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控製係統

如何實現西門子S7-300 PLC與DCS控製係統的相互通信(一)

星之球激光 來源:光電新聞網2012-01-04 我要評論(0 )   

一、 引言 現代工業(ye) 的迅速發展,不斷促進著 自動化 控製技術及設備 通信 技術創新的發展。當前, PLC 、 DCS 、智能儀(yi) 表等已廣泛應用到現場生產(chan) 控製係統中,並發展到由...

一、 引言

  現代工業(ye) 的迅速發展,不斷促進著自動化控製技術及設備通信技術創新的發展。當前,PLCDCS、智能儀(yi) 表等已廣泛應用到現場生產(chan) 控製係統中,並發展到由上述設備相互協同、共同麵向整個(ge) 生產(chan) 過程的分布式工業(ye) 控製係統。在此係統中,現場總線通信技術至關(guan) 重要。本文就某水利站分布式控製係統項目,介紹上海泗博自動化的Modbus轉Profibus-DP協議網關(guan) 設備的應用。

二、 係統組成

  1、 係統結構

  本係統構成如圖1,其中略去了西門子S7-300PLC之外的其它現場級控製設備。係統上位機采用橫河CS3000型DCS集散控製係統,實現對整個(ge) 水利項目進行集中監控。下位機之一采用的是西門子S7-300係列PLC,實現對現場各種智能儀(yi) 表,包括現場電機、智能開關(guan) 、變頻器、傳(chuan) 感器等執行、檢測設備的啟停控製、信息采集等操作。

  

                                                                   圖1 係統結構

  在上圖所示係統結構中,現場各種智能儀(yi) 表(采用的是Modbus協議或者各種非標協議,接口為(wei) RS485、RS422或者RS232)都能夠通過上海泗博自動化的通用串口(Modbus/RS485/RS422/RS232)轉Profibus-DP網關(guan) PM-160連接到西門子S7-300PLC。此時,網關(guan) PM-160在串口側(ce) 的協議類型為(wei) Modbus主站或者通用模式。橫河DCS對西門子S7-300PLC的數據采集和監控同樣需要使用上海泗博自動化的通用串口(Modbus/RS485/RS422/RS232)轉Profibus-DP網關(guan) PM-160,此時,網關(guan) PM-160在串口側(ce) 的協議類型為(wei) Modbus從(cong) 站。

        2、 通信網絡組成

  2.1 Profibus協議簡介

  PROFIBUS 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現場總線標準之一,以其獨特的技術特點、嚴(yan) 格的認證

  規範、開放的標準、眾(zhong) 多廠商的支持和不斷發展的應用行規,已成為(wei) 最重要的和應用最廣泛的

  現場總線標準。

  PROFIBUS 現場總線通訊協議包括三個(ge) 主要部分:

  • PROFIBUS DP:主站和從(cong) 站之間采用輪循的通訊方式,主要應用於(yu) 自動化係統中單元級和現場級通信。

  • PROFIBUS PA:電源和通信數據通過總線並行傳(chuan) 輸,主要用於(yu) 麵向過程自動化係統中單元級和現場級通訊。

  • PROFIBUS FMS:定義(yi) 了主站和主站之間的通訊模型,主要用於(yu) 自動化係統中係統級和車間級的過程數據交換

  其中,PROFIBUS-DP 是高速網絡,通訊速率達到12M。PROFIBUS-DP 可以連接遠程I/O、執

  行機構、智能馬達控製器人機界麵HMI、閥門定位器、變頻器等智能設備, 一條PROFIBUS-DP 總線可以最多連接123 個(ge) 從(cong) 站設備。PROFIBUS-DP 的拓撲結構可以是總線型、星型和樹型,通訊介質可以是屏蔽雙絞線、光纖,也支持紅外傳(chuan) 輸,采用雙絞線時,不加中繼器最遠通訊距離可達1.2 公裏,最多可以采用9 個(ge) 中繼器,最遠通訊距離可達9 公裏。采用光纖時,最遠通訊距離可達100 公裏以上,其中采用多膜光纖,兩(liang) 點間最遠距離可達3 公裏,采用單膜光纖時,兩(liang) 點間最遠距離可達3 公裏。

