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達(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一種通過發射激光束探測目標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達係統。近年來,隨著超短脈衝(chong) 激光技術、高靈敏度信號探測和高速數據采集係統的發展,激光雷達以其高測量精度、精細的時間和空間分辨率以及大的探測跨度,成為(wei) 重要的主動遙感工具。激光雷達在智能駕駛、機器人、氣象、測繪、無人機、虛擬現實等領域有廣泛應用,特別是在智能駕駛領域,隨著終端車企針對高階智能輔助駕駛(各類NOA)布局加快,激光雷達成為(wei) 提高用戶輔助駕駛使用率的重要傳(chuan) 感器。
激光雷達產(chan) 業(ye) 細分領域
激光雷達按照工作體(ti) 製可分為(wei) 多普勒激光雷達、合成孔徑成像激光雷達、差分吸收激光雷達、相控陣激光雷達等;按載荷平台可分為(wei) 便攜式、地基、車載、機載、船載、星載和彈載激光雷達等;按工作介質可分為(wei) 固體(ti) 、氣體(ti) 、半導體(ti) 、二極管泵浦固體(ti) 激光雷達等;按有無機械旋轉部件可分為(wei) 機械激光雷達和固態激光雷達。
在智能駕駛領域,激光雷達主要用於(yu) 實現車輛的自主導航、障礙物識別、路徑規劃等功能。此外,激光雷達還廣泛應用於(yu) 氣象、測繪、輔助駕駛、無人機、虛擬現實等領域,在軍(jun) 事方麵則主要用於(yu) 靶場測量、空間目標交會(hui) 測量、目標精密跟蹤和瞄準等。
激光雷達產(chan) 業(ye) 鏈結構
激光雷達產(chan) 業(ye) 鏈主要包括上遊零部件、中遊整機製造和下遊應用環節。上遊包括激光器、探測器、光學部件和掃描部件等關(guan) 鍵零部件的製造,這些部件的性能直接影響到激光雷達的整體(ti) 性能,因此需要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和生產(chan) 工藝。中遊是整機製造,由發射模塊、掃描模塊、接收模塊和控製模塊四部分組成。下遊是激光雷達的應用環節,主要涉及無人駕駛、智能交通、機器人、測繪等領域。
激光雷達行業(ye) 發展現狀
市場行情
據中研普華產(chan) 業(ye) 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激光雷達產(chan) 業(ye) 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近年來,激光雷達性能持續提升,成本優(you) 勢逐步凸顯。隨著無人駕駛和智能交通領域的快速發展,全球激光雷達行業(ye) 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激光雷達解決(jue) 方案市場規模為(wei) 120億(yi) 元,近五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wei) 63%。fun88官网平台雷達市場規模約為(wei) 26.4億(yi) 元,受益於(yu) 無人駕駛、智能交通、機器人、測繪等領域的發展,fun88官网平台雷達行業(ye) 市場規模還將不斷擴大。
銷售情況
激光雷達市場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以速騰聚創為(wei) 例,2024年第三季度,速騰聚創激光雷達總銷量約為(wei) 13.86萬(wan) 台,同比增長134.9%,其中車載激光雷達銷量約為(wei) 13.14萬(wan) 台,同比增長147.0%。這一係列的數字不僅(jin) 反映出速騰聚創在激光雷達領域的強勁勢頭,更彰顯了其在汽車智能化升級趨勢中的核心競爭(zheng) 力。
產(chan) 量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激光雷達的產(chan) 量也在持續增長。截至2023年末,禾賽科技和速騰聚創的激光雷達產(chan) 能均超100萬(wan) 台,圖達通也超過30萬(wan) 台。華泰研究預計,到2027年,國內(nei) 乘用車搭載的激光雷達出貨量有望超過1300萬(wan) 台。
市場規模
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根據沙利文的研究報告,2022年fun88官网平台雷達市場規模約26億(yi) 元。受益於(yu) 無人駕駛、智能交通、機器人、測繪等領域的發展,fun88官网平台雷達行業(ye) 市場規模還將不斷擴大。特別是車載激光雷達,作為(wei) 無人駕駛和智能駕駛中的重要傳(chuan) 感器之一,能夠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三維感知數據,實現車輛的自主導航、障礙物識別、路徑規劃等功能。中國自動駕駛滲透率提升,車載激光雷達前景廣闊。2021年我國車載激光雷達市場規模達到4.6億(yi) 元,2025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4.7億(yi) 元,實現85.8%的年複合增長率。
國家及地方政策分析
近年來,政府在智能製造、智能交通、無人駕駛等領域出台了一係列政策,為(wei) 激光雷達行業(ye) 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政策空間和機遇。
國家政策
2023年7月,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hui) 修訂發布《國家車聯網產(chan) 業(ye) 標準體(ti) 係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23版)》,提出要分階段建立適應我國國情與(yu) 國際接軌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ti) 係。
2023年11月,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四部門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表明搭載L3級和L4級自動駕駛的車輛,在經過遴選後,允許在限定區域內(nei) 開展上路通行試點,以政策推動高階智能駕駛發展。
