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化解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融資難問題,近年來武漢市依托武漢東(dong) 湖高新區開展科技金融創新工作,打造“資本特區”,搭建起資本向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流動的“通道”。
在政府層麵,武漢開展促進科技與(yu) 金融結合試點的核心舉(ju) 措是通過政策引導,促進金融機構和創新型科技企業(ye) 集聚;同時搭建各類平台,為(wei) 金融企業(ye) “輸血”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創造寬鬆、公平的市場環境,讓其成為(wei) 推動科技創新的參與(yu) 者、企業(ye) 發展壯大的見證者。
出台多項優(you) 惠政策,吸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及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據武漢東(dong) 湖高新區發改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武漢東(dong) 湖高新區圍繞光電子與(yu) 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與(yu) 新能源汽車、高技術服務業(ye) 等五大高新技術主導產(chan) 業(ye) ,以及光通信、激光、芯片及顯示、數字內(nei) 容等14條產(chan) 業(ye) 鏈,充分發揮財政科技投入的引導作用,出台了多項優(you) 惠政策。特別是“黃金十條”和獲批試行三項先行先試財稅政策(“稅三條”)以來,武漢東(dong) 湖高新區科技創新創業(ye) 活力不斷增強,先後有587個(ge) 人才團隊、1000多名博士到園區創新創業(ye) 。去年,武漢東(dong) 湖高新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ye) 191家,高新企業(ye) 總數超過600家,進入全國高新區第一方陣。
完善科技金融政策體(ti) 係,吸引金融及服務機構集聚發展。“資本特區”建設啟動以來,武漢東(dong) 湖高新區先後出台了26項科技金融專(zhuan) 項政策,惠及各類金融機構、中介服務機構、創業(ye) 人才和創新型企業(ye) 。武漢東(dong) 湖高新區科技金融專(zhuan) 項投入累計約6億(yi) 元,集聚了證券、保險、小貸、擔保、融資租賃等各類金融機構30多家,股權投資及管理機構達到225家,新增數量超過此前曆史存量的兩(liang) 倍多。如華中石化交易所、湖北合匯金貴金屬經營有限公司、應收賬款交易管理公司、金融倉(cang) 儲(chu) 管理公司、迷你付第三方支付公司、中金高科金融服務公司等新興(xing) 金融機構均積極落戶高新區。
完善金融服務平台建設,推動科技與(yu) 金融的有效結合。一是加快助推科技創新的信用增進機製的建立。成立東(dong) 湖企業(ye) 信用促進會(hui) ,營造“誠信東(dong) 湖”信用環境。二是加快園區中介服務體(ti) 係建設。設立會(hui) 計服務外包基地、涉外法律服務平台,集聚國內(nei) 外知名律師事務所、會(hui) 計師事務所等一般中介服務機構67家。同時設立或引進科技金融服務協會(hui) 、創業(ye) 投資行業(ye) 協會(hui) 、信用評級、知識產(chan) 權評估等專(zhuan) 業(ye) 服務機構19家。
在寬鬆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中,各類金融機構紛紛將武漢作為(wei) 自己的科技金融“試驗場”,銀行、券商、創投等在市場中尋找好企業(ye) 、好項目,實現科技金融的常態化、規模化。在整個(ge) 係統中,政府、銀行、券商、創投形成了多層次為(wei) 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輸血”的合力。
以銀行為(wei) 例,為(wei) 做好科技金融,14家銀行在武漢東(dong) 湖高新區設立科技支行,設計出了全新的營運流程、金融產(chan) 品、考核機製和風險管控體(ti) 係。
國家開發銀行湖北分行一方麵參與(yu) 開發集合貸款品種,另一方麵還專(zhuan) 門針對高科技企業(ye) “輕資產(chan) 、重技術”特點,開發出知識產(chan) 權質押貸款、研發貸款、科技創業(ye) 貸款等產(chan) 品。