2.2 Modbus協議簡介

  Modbus協議是一種適用於(yu) 工業(ye) 控製領域的主從(cong) 式串口通訊協議,它采用查詢通訊方式進行主從(cong) 設備的信息傳(chuan) 輸,可尋址1-247個(ge) 設備地址範圍。協議包括廣播查詢和單獨設備查詢兩(liang) 種方式,二者區別就是廣播查詢不需要從(cong) 設備回應信息,主、從(cong) 設備查詢通訊過程見圖2:

  

                                                           圖2 Modbus主、從(cong) 設備查詢響應

  Modbus協議常用功能碼如圖3所示:

  

                                                         圖3 Modbus協議常用功能碼

  Modbus協議有兩(liang) 種傳(chuan) 輸模式:ASCII模式和RTU模式。同波特率下,RTU模式較ASCII模式能傳(chuan) 輸更多的數據,所以工業(ye) 網絡大都采用RTU模式。RTU模式下的信息傳(chuan) 輸報文格式如圖4:

  

                                                             圖4 Modbus RTU信息報文格式

  它沒有起始位和停止位,而是由至少3.5個(ge) 字符間隔時間作為(wei) 信息的起始和結束標誌。信息幀所有字符位由16進製字符0-9、A-F組成。

  Modbus RTU通訊協議幀結構:

  

                                                               圖5 RTU通訊協議幀格式

  Modbus RTU方式主站讀取從(cong) 站寄存器數據示例:主設備查詢。

  

                                                           圖6 主設備查詢格式#p#分頁標題#e#

  Modbus RTU方式主站讀取從(cong) 站寄存器數據示例:從(cong) 設備響應。

  

                                                           圖7 從(cong) 設備響應格式

  2.3 網絡構成及硬件介紹

  如圖1所示,在該係統設計中有兩(liang) 個(ge) 網絡使用了上海泗博自動化的Modbus轉Profibus-DP網關(guan) PM-160。網關(guan) 在這兩(liang) 個(ge) 網絡中的作用不一樣,其中:

  在上層網絡中(建立西門子S7-300PLC和橫河DCS連接通信),Modbus轉Profibus-DP網關(guan) PM-160在Modbus側(ce) 做Modbus從(cong) 站,在Profibus-DP側(ce) 做從(cong) 站,建立Profibus-DP主站(西門子S7-300 PLC)和Modbus主站(橫河CS3000)的通信。DCS通信部分采用橫河型號為(wei) ALR121的通信模塊,並配套橫河提供的Modbus通信軟件包,該通信模塊最大通信數據容量為(wei) 4000字。通過上海泗博自動化的網關(guan) 配置軟件對PM-160進行相關(guan) 配置,將DCS的讀、寫(xie) 指令及數據做相應轉換、存儲(chu) ,並映射到西門子PLC的輸入、輸出映像區,以實現對上下位機控製信息的實時傳(chuan) 輸。

  在下層網絡中(建立西門子S7-300PLC和現場智能儀(yi) 表的連接通信),Modbus轉Profibus-DP網關(guan) PM-160在Modbus側(ce) 做Modbus主站,在Profibus-DP側(ce) 做從(cong) 站,建立Modbus從(cong) 站(現場各種智能儀(yi) 表(現場電機、智能開關(guan) 、變頻器、傳(chuan) 感器等))與(yu) Profibus-DP主站(西門子S7-300PLC)的通信。串口網絡(現場智能儀(yi) 表)設備接口為(wei) RS485或者RS232,它們(men) 都可以通過上海泗博自動化的Modbus轉Profibus-DP網關(guan) PM-160實現與(yu) 西門子S7-300PLC的連接通信。其中,通過使用網關(guan) 的配套配置軟件對PM-160進行相關(guan) 配置,將需要采集的從(cong) 站設備信息通過網關(guan) 讀、寫(xie) 命令及數據轉換、存儲(chu) ,映射到西門子PLC的輸入、輸出映射區,以實現PLC對現場智能儀(yi) 表數據的采集和監控。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