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解決方案

南京大學首次實現太赫茲偏振光的自由旋轉操控

來源:南京大學2015-02-13 我要評論(0 )   

(南京大學) 我院王牧教授和彭茹雯教授研究組與(yu) 美國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黃先榮博士合作,成功地實現了太赫茲(zi) 偏振光的自

        (南京大學) 我院王牧教授和彭茹雯教授研究組與美國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黃先榮博士合作,成功地實現了太赫茲偏振光的自由旋轉操控,他們題為“Freely Tunable Broadband Polarization Rotator for Terahertz Waves”的論文最近在線發表於《Advanced Materials》(DOI: 10.1002/adma.201404981)。

 

       近年來,太赫茲(zi) 波及其相關(guan) 技術很受人們(men) 重視,覆蓋1011-1013赫茲(zi) 的電磁波頻率範圍,在信息、生物和醫學、國防安全等領域有廣泛應用。但是商業(ye) 化的太赫茲(zi) 光源通常產(chan) 生的是沿著特定偏振方向的線偏振光,實現太赫茲(zi) 波段偏振光的自由旋轉是實際應用中的迫切需求。傳(chuan) 統上,人們(men) 利用液晶或雙折射晶體(ti) 來調控光的偏振方向,但是這樣的方法僅(jin) 局限於(yu) 很窄的波段;2013年美國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等研究人員提出並實驗證實超構材料可以旋轉寬帶太赫茲(zi) 波的偏振(特定方向),但是人們(men) 依然無法自由地旋轉寬帶太赫茲(zi) 波段的偏振。


       最近,王牧和彭茹雯研究組與(yu) 美國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黃先榮博士合作,創新性地設計和製備出三層金屬結構,首次證實該人工亞(ya) 波長微結構能夠將太赫茲(zi) 波的偏振自由地旋轉到任意方向,並且偏振轉換效率在很寬的頻段保持90%以上。這種近完美的太赫茲(zi) 偏振旋轉操控被太赫茲(zi) 透射譜的測量以及太赫茲(zi) 成像直接證實。同時,該研究組還揭示出此物理效應來源於(yu) 人工微結構中的多波幹涉。該工作首次實現了對太赫茲(zi) 偏振光的自由旋轉操控,在信息處理、材料分析、太赫茲(zi) 成像等方麵可望有重要的應用,正如《Advanced Materials》的評審人所說,該研究工作是“原創的、有趣的, 並且可能用於(yu) 真實世界的應用”(“This is original,interesting,and may be used for real-world applications”)。

 

       此項工作的實驗部分主要由範仁浩博士完成,理論部分主要由博士生周昱完成, 他們(men) 是該論文的第一和第二作者。彭茹雯教授、黃先榮博士和王牧教授是該論文通訊作者。該項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以及科技部的重點資助。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