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深度解讀

室溫下半導體內的粒子實現了量子糾纏

星之球激光 來源:科技日報2015-11-24 我要評論(0 )   

  科學家們(men) 已利用大型磁場或化學反應,在零下270攝氏度的溫度下,在固體(ti) 和液體(ti) 內(nei) 實現了量子糾纏。現在,美國科學家利用小磁鐵,在室溫下讓半導體(ti) 內(nei) 的粒子實現了量子糾...


  科學家們已利用大型磁場或化學反應,在零下270攝氏度的溫度下,在固體和液體內實現了量子糾纏。現在,美國科學家利用小磁鐵,在室溫下讓半導體內的粒子實現了量子糾纏,最新研究有助於更高性能量子設備的研製。
  量子力學是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基石之一,糾纏是量子力學專家們預測的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量子糾纏理論認為,兩個粒子能出現“心靈感應”——其中一個粒子狀態的變化會立刻影響另一粒子的狀態,不管它們近在咫尺還是遠隔天涯。科學家已通過無數實驗證明量子糾纏是真實的,並試圖利用其來研發未來的量子計算機、量子通訊網和高精度的量子傳感器等設備。
  但一項新研究的負責人、芝加哥分子工程學院(由芝加哥大學和美國阿拉貢國家實驗室攜手創辦)碩士研究生保羅·克裏莫夫解釋稱,糾纏也是自然界最難以捉摸的現象之一,粒子之間要想產生糾纏,起初,它們必須處於高度有序的狀態,宏觀世界看起來井然有序,但在原子尺度,它是完全無序的,因此,在宏觀尺度下讓大量粒子實現糾纏,是一個非常困難的目標。
  不過現在,他們利用小磁鐵,在室溫下讓半導體晶片內的粒子發生了糾纏。首先,他們使用紅外激光,讓成千上萬個電子和原子核的磁性狀態變得有序,隨後利用電磁脈衝讓其糾纏,這一過程使40立方微米體積內的半導體碳化矽內的電子和原子核對發生了糾纏。研究發表在11月20日出版的《科學進步》雜誌上。
  分子工程學教授奧沙隆表示,能在室溫條件下,在半導體內製造出穩定的糾纏狀態,除了能促進基礎物理學的發展之外,對未來量子設備的研製也有重大的意義。從短期來看,科學家們可借此研製出超靈敏的量子傳感器,鑒於糾纏能在室溫下進行且碳化矽很環保,此類設備可植入生物體內,在生物醫學領域發揮重大作用。從長期來看,科學家們甚至能讓距離遙遠的碳化矽芯片內的粒子發生糾纏,讓其在同步地球定位衛星以及加密的信息通訊領域“大顯身手”。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