 元貸款到期,當時與(yu) 銀行協商好,還款後繼續貸款2000萬(wan) 元。然而,如期還款後,等到再申請貸款時,銀行卻以各種理由拒絕。“公司把所有流動資金都用來還款了,全指望著繼續貸款保運轉,沒想到銀行來這麽(me) 一手,楚天激光差一點倒在了路上。”
遭銀行“白眼”的還有周黑鴨。公司總經理杜漢武回憶,2009年,周黑鴨因生產(chan) 線和門店擴張申請貸款,但銀行卻表示,“工廠是租的,抵押資產(chan) 輕,企業(ye) 信用不好”。經多次協商,周黑鴨雖然拿到了貸款,但利率卻高出基準利率一大截。“銀行即使不‘雪中送炭’,也不要做‘雨中收傘(san) ’的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雲(yun) 春表示,銀行作為(wei) 企業(ye) ,肯定首先考慮自身利益和潛在風險,既要規避經營風險,又要破解融資難題,必須大力推進金融改革創新,拓寬融資渠道。
華夏銀行[0.40% 資金 研報]武漢分行副行長趙草梓表示,企業(ye) 有好項目卻不知道如何與(yu) 銀行溝通,銀行有錢卻找不到好項目,銀企之間信息不對稱,也是融資難的重要原因。
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表示,破解融資難的根本辦法是改革,唯有改革才能打破“玻璃門”、“彈簧門”,才能更好地為(wei) 民營經濟服務。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