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長光電擬首次公開發行2893.00萬(wan) 股,占發行後總股本比例25%;發行後總股本為(wei) 1.16億(yi) 股。初步詢價(jia) 日期為(wei) 2023年8月8日,申購日期為(wei) 2023年8月14日。
波長光電是國內(nei) 精密光學元件、組件的主要供應商,長期專(zhuan) 注於(yu) 服務工業(ye) 激光加工和紅外熱成像領域,提供各類光學設備、光學設計以及光學檢測的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2014年12月16日,公司在全國中小企業(ye) 股份轉讓係統掛牌,並於(yu) 2021年7月16日終止掛牌。
波長光電主要產(chan) 品覆蓋紫外、可見和近、中、遠紅外的波長範圍,主要包括激光光學和紅外光學的元件、組件係列以及光學設計與(yu) 檢測係列。波長光電的產(chan) 品生產(chan) 能力覆蓋晶體(ti) 材料生長、切割、研磨、拋光、鍍膜、裝配、檢測整套工藝流程,作為(wei) 下遊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產(chan) 品能夠應用於(yu) 多個(ge) 科技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主要包括工業(ye) 激光加工中的顯示麵板切割、鋰電池焊接、智能手機與(yu) 穿戴設備打標和紅外熱成像中的刑偵(zhen) 救援、工業(ye) 溫度控製、安防監控等。
近年來,激光加工與(yu) 紅外熱像技術在工業(ye) 領域應用越發廣泛,波長光電緊跟市場發展和客戶需求不斷開發新規格的產(chan) 品,並專(zhuan) 注提升包括光學材料、加工工藝、光學係統設計在內(nei) 的技術整合能力。其激光光學係列可以應用於(yu) 多個(ge) 波長範圍(180nm到10600nm)、多種類型激光器的光路設計,包括了波長為(wei) 9.4um/10.6um的CO2激光器、波長為(wei) 266nm/355nm的紫外固體(ti) 激光器、波長為(wei) 405nm的藍光固體(ti) 激光器、波長為(wei) 808nm/915nm/980nm/1064nm的半導體(ti) 激光器、光纖激光器和Nd:YAG激光器等。
波長光電生產(chan) 車間
波長光電擁有一批浙江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等光學領域優(you) 秀科研院所為(wei) 背景的創新研發團隊。通過自主研發,波長光電掌握了“光學薄膜的設計與(yu) 製備”、“高功率激光鏡頭製造技術”、“紅外分級變焦和連續變焦光學係統的設計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形成了深厚的技術儲(chu) 備。
憑借過硬的產(chan) 品質量、強大的產(chan) 品研發能力,波長光電積累了優(you) 質的客戶群體(ti) 。報告期內(nei) ,波長光電主要客戶包括大族激光、華工科技、高德紅外、久之洋、美國IPG阿帕奇等行業(ye) 內(nei) 眾(zhong) 多知名大型企業(ye) ,公司與(yu) 上述企業(ye) 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guan) 係,在行業(ye) 內(nei) 贏得良好口碑。多年來,公司以客戶為(wei) 導向,持續進行技術研發和工藝優(you) 化,加大生產(chan) 投資,經過多年的發展,波長光電已成為(wei) 國內(nei) 精密光學元件、組件行業(ye) 的重要成員,對我國激光製造產(chan) 業(ye) 與(yu) 紅外熱成像產(chan) 業(ye) 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波長光電不僅(jin) 在已有的工藝工程上進行發展創新,而且積極進行新技術的研究和新產(chan) 品的研發。通過自主研發,波長光電掌握了“光學薄膜的設計與(yu) 製備”、“高功率激光鏡頭製造技術”、“紅外分級變焦和連續變焦光學係統的設計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
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度,該公司歸屬於(yu) 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wei) 4405.34萬(wan) 元、5443.17萬(wan) 元及6150.73萬(wan) 元。2023年1-6月,公司營業(ye) 收入為(wei) 1.83億(yi) 元,同比增長12.72%。歸屬於(yu) 母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為(wei) 3455.93萬(wan) 元,同比增長19.5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yu) 母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為(wei) 3300.19萬(wan) 元,同比增長20.32%。
根據招股書(shu) 披露,本次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yu) 投資以下項目:1.30億(yi) 元用於(yu) 激光光學產(chan) 品生產(chan) 項目,1.14億(yi) 元用於(yu) 紅外熱成像光學產(chan) 品生產(chan) 項目,7474.09萬(wan) 元用於(yu) 波長光學研究院建設項目,募集資金投資額合計3.19億(yi) 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