2023年12月,交通運輸部印發《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就自動駕駛汽車適用範圍、應用場景、人員配備、運輸車輛、安全保障和安全監督八個(ge) 方麵提出明確要求。
地方政策
在國家政策引領下,各地方政府也紛紛出台相應方案或細則,其中,深圳、上海、北京三地走在前列,在自動駕駛政策方麵試點先行,為(wei) 其他省市加快自動駕駛產(chan) 業(ye) 建設提供重要參考。伴隨著央地協同完善行業(ye) 相關(guan) 政策法規,我國高階自動駕駛功能有望加速落地。
激光雷達行業(ye) 競爭(zheng) 分析
優(you) 勢:
技術創新驅動:激光雷達行業(ye) 正處於(yu) 快速發展階段,技術創新是推動行業(ye) 進步的關(guan) 鍵因素。各企業(ye) 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chan) 品性能,降低成本,以滿足市場需求。
應用場景廣泛:激光雷達在無人駕駛、智能交通、機器人、測繪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政策支持:各國政府對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的發展給予高度重視和支持,為(wei) 激光雷達行業(ye) 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對手:
國際競爭(zheng) 對手:包括Velodyne、Luminar、Innoviz、Ouster等知名企業(ye) ,這些企業(ye) 在技術、市場份額等方麵均具有一定優(you) 勢。
國內(nei) 競爭(zheng) 對手:fun88官网平台雷達企業(ye) 如禾賽科技、速騰聚創、圖達通等,近年來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與(yu) 國際競爭(zheng) 對手展開激烈競爭(zheng) 。
相關(guan) 企業(ye) :
禾賽科技:全球激光雷達市場的領軍(jun) 企業(ye) 之一,擁有自主研發能力和核心技術,產(chan) 品性能優(you) 異,市場份額領先。
速騰聚創:在MEMS激光雷達市場占據領先地位,產(chan) 品性能穩定可靠,廣泛應用於(yu) 無人駕駛和智能交通領域。
Luminar:美國知名激光雷達企業(ye) ,掌握多項核心技術,產(chan) 品性能卓越,與(yu) 國際知名車企合作緊密。
重點企業(ye) 情況分析
禾賽科技:
產(chan) 品線豐(feng) 富:涵蓋機械式、半固態、固態等多種技術路線的激光雷達產(chan) 品。
市場份額領先:在全球範圍內(nei) 擁有較高的市場份額,特別是在中國市場表現突出。
創新能力強: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產(chan) 品升級。
速騰聚創:
專(zhuan) 注於(yu) MEMS激光雷達:在MEMS技術路線上具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市場經驗。
產(chan) 量增長迅速:近年來產(chan) 量和銷量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市場前景廣闊。
國際化布局:積極拓展國際市場,與(yu) 國際知名車企建立合作關(guan) 係。
激光雷達行業(ye) 發展趨勢預測
技術路線演進:激光雷達技術路線正由傳(chuan) 統的機械式向半固態、固態激光雷達演進。半固態激光雷達憑借相對較成熟的技術及更可控的成本和體(ti) 積,已成為(wei) 雷達廠商和車企的主流選擇。固態激光雷達通過芯片化集成實現更低成本和更高結構可靠性,被認為(wei) 是未來激光雷達的發展方向。
性能提升:激光雷達的探測距離、分辨率、視場角、精確度等指標將不斷提升,以滿足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的需求。
成本下降: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規模化生產(chan) ,激光雷達的價(jia) 格將逐漸下降,推動更多中低端車型搭載激光雷達。
激光雷達行業(ye) 前景
市場需求和趨勢:隨著無人駕駛和智能交通領域的快速發展,激光雷達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特別是在高階自動駕駛領域,激光雷達的作用更加重要。據預測,激光雷達的全球乘用車端滲透率大概率將突破1%大關(guan) ,行業(ye) 進入快速增長期。
市場上的競爭(zheng) 對手和市場份額:激光雷達市場競爭(zheng) 激烈,國內(nei) 外多家企業(ye) 參與(yu) 其中。fun88官网平台雷達企業(ye) 在全球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特別是在MEMS激光雷達市場方麵表現突出。未來,隨著新玩家的不斷加入和技術的快速迭代,市場格局可能會(hui) 發生變化。
激光雷達行業(ye) 目前存在問題及痛點分析
技術成熟度:雖然激光雷達技術不斷更新迭代,但部分技術路線仍存在成熟度不足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優(you) 化和完善。
成本問題:盡管激光雷達成本在逐步下降,但仍處於(yu) 較高水平,限製了其在中低端車型上的廣泛應用。
市場競爭(zheng) :激光雷達市場競爭(zheng) 激烈,企業(ye) 需要不斷提升自身技術實力和市場份額,以應對來自國內(nei) 外競爭(zheng) 對手的挑戰。
法規和標準:各國對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汽車的法規和標準存在差異,這可能對激光雷達的推廣和應用造成一定障礙。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