漢口銀行深入研究科技創新企業(ye) 的生命周期,借助大股東(dong) 聯想控股在科技、投資領域的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大膽先行先試,推出重大創新型科技金融產(chan) 品——“投融通”。通過“風險投資+銀行融資”的方式,解決(jue) 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融資難問題。扶持對象主要為(wei)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中的電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間等行業(ye) 內(nei) 具有核心自主知識產(chan) 權、領先技術或優(you) 秀發明成果的科技型中小企業(ye) 。
同時,漢口銀行在光穀成立專(zhuan) 注於(yu) 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服務的科技金融服務中心,開辟科技信貸審批的綠色通道,引入兩(liang) 名外聘科技專(zhuan) 家進入中心審貸委員會(hui) ,將科技型中小企業(ye) 信貸業(ye) 務的風險容忍度放寬為(wei) 不良貸款率5%,相繼推出投貸聯動、知識產(chan) 權質押、股權質押等係列創新融資業(ye) 務。
經濟的活躍、中小企業(ye) 的飛速發展使得武漢東(dong) 湖高新區成為(wei) 券商和創投機構的聚集地,幫助企業(ye) 打通資本市場。以尚遠環保為(wei) 例,該企業(ye) 是從(cong) 事工業(ye) 汙水治理的環保型高新技術企業(ye) ,風投和券商的介入使該企業(ye) 有了根本性改變。東(dong) 湖投資總經理魏永新介紹,該企業(ye) 有較高技術含量,曾獲得400萬(wan) 元集合貸款,但因為(wei) 環境工程項目往往需要前期墊資,資金需求仍不能被滿足。東(dong) 湖投資與(yu) 尚遠環保達成股權投資協議後,幫助企業(ye) 進行股改,規範公司治理,尚遠環保最終成為(wei) “新三板”掛牌企業(ye) 。
武漢東(dong) 湖高新區成為(wei) “新三板”試點後,券商投行業(ye) 務得到拓寬,目前武漢東(dong) 湖高新區成為(wei) 全國券商集中度最高的地區之一。隨著製度層麵空間打開,各參與(yu) 主體(ti) 的積極性將被調動起來。
在市場主體(ti) 中,相對於(yu) 風險偏好較高的券商、風投機構,風險偏好較低的銀行與(yu) 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對接起來仍然相對謹慎,缺乏增加科技類貸款的積極性,然而信貸資金又恰恰是企業(ye) 融資的主要來源。對此,部分銀行和業(ye) 界人士希望相關(guan) 監管部門單獨設計科技貸款製度鏈條,對於(yu) 此類貸款不良率、不良貸款核銷方法等統籌考慮,同時開展銀行“直投”試點,打造中國的“矽穀銀行”。
以科技金融業(ye) 務規模較大的漢口銀行為(wei) 例,其內(nei) 部製定了單獨的效益考核機製提高不良貸款容忍度。漢口銀行給予科技金融中心5%的不良率上限,遠高於(yu) 行內(nei) 平均貸款不良率。但對於(yu) 一家大型銀行來說,隻能通過內(nei) 部平衡來控製整體(ti) 不良率,提高對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的貸款容忍度,意味著將對其他類型的貸款實行更嚴(yan) 格的審查。
下一步武漢東(dong) 湖高新區將進一步推動科技金融創新。一方麵鼓勵金融機構之間協同創新,引導銀行、保險、投資等機構之間開展產(chan) 品及服務協同創新,全麵推廣“銀行+保險+投資+租賃+信托”等金融創新和服務;另一方麵,加大政府引導基金投資力度,探索財政資金“撥改投”模式,做大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和天使投資基金規模。
為(wei) 化解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融資難問題,近年來武漢市依托武漢東(dong) 湖高新區開展科技金融創新工作,打造“資本特區”,14家銀行在武漢東(dong) 湖高新區設立科技支行,設計出了全新的營運流程、金融產(chan) 品、考核機製和風險管控體(ti) 係,搭建起資本向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流動的“通道”。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